蛇草莓的药用价值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疚、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孑孓及蝇蛆。
中药名
花蛇莓(Herba Duchesneae Indicae)
(英)Indian Mockstrawberry Herb
别名 蛇泡草、三匹风、龙吐珠、三爪龙、野三七、一粒金丹、大莓。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Focke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柔毛。茎细长,匍状,节节生根。三出复叶互生,小叶菱状卵形,长1.5~4cm,宽1~3cm,边缘具钝齿,两面均被疏矛橇 ,具托叶;叶柄与地片等长或长数倍,有向上伏生的白柔毛。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副萼片5,有缺刻,萼片5,较副萼片小;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聚合果成熟时花托膨大,海绵质,红色。瘦果小,多数,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坡、路旁、草丛、阴湿处。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 采制 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种子含亚油酸、β-谷甾醇。 性味 性微寒,味甘、酸;花果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用于痢疾、肠炎、白喉、颈淋巴结核、水火烫伤、蛇咬伤、疔疮肿毒。
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
来源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备注(1)用于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可配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夏枯草等药同用;用于癌肿,可配合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药同用;用于水火烫伤,可配虎杖根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特征及用途:多年生伏地草木,茎多数纤细,匍匐在地面上,有柔毛。叶互生赕指状三小叶,小叶为卵圆形,长1~3厘米。有锯齿,叶柄长,花**。果熟时红色,由多数小圆果聚集成半球形。根肉质,较粗壮。喜生于田野、沟边的潮湿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可防治肠炎病。 使用方法:防治肠炎病,每百斤鱼种用鲜草0.5公斤,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拌入米糠,捏成团状投喂,每天1次,连喂3~6天。 使用方法2:甲肝稳定治疗,黄疸型甲肝患者,每日取鲜草,加适量水,煮沸,当成凉茶喝。每日服用,直至痊愈,能够根治甲肝。
蛇莓(学名: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狮子尾、疗疮药、蛇蛋果、地锦、三匹风、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老蛇泡、蛇蓉草、三脚虎、蛇皮藤、蛇八瓣、龙衔珠、小草莓、地杨梅、蛇不见、金蝉草、三叶藨、老蛇刺占、老蛇蔂、龙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蛇含草、蛇盘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龙草、三匹草、蛇婆、蛇龟草、落地杨梅、红顶果、血疔草、野草莓。[1] 蔷薇科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茎长。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3厘米;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厘米;瘦果卵形,长约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疚、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