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效果监测包括哪些
灭菌效果监测包括:生物指示剂监测、物理指标监测。
1、生物指示剂监测:生物指示剂是一种灭菌效果检测的标准方法,通过检测生物指示剂的杀灭情况来评估灭菌效果。常用的生物指示剂包括芽孢杆菌和脱氢酸化菌等。
2、物理指标监测:物理指标监测是通过检测灭菌器的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指标来评估灭菌效果。例如,在蒸汽灭菌中,可以通过检测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来评估灭菌效果。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如果失效
生物指示剂是一类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可用于确认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生产过程灭菌效果的监控等。其定义为对特定灭菌处理有确定的抗力,并装在内层包装中可供使用的染菌载体
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
[导读]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三个方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对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工作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可显著降低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失败率-上海申安
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使用最为广泛、最安全有效的灭菌方法,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由于压力蒸汽灭菌的质量受蒸汽温度、压力及灭菌器械等因素的影响,故加强对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十分必要。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原理为 :利用微生物芽孢的死亡情况评估灭菌是否成功。监测结果中只要出现 1 个以上的阳性生物指示剂,就说明灭菌不达标。该监测方法可避免进行无菌检查时存在的随机概率问题,故用该方法对灭菌效果进行判定更为准确和可靠 [2]。不过,进行生物监测的效果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可发生监测失败。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 2015 年 1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300 例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情况,总结导致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然后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期降低生物监测的失败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情况。在此期间,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拥有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23 台、快速型自含式生物指示菌管若干、干、湿性培养箱及快读阅读器若干。
1.2 监测方法
在实施本次研究期间,在每日的清晨,对空锅 B-D 测试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情况进行生物监测。按照上中 - 中中 - 下中 - 下前 - 下后的要求在灭菌器内放置测试包。放置完毕后,将灭菌器的参数设置为 :温度为 132℃、压力为 205 kPa、灭菌时间为 10 min。在监测结束后,取出测试包,将其中的干 / 湿生物指示剂管放置在 56℃的紫色培养基中培养 48 h,然后观察培养的结果。在 48 h 后,培养基的颜色若未发生改变,表示灭菌器内无细菌生长,即监测结果为合格。
1.3 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300 例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中生物监测失败的例次,总结导致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然后在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对生物监测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此期间,共抽选对 288 例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样本)。观察对生物监测工作进行改进前后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致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
对 300 例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结果显示,有 33 例次生物监测失败。其失败的原因从主到次依次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材料因素。详见表 1。
2.2 对生物监测工作进行改进前后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率的对比在对生物监测工作进行改进后,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由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材料因素导致的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失败率从改进前的 5.67%、2.67%、2.00% 分别降至 1.39%、0.00%、0.35%,P <0.05。详见表 2。
3 对策
进行生物监测是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评价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金标准。不过,这一监测过程可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从而降低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因此,对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过程的可控性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该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对于保障生物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报道认为,在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过程中,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匹配性是确保灭菌合格的基本条件。不过,随着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改良,其性能及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单纯的设备因素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已越来越低 [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材料因素是导致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果证实,目前导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原因已发生改变。
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知 :1)人为因素是导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首位原因(占 51.52%)。其中,消毒工作人员装载测试包不规范占人为因素的首位。这是因为,在灭菌器中装载满负荷的测试包会影响蒸汽穿透及冷空气的排出,使测试包内进入大量的水分,形成冷凝水,从而导致灭菌失败。消毒供应中心自制的测试包不规范也是导致生物监测失败重要的人为因素。这是因为,自制的布质测试包可能不符合生物监测的要求。在使用该布质包后未及时进行清洗也会影响蒸汽的穿透。因此,目前消毒供应中心普遍使用一次性的测试包,以免影响生物监测的结果。另外,生物指示剂摆放不规范、生物指示剂的内、外管被夹破都会使培养基干燥,导致生物监测的结果失败。2)设备因素是导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第二位原因(占24.24%)。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灭菌器的性能出现异常,表现为灭菌器的使用超限、排水阀不畅、密封圈或气动阀受损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蒸汽的质量和气源供应的稳定性,故必须定期对灭菌器进行检修。3)材料因素也是导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失败的重要原因(占 18.18%)。其中,以生物指示剂失效最为多见。在进行灭菌前,生物指示剂若发生了细菌繁殖,其颜色会变成**,即使经过灭菌处理,其颜色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紫色,这无疑会加大灭菌结果为假阳性的可能。因此,在进行灭菌前,必须对生物指示剂的颜色进行认真的查对。另外,生物指示剂的含菌量超标可导致指示菌的抗力过强,从而导致用正常的灭菌程序无法杀灭芽孢。
笔者认为,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应的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降低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的失败率 :1)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规范化操作灭菌器、装载测试包、洗手、放置生物指示剂(将生物指示剂与化学指示剂分开放置),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生物监测结果的影响。2)消毒供应中心应按照灭菌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尤其是对配件进行检修。3)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使用生物指示剂前,必须严格查对指示剂的颜色,确保其合格。另外,在进行生物监测的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加强对监测过程的控制,以降低生物监测结果的失败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