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放射和远距离放射的区别
近距离放射时把密封的放射源置于需要治疗的组织内(组织间照射)或人体天然腔内(腔内照射)。近距离照射时剂量主要受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影响,随着与施源器的距离增加剂量迅速降低。以往,作组织间插植或腔内照射时使用的放射源为镭和氡,由于其半衰期太长,给放射防护带来很大困难,现已废弃不用而为人工同位素,如137Cs、192Ir和60Co替代。
近距离治疗的优点是可在肿瘤组织内给以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小,低剂量率持续照射还具有某些生物学上的优点;缺点是靶区内剂量分布不均匀,治疗的容积不宜太大,其应用也受到解剖部位的限制。因此,近距离治疗主要用于对肿瘤局部的加量照射,在多数情况下要与外照射配合使用。
远距离照射时,照射装置远离病人,放射线必须经过体表皮肤及体内正常组织,然后才能达到肿瘤组织,也称为外照射。这是目前放射治疗中应用最多的照射方式,其体内剂量分布取决于射线能量、源皮距、体内吸收物的密度和原子序数。外照射的临床剂量学的原则是:①靶区的剂量要求准确;②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最高剂量与最低剂量的差异不能超过10%;③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尽量使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减少至最低程度;④尽可能不照射或少照射肿瘤周围的重要器官,如脊髓、眼、肾等,其照射剂量不能超过其耐受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