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明朝和清朝有什么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长城明朝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它们处于两个连续的历史时期。明朝是由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的,享国278年,共历16帝;清朝是由努尔哈赤建立的,从入关算起,立国时长为268年,历12帝。除此之外,明清还有许多差别。总的来说,明朝社会相对来说更加有活力,而清朝可能更加保守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分条列出。

第一,统治者不一样:明朝皇帝是汉人,而清朝皇帝是满族人

明朝的统治者是汉族人,而清朝政权的统治阶级是少数民族,即满族人。明朝的创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是汉族人,父母都是安徽凤阳县的地道农民。清朝的创立者,是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女真又称满族。

由于是以少数民族统治在人口上占绝大多数的汉族,清朝统治者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对于不服从者,坚决予以残忍镇压。一方面,清军在南下遇到较强抵抗时,往往会选择屠城作为报复手段,比较有名的是“嘉定三屠”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但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也采取汉化政策,并重用一些汉族官吏,如清朝初年的张廷玉,晚清时期的曾国藩、李鸿章等。

第二,顶层政治体制不一样:明朝内阁权力更大

除了明太祖洪武时期和明成祖永乐时期,在明朝大部分时间里面,内阁和司礼监都扮演了制衡皇权的角色。内阁负责票拟(阅读各地奏章,并给出处理意见),司礼监有批红之权(对内阁的意见给出最终批示),但皇帝对于司礼监的批红还保留了最终决定权。而批红之权又分别属于司礼监的两个主要太监之手,一个是秉笔太监,一个是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负责对内阁的意见给出文字批示,而掌印太监负责盖盖章,只有盖了章,决策才能真正生效。批红是最终决策权,实际上就是皇权。明朝皇帝之所以要把批红之权交给太监机构,一方面是想偷懒, 另一方面是为了用太监制衡文官体系的权力。

为什么元、明、清定都北京?

一、区别:

1、范围:

明长城的范围比秦长城广,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居庸关,另修建祁连山东麓到甘肃嘉峪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那十分坚固。东起鸭绿江,连接秦长城,然后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明朝和清朝有什么区别?

秦长城自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

2、修筑难度不同。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秦代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当时的建筑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 历代修建的万里长城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3、时间不同。秦长城修建时间早,在公元前221年-前208年,多为碎石夯筑,墙体较矮,多为3米以下,而且东到辽东,其到临洮,比明长城短,而且偏北,长城上没有烽火台建筑,而是将烽火台修建在距离长城100米远的地方。秦长城现存已经不多。

明长城修建时间晚,在公元1368年-1580年,东部山西黄河以东为砖石铺砌,西部黄河以西为黄土夯筑,长城上建设有实心敌台、空心敌台等烽燧,可供兵士休息。明长城墙体一般高4-6米,其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东老虎山,比秦长城长,而且偏南。

二、简介:

1、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在固阳县城北7公里处的色尔腾山上,一条蜿蜒的巨龙盘亘静卧于崇山峻岭之间。远远望去,雄伟壮观,气势非凡。这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2、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1.元大本营就在北方,他们是怕太靠南方的话,一旦发生动乱,就是四面受敌.没有回撤的余地.

结果被南方兴起的起义军推翻了

2、明朝开始时定都于南京,因为朱元璋是在南方起义夺取天下的。

之后的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抢了他的孙子朱允玟的位子,而且朱棣的封地在燕京,所以就顺其自然定都北京了,之后对北京城进行了大修,燕京才真正有了一个大城市的规模。

3、至于清朝,参考第一条,此外,因为明朝对北京的修缮维护很到位,而关内的北方也没有比北京更好的地方建都,所以就选它了。

之后康熙和三藩打了一仗。

至于楼主所说的断粮问题有点幼稚

各朝的官员派驻都不在出生地,而且经常轮换,所以官员形不成多大的势力。怎么敢随便断粮呢?除非象吴三桂那样的封疆大吏才有造反的希望。

况且漕粮是中央直属部门。官员任免由国务院直接下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