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左右臂血压不一样,以哪个为准呢?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血压测量

临床上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多以右臂为准.这是因为两侧动脉血管起源有所不同.我们平时测量血压都是在肘部上方的肱动脉,而肱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这就到了实质问题啦:左侧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右侧锁骨下动脉则起源于无名动脉,由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相连.,因为主动脉是心脏收缩排出血液的唯一门户,又由于左侧主动脉没有无名动脉这一环节,血液进入左侧锁骨下动脉就要快一些,压力也就要高一些,这就造成了左侧的血压略比右侧高,但平常这一差距并不显著,只要测量时安静休息20分钟以上,那么哪一侧的测量影响都不会大,但从理论上讲还是应该以右侧更为标准.如果用电子血压计在腕部测量,因为已经是小动脉了,再分左右就没什么意义了.

测量左右胳膊血压不一样,如果超过20mmHg,要怀疑这个疾病

你在家测量血压时,不知道有没有碰到过左右血压值不一样的情况呢?那究竟是相信左手臂血压值?还是右手臂呢?

在健康人,两侧上臂所测得的血压数值可以有一定差异,但其差值一般不会超过5-10 mmHg。也可左侧高于右侧,也可右侧高于左侧。有些人认为由于锁骨下动脉起源不同,右侧上臂血压高于左侧血压,这是没有研究证据的。

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家中,首次测量血压时应该同时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再测量时以较高一侧为准。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如果两侧血压测量数值差值过大(超过10 mmHg甚至20 mmHg),有可能是病理状态,则应该请医生进一步诊治。

很多朋友不相信电子血压计,觉得电子血压计不准确,还有很多人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不知是左胳膊准还是右胳膊准。我还碰到过不少人说男左女右,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都有准,也都有不准的

很多人只相信水银血压计,但水银血压计如果使用不当,或没有校准,测量结果也不准。何况水银血压计因为提倡无汞医疗,渐渐的水银血压计都会被淘汰;再者水银血压一旦水银泄漏,还有中毒危险。

二、那么如果使用电子血压计呢?

1、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电子血压计,最好不要太便宜,因为一分钱一分货还是很有道理的。

2、测量前准备至关重要,尤其不建议在运动后、憋尿、吸烟、喝咖啡、浓茶、饮酒、受寒后,等等情况下测量血压;生气、紧张、激动、高兴、恐惧、害怕、失眠、熬夜、兴奋及疼痛等可使血压变化。

3、休息5-10分钟,测量血压时,安静、舒适地坐好,两腿自然分开,全身自然放松。上臂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自动测压过程,患者不能有动作,否则因肌肉运动出现的假波,使测压误差。

三、无需左右为难

很多人不知道测量左侧还是右侧,到底哪一边血压高?

一般来说,因为生理解剖的原因,左侧上臂和右侧上臂所测得的血压数值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不会超过10 mmHg。至于具体那一侧高,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建议两侧都需要测量。

同时测量左侧上臂和右侧上臂,基本上确认哪一侧高,以后再测量时以较高一侧为准。

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如果两侧血压测量数值差值过大,超过10 mmHg尤其是超过20 mmHg,有可能是病理状态。

四、左右两侧血压差别大什么原因?

左右臂血压不一样,以哪个为准呢?

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老年而言,导致左右差异较大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锁骨下动脉动脉等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的动脉狭窄,动脉硬化严重,引起血管狭窄,那就会影响血压,血管越狭窄,血压结果越低,但越偏离真实的血压,因此,同时测量左右两侧非常重要。

年轻人可能因先天畸形、多发性大动脉炎所导致,也要应予重视。比如说发现左侧上臂和右侧上臂血压差距过大,做锁骨下彩超的同时也可以考虑查颈动脉彩超、肾动脉彩超、甚至胸部CT以明确。

如果胸痛同时伴随双侧胳膊血压差别过大,一定要先考虑主动脉夹层这个危重疾病,这是九死一生的疾病。

总之,无论是从操作方便来说,还是高血压的指南推荐,都建议大家使用电子血压计,同时测量双侧胳膊的血压,以高一侧为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