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称号“帝”“祖”“宗”之间有什么区别? ?
帝:皇帝简称。
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
宗: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战国以前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秦以后为"皇帝"简称。《庄子·庄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公元前288年,齐愍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当时列国均已称王,欲寻一更尊于王之称号,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为后世人君之号。《史记》以《五帝本纪》为首篇,所载帝号,实系后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遂为皇帝简称。
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完全按照谥法,但是参照来看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谥法上说: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所以高祖、高宗都是很高的赞语,高祖多半用在开国皇帝上。历代开国皇帝,不是太祖,就是高祖。相比之下,高宗虽然也是比较高的赞誉,但由于历代后继皇帝多半会有其他合适的谥号,因此显得比较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