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怎么区别“海洋”和“海水”?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大洋海洋

1、海水

[hǎi shuǐ]?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2、海边

[hǎi biān]?

海的边沿一带。

3、海底

[hǎi dǐ]?

海洋的底部。

4、海拔

[hǎi bá]?

从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13米。

5、海峡

[hǎi xiá]?

夹在两个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如连接东海和南海的台湾海峡、连接安达曼海和南海的马六甲海峡等。

怎么区别“海洋”和“海水”?

6、海盐

[hǎi yán]?

用海水晒成或熬成的盐,是主要的食用盐。

7、海报

[hǎi bào]?

戏剧、**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

8、海域

[hǎi yù]?

指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水下)。

9、海面

[hǎi miàn]?

海水的表面。

10、海岛

[hǎi dǎo]?

海洋中的岛屿。

大海和海洋是不是一回事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大洋离陆地遥远,面积广阔,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90.3%,盐压、温度不受陆地影响。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临近大陆,其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地球上相互连通的水域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主要部分洋和附属部分海、海湾和海峡。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大洋离陆地遥远,面积广阔,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90.3%。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盐压、温度不受陆地的影响,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4个,面积占世界海洋面积的9.7%,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海和陆间海。

边缘海亦称陆缘海、边海、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开,如日本海、我国的东海、南海等。

内海,即伸入大陆内部的海,即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水,包括:海湾、海峡、河口湾,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内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欧洲的波罗的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据此,我国的内海海域包括直线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直线划入的领湾、领峡、港口、河口湾等,包括琼州海峡、渤海湾以及沿海分布的几百个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专用港等港口在内的全部海域都是我国的内海。

陆间海也称地中海,是指位于几个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较大,有海峡与毗邻海区或大洋相通,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不是一回事。海与洋是有些差别的。?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扩展资料:

海洋的形成:

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

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

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

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百度百科-大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