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习俗是怎样的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早婚,门第婚,近亲婚和异辈婚等婚姻习俗。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而这一时期的文化也表现出开放和多元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婚姻习俗方面也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习俗就呈现出多样化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习俗吧。
一、早婚和门第婚
早婚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普遍,而这一现象后来也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由于皇族的成婚较早,所以贵族阶层也纷纷效仿,贵族男女多在十六岁以前就成婚。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大,对出身极为看重,当时的几大家族之间会相互通婚,通过这种方式来为护家族的利益,也保证血统所谓的高贵和纯净。
二、近亲婚和异辈婚
汉族很早就有禁止直系血缘关系结婚的传统,但由于认知不足,对近亲却没有严格要求,而加上门阀士族对门第看得极重,基本代代相互通婚,这也就导致了近亲结婚的频繁出现,而近亲结婚其实也是门第婚的一种延续。另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异辈婚也普遍存在,这种婚姻虽然有违伦理,但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也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在魏晋南北朝又幼童婚,财婚,冥婚等非常不合常理的婚姻习俗。闻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所以会有诸多不符合常理的婚姻习俗,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门阀士族的形成使贵族的权利极大,甚至凌驾在皇室之上。而婚姻有关系,有利于巩固大族的权力,所以这一时期,巩固政治权力,远远比传统的伦理道德要重要。此外由于常年战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锐减,所以服役纳税年龄都相对提前,这也导致了结婚越来越早,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习俗,其实是当时政治经济和道德观念等的一个方面的反映。
婚前必须要知道的婚俗。
礼金/彩礼:
1、礼金。
礼金:男女双方订婚时,男方给予女方的聘礼,一般礼金包含现金、三金或五金,在订婚前或订婚宴上交给女方。
2、彩礼。
彩礼:在结婚时男方将女方迎娶进门,给予女方父母的金钱,一般彩礼多为现金,在部分地区,女方还会要求男方有房有车。现金最好为双数每个地方的礼金数都有不一样的要求,但通常都会选择双数,寓意着成双成对。
迎娶:
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
女方出嫁:
女家在花车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姑娘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化好妆,谓之"开脸",然后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车。新娘离家时应喜极而泣,这叫做留下“水头”旺女方家,有越哭越发之意。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切忌不可吃,俗语说会把自己的喜气吃了。
安床/铺床:
铺床过程根据各地婚礼风俗不同略有差别,主要流程除了扫床、铺鸳鸯枕、龙凤被之外,就是“撒帐(撒床)”了,将花生、桂圆、莲子、枣子等干果铺撒在婚床上,取“早生子、莲生子、花生子(儿女双全)”的祈愿。床铺好后,要找两个小孩在床上滚。即:聪明伶俐,健康可爱的金童玉女。
安床禁忌:
1、、早期结婚的意义更多是传宗接代,延续生命,因此寡妇或未生育过的妇女是不能触碰被褥、床品甚至搀扶新娘的。
2、新房主卧不要让太多人进去,免得人太多有人坐了新床。
3、新郎新娘在未举行婚礼仪式之前,也不可坐在床上。
新婚房间的铺床也叫“安床”,是指婚礼前。一日,由专人为洞房进行布置的一个小仪式。安床分铺床、升帐、开铺等步骤。
床上用品颜色以红色为主,迎亲前一日早上或上午由男方邀请“全福人”铺床,即:身体健康,父母双全,健康长寿,配偶健在,生儿子的,儿女双全的最好,以求她们将好运气传给新人。要在床品里面藏好红包给负责铺床的人。
铺床的人将花生、桂圆、莲子、枣子等干果铺撒在婚床上,取义“早生子、莲生子、花生子(儿女双全)”的祈愿。
婚宴:
中国的婚宴时间南北方是各有不同的,南方地区的婚宴大多都是晚上,而北方地区的婚宴则是选择在中午。
婚宴时间:
午宴时间一般都是在11:58、12:08、12:18等这几个时间里,晚宴时间可以为5:58、6:08、6:58等。数字最好都带有8,比较吉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