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伪科学有什么危害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伪科学科学

问题一:伪科学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伪科学对社会的危害

1、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争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

2、伪科学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相当多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伪科学宣传混淆视听,故意模糊真与假、理性与非理性等界限,干扰正常的新闻舆论宣传和大、中、小学文化教育。

4、伪科学与科学争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中国伪科学泛滥及其向外输出,有损我国国际形象。

问题二:生活中的伪科学有哪些? 什么是伪科学?

伪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科学。但是科学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的,就不能厕身于科学之列。

伪科学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伪科学与一时的科学错误不同,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提供严格的证据。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文学、艺术、魔术等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

伪科学往往抓住科学的一些弱点大做文章,它一般出现在以下四种场合:1.在科学暂时还无能为力的地方(如灾害和死亡),它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2.在科学探索感到困难的地方(如生命、宇宙的起源),它以新学说的创立者出现;3.在具有随机性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它以预测未来的大师身份出现;4.在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的地方,它以神奇药物和神奇食物的提供者出现。

判断哪些东西更可能是伪科学可用一系列综合的指标,如是否承认其理论的功能的有限性?是否讲求逻辑并尽可能使用数学?是否尽可能做到与原有科学知识的兼容性,把原有的理论作为特例包含在内?是否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并试图改进自己的理论?理论所依据的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是否排除了与神灵世界的关系,即是否做到不信也灵?等等。如果对上述问题中的多个或全部都给出“否”的回答,则这种理论基本上属于伪科学。

此外,也有因为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并非有意造假或有意违规传播导致的伪科学,虽然它们最终被证明也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危害的,但仍然不同于伪科学,一般会得到较宽容的对待。现在我们知道燃素说属于前科学,本身是错误的,但在科学史上不能简单地说它是伪科学,它对化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那段历史时期,它属于科学。只是在新化学发展起来之后如果再宣扬燃素说,它就变成了一种典型的伪科学。在现实中,有意与无意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伪科学活动本身也有一个演化过程。

伪科学是科学的死敌。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世界。但我们却执着地坚信:真理一旦迈开脚步,就能把谎言赶出世界。

问题三:为什么说假科学比伪科学危害更大 讲个大家都明白的笑话你就明白了:

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在一张床上过夜,女孩摆了条线在中间,说: 你晚上要就过了这条线就是禽兽,

第二天起床,女孩一看果然线没被碰过,气上来一下给了男孩一巴掌,说: 你连禽兽都不如!!!

言下之意,做男人一定要主动和大胆,眼前摆一个女人还不敢碰,敢情哪个女人会喜欢这种对自己一点性冲动都没有的男人,。。。

慢慢回味吧。。

问题四:如何区别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和科学作弊?科学作弊有什么危害? 简而言之,科学就是用正确的论据来支持正确的论点,伪科学就是用错误的论据来支持错误的论点,非科学就是论据不能支持论点,科学作弊就是试图用虚假的论据来支持自己臆造的观点。

问题五:身边最害人的伪科学有哪些,各位大神快点来拯救部分无 要说现在最流行的伪科学,无疑是转基因和有机食品了。欺骗了许多不懂科学的老百姓。广告里成天是什么非转基因,什么纯有机,都是骗人的。

伪科学有什么危害

问题六:生活中有哪些伪科学现象? 目前,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在亥火如荼的展开。人类早已进入到科学社会,科学两个字几乎每天都挂在嘴边。但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不科学现象,甚至伪科学当道。近些年,反对伪科学已经引起了社会高度的关注。何祚庥、司马南等一批斗士,对神医、伪气功等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其实,很多常识性知识中,照样存在伪科学。仅举几例: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早在几年前,媒体就报道:北京的自来水达到直接饮用水平了。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北京的水处理技术很先进了。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为,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在欧美等国家,酒店里、大街上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在北京,酒店或家庭自来水龙头流出的水能够直接饮用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这和前边讲的可以直接饮用不是矛盾了吗?确实如此。因为,所谓北京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是指在水源厂处理过的水,在水源厂可以直接饮用。很多媒体在报道时,有意无意隐瞒了这一点。有的媒体虽然报道了,但受众没有注意到。从水源厂到家庭水龙头,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地下水管能不能符合保证直接饮用水的标准没有人回答;楼上水箱很多是露天的,风雨尘沙都会产生污染。这些条件,都影响自来水直接饮用。所以,概念被偷换或者不是一个概念,科学就成为伪科学了。专家主张的晨练时间很多专家讲:晨练的最佳时间是太远升起来以后,最好在有绿色植物的地方,氧气比较多。无疑,这是正确的。但是,多数时间、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多数时间指北方的冬天和春秋各半季,因为太阳升起要7点以后。多数人是指上班族,他们在太阳升起时早已经奔波在路上,那里有可能去晨练呢。同时,随着太升起,随着车辆早高峰到来,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不仅抵消了植物光合作用增加的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大大提升。想一想,在北京这样特大型城市,除郊区以外,多数人居住的市区,晨练什么时候比较好,应该是有清楚的结论。回收废旧电池的悲哀废旧电池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是尽人皆知的科学道理。为此,很多有影响力的部门或者人物发出号召,开展废旧电池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确实有些单位,如商店、酒店在公开场合,摆出废旧电池回收箱,有些个人自觉进行回收。但是,遇到的尴尬是房间堆的到处都是电池,却没有地方送。据了解,很多单位回收后,没有正常的渠道进行消纳,最后还是和生活垃圾一起,被送入了垃圾场。是啊!没有解决消纳问题,号召回收没有实际意义。传媒的权威性现代社会传媒成为人们信息的主要来源。但传媒的权威性如何?很值得探讨。经常,我们听到有些人说:网上说了,如何如何。似乎在网上流传的东西就的事实,就是真理。须知,网络是一个没有办法控制的传媒,具有很强的双刃剑效应。有人说,香港报纸报道了,美国媒体登出了,似乎境外、国外的媒体更权威。甚至,比相信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更可信。其实,任何媒体都有其弱点,有些商业性很强的媒体,问题更多,不应该拿来作为唯一的依据。科学是有条件的,忽略了条件或者改变了条件,科学就成为伪科学!

问题七:非科学与伪科学有什么区别 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一般而言,凡不满足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条件的,统称为非科学。从价值的角度看,非科学中的许多理论体系(如哲学、宗教、神话等)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或者直接表现在对科学事业的推动方面,或者直接表现在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合理建构方面。 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为人们认识是伪科学,如星占学等。

伪科学就是把非科学一定要说成科学。科学与伪科学是坚决对立的,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个子集。科学之外的其他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非科学,例如文学、艺术、宗教、迷信等它们是非科学,但是并不等于就是伪科学。只有在有人拿非科学的东西来冒充科学时,它才变成了伪科学。像炼丹术、炼金术、神创论、玄学、风水、星相、阴阳这些也都是非科学。

问题八:求证:速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速读是科学

速读,或称“快速阅读”,现大多叫做“全脑速读”。

科学原理: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分管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充分调动了是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速读”。

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和扩大多少倍有没有区别?

氧气(O2)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无色、无嗅、无味。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氧气是燃烧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做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而得。实验室借含氧盐类(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原子半径0.074纳米

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标准状况)

②熔点:-218.4℃ 沸点:-182.9℃

③密度:大于空气

④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⑤贮存:天蓝色钢瓶

化学性质:

一、氧气跟金属反应:

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2O==2Fe3O4,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二、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炭+氧气→二氧化碳)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SO2,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2P2O5,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三、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如甲烷、乙炔、酒精、石蜡等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4+2O2==2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oxygen

一种化 学元素 。化学 符号 O ,原子 序数 8 ,原子量15.9994,属周期系ⅥA族。

氧的发现 1774年英国J.普里斯特利用一个大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后加热氧化汞,制得纯氧,并发现它助燃和帮助呼吸,称之为“脱燃素空气”。瑞典C.W.舍勒用加热氧化汞和其他含氧酸盐制得氧气虽然比普里斯特利还要早一年,但他的论文《关于空气与火的化学论文》直到1777年才发表 ,但他们二人确属各自独立制得氧。1774年,普里斯特利访问法国,把制氧方法告诉A.-L.拉瓦锡 ,后者于1775年重复这个实验,把空气中能够帮助呼吸和助燃的气体称为oxygene,这个字来源于希腊文oxygenēs,含义是“酸的形成者”。因此,后世把这三位学者都确认为氧气的发现者。

氧的存在 氧有三种稳定同位素,即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 16 含量占 99.759 % 。氧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48.6%,居首位,氧在地球上分布极广,大气中的氧占23%,海洋和江河湖泊中到处都是氧的化合物水,氧在水中占88.8%。地球上还存在着许多含氧酸盐,如土壤中所含的铝硅酸盐,还有硅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的矿物。大气中的氧不断地用于动物的新陈代谢,人体中氧占65%,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使氧得以不断地循环。虽然地球上到处是氧,但氧主要是从空气中提取的,有取之不尽的资源。

物理化学性质 氧 是 无 色 、无 臭 、无 味 的 气 体 ,熔点-218.4℃ ,沸点-182.962℃ ,气体密度1.429克/厘米3 ,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氧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 ,除了惰性气体,卤素中的氯、溴、碘以及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铂 )之外 ,绝大多 数非 金属和金 属 都能直接与 氧化合,但氧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与惰性气体氙生成氧化物:

XeF6 + 3H2OXeO3 + 6HF

同样,氯的氧化物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制得:

2Cl2+2HgOHgO?6?1HgCl2+Cl2O

在常温下,氧还可以将其他化合物氧化:

2NO+O22NO2

氧可以将葡萄糖氧化,这一作用是构成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反应:

C6H12O6+6O26CO2+6H2O

氧的氧化态为 -2 、- 1、+ 2 。 氧的氧化性仅次于氟 ,因此,氧和氟发生反应时,表现为+2价,形成氟化氧(F2O)。氧与金属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氧分子可以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二氧基正离子(),形成O2PtF6等化合物。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①氯酸钾的热分解:

②电解水:

③氧化物热分解:

④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使过氧化氢分解:

⑤高锰酸钾的热分解

在宇宙飞船中 ,可利用宇航员 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与超氧化钾作用,产生氧气,供宇航员呼吸用。

生产和应用 大规模生产氧气的方法是分馏液态空气 ,首先将空气压缩,待其膨氧胀后又冷冻为液态空气,由于稀有气体和氮气的沸点都比氧气低,经过分馏,剩下的便是液氧,可贮存在高压钢瓶中。所有的氧化反应和燃烧过程都需要氧,例如炼钢时除硫、磷等杂质,氧和乙炔混合气燃烧时温度高达3500℃,用于钢铁的焊接和切割。玻璃制造、水泥生产、矿物焙烧、烃类加工都需要氧。液氧还用作火箭燃料,它比其他燃料更便宜。在低氧或缺氧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如潜水员、宇航员,氧更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氧的活性状态如 、OH以及H2O2等对生物的组织有严重的损坏作用,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的损害多与此种作用有关。

氧气的某些用途和负作用

一.氧是心脏的“动力源”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二.氧气喷泉

随着人们对新鲜氧气的需求愿望与日俱增,在美国洛杉矶等大城市,一种氧气喷泉吧随之设立。在氧气喷泉吧里,人们手持透明氧气罐,其上插上了精巧的外接吸收装置,轻轻一吸,罐内的纯氧即喷涌而出。带着柠檬或其他香味的氧气可连续输送20分钟。除此之外,美国其他与氧有关的产品不断涌现,如各种含氧水、含氧汽水、含氧胶丸等。新兴的氧气消费,已形成一股新潮流。

三.增加吸氧量可减少术后感染及止吐

今年1月,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奥地利、美国及澳大利亚的麻醉医师报告,只要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给病人增加吸氧量,病人术后感染危险将降低一半。因为增氧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可为患者的“免疫大军”提供更多“弹药”,杀死伤口部位的细菌。

这项研究是在奥地利维也纳和德国汉堡医院的500名患者身上进行的。其过程是:在整个手术期间和术后两个小时,为第一组250名患者实施含30%氧的麻醉,另一组250名患者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含80%氧的麻醉。结果第一组手术后有28人感染,而第二组手术后只有13人感染。

麻醉病人在术后发生恶心或呕吐颇为常见,病人感到非常难受。进行此项研究的麻醉师说,增加吸氧比目前所使用的所有止吐药效果更为明显,且无危险和价格低廉。氧气防止呕吐的机制可能是防止肠道局部缺血,从而阻止催吐因子的释放。但完全用氧而不用一氧化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有可能使病人在手术中觉醒。

四.高压氧制服突发性耳聋

据友谊医院高压氧科主任介绍,高压氧不仅能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而且还能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即组织代谢,促进听觉功能的恢复。一旦患了突发性耳聋,应立即去医院高压氧科,因为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常取决于最初的治疗时间,一般在发病后三天之内(最迟不应超过一周)治疗效果最佳。

五.高压氧治疗牙周病效果好

牙周病指的是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变形、萎缩,最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患了牙周病会有牙龈充血、红肿、出血,牙龈沟加深,形成了牙周炎,牙周袋溢脓,有口臭,牙齿松动,并常伴有牙龈退缩。

牙周病的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用高压氧治疗牙周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高压氧治疗牙周病可提高牙周病局部组织的氧含量和氧的弥散距离,促进侧枝循环的重建,改善局部循环。血管收缩效应可缓解局部肿胀。另外,高压氧还能有效地抑制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改善牙周组织的供血、供氧,促进新陈代谢,以利于局部组织的修复,达到抗炎、消肿、止血和除臭的目的。

六.过度吸氧的负作用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人如果在大于0.05 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胀器缺氧而发生损害。在0.1 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 ~ 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0.3 MPa(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人变得痴呆;堆积在皮肤上,形成老年斑。

一、有意义,有意思

 桂林古稀老朽的话题有意义。对中国人来说,扔掉“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在性质上,和扔掉“燃素说”、“地心说”没有区别。值得中国人骄傲。

围绕这个话题发生的事有意思,值得深思。

 二、“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指定是错了,可是,错在哪儿了?为什么错了那么多年,没人看出来呢?

 1、撇开“倍”字,说“增加”(扩大、提高、上扬、上升)、“减少”(缩小、缩水、下降、回落、下浮、降低)。

 比如,2001年的收入是8万元,02年的收入是16万元,03年的收入是0,04年的收入是-8万元,05年的收入是24万元。人们自然要比较了,都和01年相比,02年是增加了,是增加,03年是减少,减少了,04年是减少,减少了,05年是增加了,是增加。增加了多少呢?减少了多少呢?02年增加了8万元,增加8万元,03年减少8万元,减少了8万元,04年减少16万元,减少了16万元,05年增加了16万元,增加16万元。

人口增加了,耕地减少了,湖(泊)(的)面(积)缩小了,荒山的面积扩大了,等等,等等,谁都明白这样的话,“增加”、“减少”一点也不复杂、神秘。

2、加上“倍”字,说“增加”、“减少”。

加上“倍”字,“增加”、“减少”就复杂、神秘了?

01年的收入是8万元,02年的收入是16万元,02年增加了8万元,增加8万元,02年增加了1倍,增加1倍,02年收入是01年收入的2倍。8 的2倍是16,16是8的2倍,16里有2个8,8 的1倍是8,16的1倍是16。列成算式:8万+8万=16万,8万+1×8万=16万。

01年的收入是8万元,03年的收入是0——0万元,03年减少8万元,减少了8万元,03年减少1倍,减少了1倍。列成算式:8万-8万=0——0万元,8万-1×8万=0万。

04年的收入是-8万元,04年减少16万,减少了16万,16是8的2倍,16里有2个8,减少2倍,列成算式:8万-2×8万=-8万。

05年的收入是24万元,05年增加了16万,增加16万,16是8的2倍,16里有2个8,增加2倍。列成算式:8万+2×8万=24万。

不难看出,求一个数扩大几(n)倍是多少,用的是加法:a+na,减少几(n)倍用的是减法: a-na。经过整理可知,还可以都用乘法表示:a+na=a×(1+n), a-na=a×(1-n)。何来“扩大n倍就是乘上n,缩小n倍就是除以n”?

“一个数扩大n倍,就是这个数乘上n,一个数缩小n倍,就是这个数除以n”,这种说法是天大的误会,天大的历史误会。

应该怎么说?

对a+na=a×(1+n), a-na=a×(1-n),应该这么说:“一个数扩大n倍就是这个数乘上1+n,一个数缩小n倍就是这个数乘上1-n”。

仿照“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是“扩大几倍乘一加几,缩小几倍乘一减几。”

“扩大几倍乘一加几,缩小几倍乘一减几。”

这就是结论,应该写进教材里、课本里、教辅里,写进所有有关的书籍里。

3、错在哪儿了?为什么说“扩大几倍就是用几乘。缩小几倍就是用几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有必要看看教材上是怎么说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印刷《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P92——93

5个4圆(是多少?),(或)4个5圆(是多少?),(*书上是图,我不会用电脑画圆,麻烦细心的网友找书看一看。最好能给传到网上来。谢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