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和阴虚的区别
阴虚火旺、阴虚内热:口干心烦、潮热盗汗、睡眠差,出汗多、容易口腔溃疡、牙龈疼痛、咽喉疼痛、排便不畅等。
胃肠湿热:口干口苦、心烦烘热、多梦烦躁、口腔溃疡、牙龈疼痛、口臭、咽喉疼痛,大便粘腻不爽、皮肤油腻等。
从以上的症状,很难看出这两者有什么多大的区别,这就给临床辨证造成困扰,临床上有一部分脾胃亏虚兼有胃肠湿热的患者,也会出现类似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有些会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滋阴润燥会给胃肠造成负担,加重胃肠的湿阻。
而一些属于阴虚内热,阴虚胃燥的患者,如果过用清热祛湿的方药,祛湿的药物多数偏燥,容易伤阴,导致症状连绵不绝。
而辨别辩证,是可以从舌像有个直观的判断,比如阴虚内热、阴虚胃燥的患者是会出现舌红少苔的现象,而湿热的患者多数会有舌苔黄腻的证候。
中医以药测证,如果是湿热的患者,一般用滋阴药之类,碍胃会加重体内湿热的现象,会造成胃肠的负担,胃肠不舒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加重;而阴虚内热的患者,用清热祛湿等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燥热的症状加重。
所以临床用药,如果用的方向不对,体内出现不舒服的症状,需要及时调整方向,才能更好的对症解决问题。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科普,点头像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以私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冷饮和油腻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年轻人的饮食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胃肠道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脾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损伤也大大加重,脾胃虚弱,阳虚。体内水滞,难以正常排出。寒冷潮湿的天气,炎热时炎热,如果身体潮湿,我们如何恢复身体健康?
如何辨别和恢复寒湿湿热?看脸和皮肤:寒冷潮湿,脸和皮肤都黑得像烟,湿的颜色比较鲜艳,像橘**,伴有瘙痒。口渴如果你喝了水还渴,并且伴有口臭。你可以看到出汗:天气又冷又潮湿,不容易出汗。潮湿闷热的天气很容易出汗。摸起来比较热,但摸到手就感觉不到热。如果你出汗,这种症状不会缓解。阴冷潮湿的特点是尿长。小便湿热短、黄、椅子松,不舒服或便秘。舌苔润泽,舌苔润泽。湿舌头有点红,有点粘。 寒湿性强者,服茯苓10克,阳春寺3G(下),甘草10克,淀粉水10克,麻油5克,中草药5种。用大火煮15分钟,然后放入阳春寺,每天解码3次,5分钟后加热。重湿热:薏仁30克,红豆15克,竹叶5克,红薯籽10克,淀粉10克。取5种中药,加水适量,用大火烹调,冷却30分钟,每日3次。 少吃清淡辛辣的高脂肪食物。结合工作和休息,避免经常工作、休息、熬夜。加强力量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身体才能越来越好。湿气重,也可能导致肥胖,所以先把湿气重治好,体重才能减下来,身体才能更加苗条。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