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法的特点和型别?
管理方法是运用管理原理,实现组织目的的方式。任何管理,都要选择、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法。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
管理方法的特点
1.管理资料化
现代管理方法把传统管理方法中的定性描述发展到吸纳带管理的定量计算上,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管理“科学化”。实践证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可偏废的两个侧面。离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去灵魂、迷失方向;而任何质量又表现为一定数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准确的数字为依据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管理系统化
现代化管理方法广泛采用现代系统理论,把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管理,使复杂的问题系统化、简单化。现代化管理方法为管理人员全面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数学模型,实行计划、方案设计、办法的最优化选择。
3.管理标准化
现代付案例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管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按照管理活动的规律,把管理工作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内容,规定出标准资料、标准工作程式和标准工作方法,作为从事管理工作的原则。
4.管理民主化
现代化管理中,不仅充分发展各级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更加重视调动与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员工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管理方法的型别
第一种是专门管理方法。
它是对某个资源要素、某一区域性或某一时期实施管理所特有的专门方法,是为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管理方法。如计算机资讯管理是以资讯资源为主要管理物件的具体管理方法,激励管理方法是以人力资源为管理物件的具体管理方法。而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行政管理等,由于管理物件、目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管理的特点,这就要求必须有适应这些特点的特殊的、专门的方法。即使是某一型别的管理,由于其具体的条件不同,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企业的生产管理,但对每一个特定企业而言,由于工艺技术不同,所有制不同,生产的规模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管理都会具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有同它们的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总之,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都各有其特殊性质,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由各种不同的管理活动所具有的特殊规律决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各种不同的具体条件发挥其创造性。每个新的具体方法的产生,都是管理者的知识经验、组织能力、专业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集中表现。
第二种是通用管理方法***或称为根本方法***
它是以不同领域的管理活动都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为依据而总结出的管理方法。通用管理方法是人们对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条件管理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揭示出了这些共同属性,从而总结出的管理方法。比如,不论是政治活动还是经济活动,都需要做好决策和为协调各方面的活动而进行的组织和控制,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这种存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的共同性,决定了某些管理方法的通用。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管理学家根据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许多通用的管理方法,其中有任务管理法、人本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系统管理法等。这些通用管理方法对于各种不同的管理活动都是适用的,是管理方法中主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专门管理方法和通用管理方法并非是绝对分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通用管理方法是专门管理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它为人们运用专门管理方法提供思想路线和基本原则,专门管理方法则是通用管理方法的具体表现。人们在把专门管理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其通用的方法;反过来说,通用的方法又必定会支配和制约着人们对专门管理方法的运用。
管理方法还可以分为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原则上都可以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把握。一般认为,确定事物内部和外部各种数量关系的方法,叫做定量的方法;确定事物及其运动状态的性质的方法,叫做定性的方法。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运用数理知识方法,对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联络的各种因素,进行计算、测量、推导等,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管理者对管理现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粗略统计和估计属于定性分析方法。定性是粗略的定量,定量是精确的定性。在现代管理中,定量管理已成为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这标志管理水平的提高。定量方法是重要的,但是它并不排斥定性的方法,这不仅是由于定性是定量的基础,而且还在于,有许多事物和现象运用目前的手段还难于进行定量研究,从而使定量方法受到限制。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又是相互渗透的,许多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二者相互补充。还有不少方法既可用来定性,又可用来定量。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这两种管理方法的特点,为管理服务。
产品“规格”和“型号”的区别是什么?
运放中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是什么意思?增益是什么意思
运放中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是什么意思?增益是什么意思
开环增益:是当输入输出之间没有反馈回路和外部连接时输入输出的倍数。 闭环增益:当输入和输出通过外部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输出将影响输入时,输出除以输入的倍数。 增益:输入的意思。
扩展资料:
开环根轨迹增益:在求系统的根轨迹时常用这种形式,指开环传递函数变换成零极点形式的比例系数。类似于(S+a)这种“首1”形式后的比例系数,常用K*来表示。 开环增益:在求稳态误差或频域分析时用的比较多,指开环传递函数变换成时间常数形式的比例系数。即(tS+1)的“尾1”形式后的比例系数,长用K来表示。 开环根轨迹增益和开环增益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通常不相等。比如: 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s+0.2)]=20/[s(5s+1)] 第一种形式为零极点的形式,第二种为时间常数的形式。 根轨迹增益是4,开环增益是20。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
开环增益是开环(OPEN-LOOP)和增益〖gain〗的组合词,指不带反馈网络时的状态下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时,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参考链接:开环增益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8002.htm
“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是什么意思?
开环增益: 是指当放大器中没有加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增益,加入负反馈后的增益称为闭环增益。由 于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放大能力,所以在同一系统中,闭环增益一定小于开环增益。在自 动控制系统中,开环增益是指将开环传递函数写为标准形式后,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增益。 闭环增益: 为了改善基本放大器的性能, 从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端到输入端引入一条反向的信号通路,构 成这条通路的网络叫做反馈网络,这个反向传输的信号叫做反馈信号。由基本放大器和反馈 网络构成的放大器叫做闭环放大器或反馈放大器。所谓"反馈",就是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 反馈网络), 把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按一定的方式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并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这样,电路输入端的实际信号不仅有信号源直接提供的信号, 还有输出端反馈回输入端的反馈信号。
开环增益怎么计算?
不是。增益K是这样算的:
先把各个环节标准化:题中的
惯性环节
应该化成(Ts+1)的形式。那个s+100应该写成100*(0.01s+1);
然后整理成:G(s)=0.15/s(3s+1)(0.01s+1)
所以,增益K应该等于0.15。
控制理论
当中的问题一般都是要先划分环节。
开环增益按一般定义怎么求
在不具负反馈情况下(开环路状况下),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称为开环增益,简称AVOL。AVOL的理想值为无限大,一般约为数千倍至数万倍之间,其表示法有使用dB及V/mV等,例如μA741C及LM318的AVOL典型值均为200V/mV或106dB。在运算放大器中为使计算简便而有虚接地(Virtual Ground) 的假设,在此假设AVOL必须越大越容易满足此需接地的条件。
理想运放的条件
1、开环增益无穷大
2、输入阻抗无穷大,输出阻抗为0
3、通频带无穷大
4、开环(OPEN-LOOP)是指不带反馈网络时的状态, 而闭环(CLOSE-LOOP)是加入反馈时的状态
这样子才定义为理想运放,当然不能让运放饱和,那样就没意义研究了。
5、理想运放是最佳的输入与输出的比例。
对线性系统进行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频域分析法,另一种是时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的原理是,把一个处处变化速率不同的非正弦波,用一个个变化速率与该处变化速率相同的正弦波来代替,即,任何一个周期函数都可以用傅立叶级数进行展开,它相当于一个非正弦波可以用无限个正弦波进行叠加,然后把所有的正弦波一个一个地通过线性系统,然后对其输出波形的幅度及相位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称为傅立叶变换。
时域分析法的原理是,用一个电压脉冲通过线性系统,然后对输出波形进行分析,这种方法需要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其结果一般都含有一个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指数部分一般都带时间常数,并且其结果还有通解和特解。因为其解带指数函数,如果不赋予边界条件,其结果将毫无意义。
频域分析法对稳态电路分析比较方便,时域分析法对电路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比较方便,两种分析方法在结果上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有对应关系。比如求某一电路的通频带,用频域分析法就很直观,而用时域分析法,其结果对应的是响应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对微分方程求解还可以采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把微积分计算变换成代数运算,然后再进行反变换求结果。拉普拉斯变换相当于把傅立叶变换的实频域范围扩充到复频域范围(复变函数),它纯粹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如果不进行反变换,其中间计算结果均为代数式,几乎与实际电路没有多大联系。
对于一个由电阻与电容组成的一阶线性电路,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电路分析,都不如用微分方程求解,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理解更全面。
开环增益为:K=k*/RC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图,求它的开环增益
化成尾一型,然后系数就是开环增益。
开环根轨迹增益是化成首一型的系数。
这道题的开环增益是怎么算出来的
要把分母常数化为一,分子就是开环增益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G(s),开环增益怎么算的?
首先用终值定理:g=lim sG(s),s趋于0,计算开环增益k=1/g。 ^闭环传递函数为4G(s)=XX s^2+5s+4 4 1 4/3 1/3 输出C(s)=G(s)R(s)=s(s+1)(s+4) s s+1 s+4 所以c(t)=1(t)+4/3*e^(-t)+1/3*e^(-4t) 一个开环系统(如滤波器)的输出与输入之比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系统的频率域特性。常用其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函数)表示。传递函数表达了系统的本身特性而与输入量无关。
扩展资料:
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都是什么意思啊?
如图2.1.1 当输入信号电压Vp和Vn加到差分放大输入级的两输入端时,得该级的输出电压Vo1=Av1*(Vp-Vn),其中Av1是输入级的电压增益。Vo1传送到中间级进行电压放大,从而在该级的输出端产生Vo2=Av1*Av2*(Vp-Vn)。输出级无电压放大功能(Av3=1),但它能利用电压Vo2的控制作用,从而能对外接低阻值的负载供给一定的功率。运放的输出电压Vo=Avo*(Vp-Vn),其中Avo=Av1*Av2是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即运放由输出端到输入端无外接反馈元件时的电压增益。 如图2.3.1所示,根据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有:Vp=Vn,ip=in=0,可得Vi=Vp=Vn=Vf=R1*Vo/(R1+R2),Av=Vo/Vi=(R1+R2)/R1=1+R2/R1,则其中Av为接入负反馈后的电压增益,称为闭环电压增益。
开环增益与闭环增益的区别?
开环增益原则上很大,但不稳定
闭环增益比较小,但稳定
运放的开环增益一般为多少
70db-140db之间,db是分贝的意思。
已知放大倍数N。M=20lg10(N),可以理解成
3000~10000000和运放的参数有关
什么是开环增益
不是。增益K是这样算的: 1.先把各个环节标准化:题中的惯性环节应该化成(Ts+1)的形式。那个s+100应该写成100*(0.01s+1); 2.然后整理成:G(s)=0.15/s(3s+1)(0.01s+1) 3.所以,增益K应该等于0.15。 控制理论当中的问题一般都是要先划分环节。
扩展资料:
参考资料:
如何求开环增益?
如何求开环增益?
产品规格:
是指物件的体积、大小、型号。是用来识别物品的编号。
产品型号:
是指产品上用来识别产品的编号,不同的产品其产品型号不同,产品型号名也不同。
扩展资料:
产品的定义:
向市场提供的,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者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
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产品的实体,还包括产品的核心利益(即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用和利益)。
产品的实体称为一般产品,即产品的基本形式,只有依附于产品实体,产品的核心利益才能实现。
期望产品是消费者采购产品时期望的一系列属性和条件。
附加产品是产品的第四层次,即产品包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
产品的第五层次是潜在产品,潜在产品预示着该产品最终可能的所有增加和改变。
参考资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