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代宫中女人的等级咋排的啊

乐乐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妃嫔婕妤

以唐朝为例:

1、皇后一名,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贤妃一名。这个档次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

2、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这个档次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

3、九嫔以下,婕妤九名为正三品;美人九名为正四品;才人九名为正五品。这27位,统称作代世妇。

4、宝林27名为正六品;御女27名为正七品;采女27名为正八品。总共81位。这个级别称为代御妻。

历朝历代的后宫等级都有哪些不同?

美人重于外表和对英雄倾慕的心,而佳人既有高贵的气质还有非凡不俗的才情.

所谓英雄--美女,说白了这都是相对而论的,英雄与美女大部分都是一种外在的交涉,而他们的修养既内涵都停留在一个一般的层面上。如果英雄配佳人的话,我想他们不会出现共同语言的。

而才子配佳人则说明文武双全自在必合,自身的修养既内涵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在一起自然是绝配。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

三夫人

九嫔

古代宫中女人的等级咋排的啊

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共一百二十一后妃。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倢伃、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

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东汉光武帝,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紫绶金章,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婕妤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叡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婕妤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晋朝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唐朝,皇后以下,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

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

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

唐玄宗开元年间始置,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以为三夫人,正一品。

宋与唐相仿,妃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又加一宸妃。

明朝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贵妃、妃、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明代宗时增加了皇贵妃的称号此时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明世宗嘉靖皇帝时,仿古礼册立九嫔,位在妃下。此时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

清朝

后金努尔哈赤时期,大汗的正妻称大妃(称大福晋)。以下为侧妃、庶妃(均称“福晋”或“格格)。

皇太极时期,后妃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五宫后宫等级:中宫清宁宫正妻皇后、东宫关雎宫宸妃、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次西宫永福宫庄妃。以下为侧妃、庶妃(均称“福晋”或“格格)。

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庶妃、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雍正后取消庶妃等级,但增加了格格和官女子的等级,均在答应后。乾隆后取消了格格名号。

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