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凯氏定氮中消化过程中 如何判断消化终点? 还有什么是消化?

桃子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样品蛋白质

1、消化

(1)准确称量0.2g(精确到0.0001g)干燥后的滤泥样品于凯氏烧瓶中,再在凯氏烧瓶中加入2~5g催化剂和15~20mL浓硫酸(注加样品适应直接送入瓶底,避免占到瓶口或瓶颈上),加入几粒沸石,再少瓶口处插一个冷凝回流管(如图1),将整个装置放在电炉上加热消化。(消化时所加的样品量:固体样品加0.2~2g;液体样品加10~20mL;半固体样品加2~5g)

(2)开始消化时应注意控制火力,以免使瓶内的液体冲至瓶颈。当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白烟,此时适当加强火力,直至样品消化液至绿色澄清透明后,在加热30min,冷却。

(3)将冷却后的消化液定容到100ml,定容时要小心硫酸,硫酸溶于水中放热,故要等液体完全冷却下来后再继续定容。

试述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简要步骤和计算公式。

尿素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15g,置凯氏烧瓶中,加水25mL、3%硫酸铜溶液2mL与硫酸8mL,缓缓加热至溶液呈澄明的绿色后,继续加热30分钟,放冷,加水100mL,摇匀,沿瓶壁缓缓加20%氢氧化钠溶液75mL,自成一液层,加锌粒0.2g,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

并将冷凝管的末端伸入盛有4%硼酸溶液50mL的500mL锥形瓶的液面下,轻轻摆动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热蒸馏,俟氨馏尽,停止蒸馏,馏出液中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

用盐酸滴定液(0.2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6.006mg的尿素。

扩展资料

尿素的用途:

农业需求端来看,农业生产对氮肥的需求占据了60%的尿素消费,复合肥占据18%,尿素是“粮食的粮食”,稻谷、玉米、小麦、棉花用量较大。农业生产使用是我国尿素最主要需求,但增长空间不大。

工业生产,主要应用在人造板的制造,三聚氰胺的合成,三聚氰酸,以及火电脱硝、车用尿素等环保领域。工业领域尿素需求稳定,有增加的趋势。

百度百科-尿素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推算,如密度、折射率、紫外吸收、荧光性等;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来计算,如定氮、双缩脲反应、染料结合反应、酚试剂反应等

主要测定方法有: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扬酸比色法、折光法、旋光法、近红外光谱法.

目前蛋白质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总氮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的含量,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质含量: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如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卟啉以及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总有机氮量较为准确、操作较为简单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品的分析及各种加工食品的分析,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故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是个经典分析方法[6]。至今仍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此法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凯氏定氮法可分为全量法、微量法及经改进后的改良凯氏定氮法目前通常以硫酸铜作催化剂的常量、半微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样品质量及试剂用量较少,且有一套微量凯氏定氮器。在凯氏法改良中主要的问题是,氮化合物中氮的完全氨化问题及缩短时间、简化操作的问题,即分解试样所用的催化剂。常量改良凯氏定氮法在催化剂中增加了二氧化钛[4].

在理化实验室,检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通常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和全量凯氏定氮法.接下来以大量的试验来比较微量凯氏定氮法和全量凯氏定氮法的精确度的大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样品

面粉

1.1.2试验药品和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硫酸铜;

硫酸钾;

浓硫酸;

4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溶于60mL蒸馏水中;

4%硼酸溶液:称取4g硼酸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lOOmL;

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液:将次甲基蓝乙醇溶液(1g/L)与甲基红乙醇溶液(1g/L)按1+2体积比混合。

1.1.3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凯氏烧瓶:500mL;

可调式电炉;蒸汽蒸馏装置;

铰肉机:

篦孔径不超过4nm;

组织捣碎机;

粉碎机;

研钵:玻璃或瓷质;

化学消化器,

凯氏定氮仪,

空气滤过器

1.2试验方法

1.2.1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取消化液的1/10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2]。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包括消化、蒸馏、吸收、滴定四个步骤

1.2.2全量凯氏定氮法

全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取消化液的全部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包括消化、蒸馏、吸收、滴定四个步骤

2 分析过程

试样制备: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用研钵捣碎、研细;不易捣碎、研细的样品应切(剪)成细粒;干固体样品用粉碎机粉碎;液体样品:取充分混匀的液体样品至少200g。粉状样品: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如粉粒较大也应用研钵研细),混合均匀;糊状样品: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混合均匀;固液体样品:按固、液体比例,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合均匀;肉制品:取去除不可食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用铰肉机至少铰两次,混合均匀。上述试样应放入密闭玻璃容器中,于4°C冰箱内贮存备用,尽快测定。

凯氏定氮中消化过程中 如何判断消化终点? 还有什么是消化?

2.1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分析过程

2.1.1样品消化 :

步骤: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硫酸铜0.5g、硫酸钾10g和浓硫酸20mL、玻璃珠数粒→小心移入干燥洁净的500ml凯氏烧瓶中(固体或粉末用纸卷成纸筒送入),轻轻摇匀,以45?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用电炉以小火加热(或先烧瓶放在距电炉较远处),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产生后→加大火力(或将烧瓶放在电炉上),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变蓝绿色透明后→继续加热微沸30min→关闭电炉,取下烧瓶、冷却→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2.1.2 蒸馏与吸收:

按图安装好微量定氮蒸馏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2/3容积处,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毫升,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40g/L硼酸及2滴混合指示剂,将冷凝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准确吸取消化液10mL于反应管内,经漏斗再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漏斗,夹好漏斗夹并水封,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进行蒸馏。指示剂变绿色后继续蒸馏10min,将冷凝管尖端提离液面继续蒸1min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