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的区别
政策是方向,制度是规则
政策是上边的指示,可能制度里还没有规定;
制度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政策。
组织的运行通常是先定政策,然后实施,检视政策效果后,就把政策形成制度。
1.目标明确:土地政策是为土地管理过程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其目标既要与土地管理的目标对应,又要具体、明确。
2.全面、准确收集信息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多方案择优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公共利益原则
通常情况下土地政策对三大效益的选择顺序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后才是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是最主要的。土地政策指的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方面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处理土地关系中各种矛盾的重要调节手段。
一般包括地权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和土地赋税政策等。
:土地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方面规定的行动准则。土地政策又包括地权(所有制)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和土地赋税政策等
法律依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政体和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措施是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用于较大的事情);
1、政治学分类不同
从政治学上来说,政治体制是政体,而政治制度是国体。政体: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如:共和制、君主立宪制、二党制等。国体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比如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奴隶社会等。
2、形式不同
政治体制是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体现,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经济、文化、外贸等政策也不同。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3、本质不同
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的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扩展资料: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同样是封建制的国家,其政体可能是君主制,也可能是共和制。而不同性质的国家也可能采用相通的政体,例如古希腊是共和制,现代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共和制。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不合法的政府或是无法成功行使权力的政府也有其政体存在,无论其统治品质优劣,一个失败的政府仍然是政府的一种形式。
中国政治制度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政治体制百度百科-政治制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