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味觉和人类味觉的区别
排除气味对于动物是极之重要的,因为这样就可免那些凭气味猎食的猛兽追踪。鹌鹑及其他构巢于地上产卵的鸟,它们之所以得到隐蔽,也许就是让它们身体的气味为土壤吸收。明显地,这些鸟儿在松开羽毛孵卵时,只让向着土壤的羽毛松开,而那些暴露于微风中的上面羽毛。则尽量收紧。倘若这种解释是正确的,则巢中缺乏衬垫物(通常是羽毛),实际上是有利的,而不是偶然的疏忽。没有了衬垫,鸟儿就可充份利用土壤吸收气味之能力。
在海里,用以阻止凭气味猎食者追踪的方法,与陆地上的完全不同。章鱼、鱿鱼和乌贼当受惊吓威胁之时,是依赖其所放出墨汁之麻痹作用。在从前,人们一向认为,此种墨汁仅具有水下烟幕作用。后来,科学家才知道,这是一种化学雾,能麻痹追踪者的嗅觉器官。淡水和陆上的动物,没有一种配备了像乌贼那样的麻痹嗅觉武器的。
鲦鱼和其他鱼类,对于它们同类受重创时所溶解于水的气味极敏感。由此种皮肤而来的某些化学物质.对未受创的同类鱼有阻吓作用,闻之自口迅速逃走。甚至人类皮肤气味,也可把许多鱼类赶走:反之,却招来了猎食的鲨鱼。
人们相信,狗有特殊敏锐的嗅觉能力,能区别每一个人的气味。肯定地,这些畜牲比人类更多的依赖它们的鼻子。大多数狗,实际上能凭一个足印或一滴唾液认出那个人来。狗的鼻子可能会被孪生子的足迹所混淆,但当这对孪生手同时为狗嗅到,它仍可辨出那一足迹是那一个的。
狗的鼻子是如此地灵敏,纵将它的眼睛蒙上,它也能把它的鼻子指向一只兔子。曾有科学家作过一个实验: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各用笼分装几只兔子,令被蒙住双目的狗面前缓缓旋转;每当一只兔子转过去时,狗的头随之而转向,仿如人们阅读时,目光随一行行的字迹而移动一样。
狗随时用鼻子四处嗅着,对它来说,世界是富于气味的。甚至在睡着的时候,这些畜牲也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好像梦见在树林子里穿插一样,鼻子不停地抽动呼吸着,正如醒时在林中追踪兽类的所作所为一样。
许多动物虽然缺乏味蕾或一条真正的舌,可是它们也有味觉。绿头大苍蝇和蝴蝶的前足, 附有尝味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以脚来尝味的。它们的前足一踏在食物之上,就能够把人们认为是甜的东西,迅速地和咸的,酸的或苦的区别开来。事实上,一只绿头大苍蝇的前足,对某些糖的敏感程度,此它的口强了五倍。如若绿头大苍蝇饿了十天,那么它对糖的敏感程度就急剧增加,此它吃饱了时强达七百倍之多。
许多动物也喜吃甜品。它们渴求任何带点甜味的东西。马和狗,像小孩子一样,若要它们学“把戏”学得快,最好是给与糖果作报酬。相反地,猫对糖却不感兴趣;当糖溶液涂在它的舌面上时,它的味蕾并无消息向它的大脑报告。
把人们认为是甜的东西,搀以咸、酸或苦的东西,动物亦能觉察得出。像人们自己一样,蜜蜂对于苦是最敏感的。把最吸引昆虫的糖液,加上一点点奎宁就会把所有的蜂、蝶、苍蝇赶走。因为奎宁味苦,这些生物也以为最苦的东西,就是最毒的东西。含碱的东西,如番木鳌碱、烟碱及包括奎宁在内,都是味极苦的。
此外,蜜蜂还能够从气味来辨别同巢或异巢的蜂,如果一只蜜蜂是从异巢飞来的,它会被发现有不同的气味而被处死或赶出去。
事实上,人类没有理由羡慕别的动物有更完善的味觉,虽则它们中有一些能通过和人类对味不同的反应,而选择它们的食物。兔子有一万七干味蕾,牛有二万五千味蕾,比人的一万味蕾多得多,但它们侦察味道亦不会此我们好多少。有人认为鹦鹉喜吃辣椒粉而不怕辣,是因它只有约四百味蕾。这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辣”不是一种味,只是令舌上血管膨胀的热感觉。并且鹦鹉也是鸟类中味蕾最多的鸟,其他的鸟大约只有二十至六十个味蕾。任何的鸟,似乎都能够利用它们较少数目的味觉中心,以区别它们的食物。
我们所驯养的家鸽,其舌上之味蕾,数目自二十七至五十九。家鸽就凭这么少的味蕾就能分别淀粉质和蛋白质。也许灰色的松鼠亦能这样做。在英国,当人们把谷物撒在地上喂鸽子的时候,松鼠往往跑出夹。用它那锐利的牙齿,把谷粒富含蛋白质的胚芽部份咬断吃掉。剩下来的那大半截谷粒,鸽子啄一啄,尝尝味就丢掉不吃了。显见它们都能区别淀粉与蛋白质。人类的舌上枉有成万味蕾,却仍无法尝出一粒谷中富蛋白部份与富淀粉部份有何不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