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佛教中的“大乘”、“小乘”,“有宗”、“正量部”是什么意思?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大乘小乘

简单的解释一下

小乘 是"度己"的.

大乘 是"度人又度己"的.

由来:之所以有大乘小乘的区别,那是因为各人的根基不同,有人只想自度,有人还想度人。

区别:如上说述,小乘自度,达到声闻或缘觉的境界,而大乘度己度人,达到菩萨和佛的境界。

小乘和大乘是修习的不同阶段,没有小乘的自度,如何能够度人,自度之后,当发菩提心觉悟众生即为大乘。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592786.html?fr=qrl3

根据印度当时佛法之部别,略分为四:一、萨婆多部,依‘俱舍’、‘婆沙’,称为有宗。二、较有宗稍进步之经部。此二部属小乘。

参考: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835.htm

正量部

(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为量,量无邪谬名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为部名也。见宗轮论述记。

正量部是从早期佛教犊子部分化出来的,尔后成为本宗的代表,活跃在西印和西南印。据7世纪上半叶玄奘记述,除北印以外,正量部已遍及全门19个国家,僧众6万人,中心在摩腊婆。西南摩腊婆与东北摩揭陀,并列为五印的两大学术重镇,其时,正量部有寺数百座,僧徒两万余人。但关于此部的具体历史状况,所知很少。

参考: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C6%E4%CB%FB%C0%FA%CA%B7%CA%E9%BC%AE/%D7%A8%CC%E2%C0%E0/%CE%C4%BB%AF/%D6%D0%B9%FA%B7%F0%BD%CC%CA%B7/RESOURCE/GZ/GZLS/LSBL/ZGFJS/14380_SR.htm

佛教中的“大乘”、“小乘”,“有宗”、“正量部”是什么意思?

1、哲学理论不同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2、修行不同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

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3、构成不同

大乘: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4、修道方法不同

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

扩展资料

由来:

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或行程之意;“小乘”的梵文为“Hinayana”是小的,低等的车乘或行程之意。相应地,说大乘,有显扬之意。现代的佛教学者,沿袭此用法,已是中性,并无显扬或贬抑的意味。实际上,“大乘”一名的渊源,小乘圣典《阿含经》便在多处提到这个名字。

1、“长阿含经”(Digha-nikaya)云: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人天。

2、《杂阿含经》卷二六第六六九经(《大正藏》二·一八五页上),以行大乘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者为大士。

3、《根本说一切有部 奈耶》卷四五(《大正藏》二三·八七五页中),亦有:“乃至出家得阿罗汉果,或有发趣声闻独觉乘心者,或有发趣大乘者。

意义:

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众生,把将众生在苦难中解救出来。

中国若干千年来灾难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众在佛门之中得到无尽的法益,灾难和痛苦得到了安抚,深受快乐。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大乘佛教在中国儒教思想中原有的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基础上,增添了《菩萨行》的教育。从菩萨道菩萨行到法界实相,一乘妙理之觉悟,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修行菩萨道广积福德资粮,深涉国家社会服务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众生,也能获得众生平等性智的觉悟。

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百度百科:小乘佛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