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备和备案的区别
报备是指出于规避风险或先入为主的考虑,进行一系列的上报和备案。
备案是指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我国法律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国务院的法规、规章备案工作,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依照本条例报送国务院备案的法规、规章,径送国务院法制机构。
报送法规备案,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法规备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报送规章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规章文本和说明,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十份。报送法规、规章备案,具备条件的,应当同时报送法规、规章的电子文本。
法律依据
《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法制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国务院的法规、规章备案工作,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
《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六条 依照本条例报送国务院备案的法规、规章,径送国务院法制机构。
报送法规备案,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法规备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报送规章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规章文本和说明,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十份。
报送法规、规章备案,具备条件的,应当同时报送法规、规章的电子文本。
公文“备案的报告”和“备案报告”有什么区别
备案和立案的区别在于程序和实质不同。
法律分析
备案和立案的主要区别在于程序和实质不同,备案是有关部门对某一事件形成的资料建立档案,以备查考,而立案是执法、执纪机关对违法或违纪案件受理之后,着手展开调查,进一步收集证据,以便处理,因此二者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也完全不同。立案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两个,即有犯罪事实存在,并且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备案是有关部门对某一事件形成的资料建立档案,以备查考。立案是执法、执纪机关对违法或违纪案件受理之后,着手展开调查,进一步收集证据,以便处理。备案不等于立案,立案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备案就相对简单多了。按照一般程序,公安机关对任何公民的报案都应当依法予以登记备查(备案),是否能够符合立案条件要根据调查的情况依法确定。民事案件立案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直接影响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间接受本案影响的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比如,婚姻纠纷,夫或妻都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他们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诉讼。买卖合同纠纷,买方甲逾期不支付货款,卖方乙可以对其提起诉讼,第三人丙一般不能向甲提起要求其向乙支付货款的诉讼。只有在乙怠于行使其对甲的到期债权,对丙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丙才能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乙对甲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报告形式不一样、处理不一样。
1、备案的报告是指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机关应予以登记的法律性要求,而备案报告是指根据主管机关的要求备案的报告。
2、备案的报告需主管部门作后续处理,而备案报告是不需要作后续处理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