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区别
法律分析:1、权利上的区别
在党章规定的***员的八项义务中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有七项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党认识上的区别
预备党员刚刚入党,一般地说,他们对党和党的事业的认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还只是初步的,他们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还不够熟悉。而正式党员对于党的了解更深一些。
3、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别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和考察,对党的事业负责。而正式党员不需要这种考察。
法律依据:《中国***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第六条 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党的任何一级组织、任何党员都无权剥夺。预备党员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享有同正式党员一样的权利。党员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其他党员的权利。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一名要求入党的同志从申请入党到被发展入党、成为正式党员要经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几个阶段,前三个概念是入党前的的三个阶段,后两个概念是入党后的两个阶段,是发展党员工作中不同阶段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具有特定含义的五个概念。
五个概念或阶段内涵的主要区别表现为:
1.入党申请人:是指凡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正式提交了书面申请的人;
2.入党积极分子:是指党支部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经过不少于两个月的培养后,经团支部推荐程序,党组织审查后认为较为成熟,符合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的入党申请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就要及时为该同志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3.发展对象:是指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讨论),然后经过学院党委预审,认为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可在近期内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入党积极分子。
4.预备党员:发展对象经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审批通过,并经上级党委批准后,即成为新党员,具有了党籍,入党时间就是支部大会通过的时间。党章规定,新党员要有一年的预备期,在预备期内的党员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5.正式党员: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考察合格,经支部转正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委审批批准后,即转为正式党员。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参考:http://sem.njust.edu.cn/?p=11815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