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古筝的每根弦代表的都是哪个音啊?

乐乐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古筝低音

古筝的每根弦代表的都是哪个音啊?

古筝全套的21根弦中,有四根弦是绿色或红色的,分别是3弦、8弦、13弦、18弦,这种颜色标识是为了让演奏者更容易分清音区.距离最近的两根绿色弦之间,在音程关系上为八度,第八弦的音高为a1(小字一组的a)。和古琴的命名方式不同的是,最细、最高音的弦,弦号最小(古琴为最大).靠近演奏者一侧的弦号为1号弦,依次向前至弦号最大、琴弦最粗的21弦。

古筝D调的音符排列(由低到高21弦—1弦)顺序:

21弦、倍低音1(D)

20弦、倍低音2(E)

19弦、倍低音3(#F)

18弦、倍低音5(A)

17弦、倍低音6(B)

16弦、低音1(d)

15弦、低音2(e)

14弦、低音3(#f)

13弦、低音5(a)

12弦、音6(b)

11弦、中音1(d1)

10弦、中音2(e1)

9弦、中音3(#f1)

8弦、中音5(a1

7弦、中音6(b1)

6弦、高音1(d2)

5弦、高音2(e2)

4弦、高音3(#f2)

3弦、高音5(a2)

2弦、高音6(b2)

1弦、倍高音1(d3)

注:()内为对应的音名

古筝是五声音阶乐器,它的音位排列按五声音阶 do、re、mi、sol、la排列。古筝多用简谱(1、2、3、5、6)记谱。目前常用的21弦古筝标准定弦为D调。最低音定为大字组 D(倍低音do),最高音定为小字三组 d(d3)(倍高音d)。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在学习古筝中,很多朋友不知道简谱怎样表示音的高低,下面我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帮到您!

 在记谱法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的音乐符号称这音符。通过一定的节奏、节拍组织起一些相同或不同高低、长短的音符,即构成了一首具有一定音乐形象的曲调的基本部分。因此,要掌握简谱的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各种音符,理解其意义。

 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相互关系的.基本符号为七个阿拉伯数字,即1、2、3、4、5、6、7,唱作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音符: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汉字 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对照: 显然,单用以上七个音是无法表现众多的音乐形象的。在实际作品中,还有一些更高或更低的音,如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升高一个八度,称为高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升高两个八度,称为倍高音。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低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降低两个八度,称为倍低音。在一般歌曲中,无论是在基本音符上方或下方加记两个以上的"·"的音符都是很少见的。

 在简谱中,不论基本音符是高音还是低音,七个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唱名是始终不变的。 在简谱体系中,如果将 1→ i或i→ 1之间的音像阶梯一样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称为音阶。顺方向 1→ i,一个音比一个音高;逆方向 i→ 1,一个音比一个音低。

 音阶的种类很多,以上为最基本的自然大调音阶。在音阶中,相邻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不是均等的,其中 3与 4、7与 i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各相邻两音之间为全音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

 在键盘体系中,白键与黑键按固定规律排列,每个键均有固定的名称,用七个英文字母C、D、E、F、G、A、B表示音的名称,称为音名。音名不等同于唱名,唱名没有固定的音高位置,其音随调的改变而移动,音名是固定不变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