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三)钢铁工业 印度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很好,铁矿、锰矿和铬矿不仅储量大,质量好,且相互毗邻,一般距煤产区也不远;其开采量除满足本国消费外,半数以上可供出口。印度的近代钢铁工业发端于本世纪初,但长期发展缓慢,直至5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政府在钢铁工业上投下巨资,建成一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面貌才有了显著变化。1989年钢产量为1300万吨,比1950年增长7倍多,
其中比莱、贾姆谢德布尔、波卡罗、劳尔克拉、杜尔加布尔(按规模大小排列)五大联合企业合计即占80%。上述5厂中,除比莱厂外,都位于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及其北侧的达莫德尔河谷地,这里原料、燃料、动力、用水条件都比较好,铁矿石和炼焦煤的平均运输距离一般只有80~200公里,所在地区及东侧的加尔各答又是国内重要工业区,故产销紧密结合,共同组成本国首屈一指的钢铁工业基地。比莱厂现为全国第一大钢铁厂,它地处国家中央,且紧邻铁、锰矿区,但煤炭运输距离较长(700余公里)。为了改变钢铁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的状况,近年来印度已着手在铁矿蕴藏丰富的南部地区建设新钢铁厂(维沙卡帕特南等)。总的说来,印度钢铁工业比过去虽有显著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投资效益低,建设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其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棉、麻纺织工业 长期是国内占首位的工业部门,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相对地位显著衰退,1950年棉纺织业尚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35%,80年代初已不到9%,同期内麻纺织业的比重亦由14%剧减至3%。印度棉纺织业总的规模现居世界第3位,但手工业在其中仍占相当比重,因而成为国内除农业外提供就业最多的产业部门。
棉纺织业主要分布于以德干高原为主体的棉花产区,仅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合计即拥有全国纱锭总数的2/5和织布机的2/3,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二市。
印度以黄麻为原料的麻纺织业规模向居世界首位,生产能力的90%以上集中于加尔各答附近南北长约90公里的胡格利河(恒河支流)两岸,这里正当黄麻产区的中心,水陆交通方便,产品并可就近由加尔各答港出口。
以上可见,印度的棉、麻纺织业在地理分布上均具有对原料产区的明显的倾向性,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纺织业加工深度浅,附加价值低,如棉布的总成本中原棉即占一半,因此原料的运输费用就成了生产布局中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
http://rcs.wuchang-edu.com/RESOURCE/CZ/CZDL/DLBL/DLTS0131/15975_SR.HTM
在古印度,手工业和商业无论在行会或政府管理下,都表现出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手工业者有的住在农村,为村社农民服务;有的住在城市,自销产品或出售给商人;还有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些小镇和村落。迦尸国首都波罗斯附近有一个木工镇,居住了上千家木匠,其产品远销印度各地。摩揭陀王舍城外有一条织工街,生产各类纺织品,织品的声誉远近闻名。手工业分工细密,达几十种之多。生产方式除个体经营外,还有手工业作坊。小的作坊主雇佣几名工匠,大的则雇佣数百人。如一位名叫萨达罗普特的陶器作坊主,拥有500名陶工和一只船队。他的陶器制作精致,在恒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出售,很受欢迎。孔雀帝国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官方手工业作坊。
印度河陶器及其纹饰印度河文明的复合动物纹彩陶器(公元前2550年),在古印度手工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佛教文献也有提到类似于中国传说中鲁班造木制飞鸟之事,这说明当时的木工制造业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仅用粮食酿酒,也用果品酿酒,酒的品种有粳米酒、大麦酒、梨汁酒、阎浮果酒、甘蔗酒、舍楼伽果酒等十余种。金银器皿及象牙、珠宝、天青石等装饰品工艺精湛,大量出口到西亚和西方。在古代世界,印度的纺织品颇负盛名。纺织品质地极好,花色多样,品种繁多。如被单有长绒山羊毛被单、丝被单、多色混合的被单、绣花毛被单、绣以大型图案的被单;毯子有白毯、一边和两边带软毛的地毯、可供16人坐在上面的特大地毯。当时佛教僧侣的袈裟布料有亚麻、棉、丝、毛、粗布和大麻布等六类。而富人则身穿更为华丽的绫罗绸缎。作为纺织品之精品丝织物出现较早,已出现了纺织品生产的基地。
印度河陶器及其纹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