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温州小学哪里写作文好

乐乐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印度巴基斯坦

1. 温州小学生作文哪位老师教的比较好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

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

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

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 *** 、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

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 *** ,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 *** ,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

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 *** ,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

“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 *** 。其二,信息 *** 陌生化。

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 *** 。

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 *** 陌生化”这一原则。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

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

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

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

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

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

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

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 *** 。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

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

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

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

2. 温州市教小学作文好点的教授是哪些教授

水,是楠溪江的灵魂,“水文化”是“山水永嘉”的重要内涵…… 北宋时,温州长官杨蟠在一首诗里这样描写楠溪江山水与古村落的亲密:“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吉祥之地,山水之居。智山乐水的楠溪江古人自然是做足了水文章,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水文化遗产。

始建于五代末年的岩头古村是楠溪江惟一一座以综合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古村。它规划严谨和谐,布局整齐科学。

古水利设施从五涑鸟双浚头的堰坝开始,止于丽水湖,中有镇南湖、智水湖、右军池、进宦湖等等。因水而生的“金山十景”曾让文人墨客吟唱不止,更是今人的依稀梦境。

《金山十景·水亭秋月》诗云:“绕栏银浪涌层霄,倒影苍茫映碧寥;烂醉不妨亭上卧,清光相伴到来朝。”当年胜景,仿佛历历眼前。

县经济。 水,是楠溪江的灵魂,“水文化”是“山水永嘉”的重要内涵…… 北宋时,温州长官杨蟠在一首诗里这样描写楠溪江山水与古村落的亲密:“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吉祥之地,山水之居。智山乐水的楠溪江古人自然是做足了水文章,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水文化遗产。

始建于五代末年的岩头古村是楠溪江惟一一座以综合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古村。它规划严谨和谐,布局整齐科学。

古水利设施从五涑鸟双浚头的堰坝开始,止于丽水湖,中有镇南湖、智水湖、右军池、进宦湖等等。因水而生的“金山十景”曾让文人墨客吟唱不止,更是今人的依稀梦境。

《金山十景·水亭秋月》诗云:“绕栏银浪涌层霄,倒影苍茫映碧寥;烂醉不妨亭上卧,清光相伴到来朝。”当年胜景,仿佛历历眼前。

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念望对古村落颇有研究,他说,岩头古村里的湖、岛、堤、桥和水边的花木等等构成古时金山十景,内容丰富,景观多变,其中水亭秋月、琴屿闻莺、丽桥观荷、长堤春晓、清沼赏鱼等著名景致如加以深入挖掘开发,将更加亮丽。 有人认捐40万巨资修复水亭祠,琴山戏院轰然被拆,有人要给领导做一碗稀饭红枣,希望水文化旅游“早日红火”…… 挖掘水文化,丰富文化楠溪江内涵,重建岩头古村落水利设施,再现“金山十景”,这原本就是楠溪江文化游的一出大戏,而这出大戏却因一座戏院而迟迟没能“开演”。

在丽水湖边,琴山戏院7间5层高的现代楼房挡住了南崖在丽水湖中的倒影。“拆除琴山戏院!”无论是建设部、水利部的专家还是上海同济大学的教授,各级领导以及开明村民发出了共同的呼声。

可是,作为河一、河二、河三村共同财产的琴山戏院曾一度是人们的骄傲,“拆琴山戏院,就是败家!”有的人还担心,深层次开发水文化,丽水湖还没有一个停车场和入口,要建停车场和入口,就要拆除位于景点黄金地段的楼房;更何况,精华所在的水亭祠的修复需要巨资……水文化真的没戏吗? 在现场会上,葛益平县长动情地说:“乡亲们,如果不搞水文化建设,不但不会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而且乡亲们在今后的旅游市场中要失财的呀……”他讲周庄、诸葛村的故事,也讲芙蓉和苍坡的故事,他更讲龙瀑仙洞从160万增值到现在1500万的故事。有村民当场表示支持拆琴山戏院。

温州小学哪里写作文好

各级领导一齐行动起来,一户一户劝说,一人一人解释,村民们终于同意拆除戏院了。村民金可燕说:“那十几天,领导可真苦啊。”

更加可喜的事情接踵而来:河一、河二、河三、岩头四村也就拆除琴山戏院后达成协议,共同成立旅游开发股份公司;“东宗”旁的溜冰场、仓库被顺利拆除,开辟成丽水湖入口和停车场;温州一家房地产公司为恢复水亭祠捐资40万元……村民金仙凑说:“水亭祠恢复,老太都在笑呢!竣工时,我要烧一碗稀饭红枣给领导吃,希望丽水湖的水文化旅游早日红火!” 取什么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开发、保护好,使其成为楠溪江的新亮点。 葛益平县长说,周庄、诸葛村等古村落里有水,但那是池水,不活的。

对比之下,我们有优势,楠溪江古村落里的水文化是“文化楠溪江”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要按照“水利与旅游一体,保护与利用结合”的思路,深入挖掘楠溪江历史文化,在保护好丽水湖历史现场与乡村园林原貌的前提下,做到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古今结合,推出楠溪江乡村水文化游,在恢复“金山十景”的基础上,再营造“曲水流觞”、“芙蓉入水”、“水车沁田”、“荷塘月色”等新丽水八景。

连日来,水亭祠的清淤工作通宵达旦,琴山戏院将很快从丽水湖边消失,村民们的开发与保护热情日益高涨。一次,一个村民因拔了四株路边的小树,结果被罚放两场**,罚款4000元用于绿化建设!旦怠测干爻妨诧施超渐这罚款数额是大了点,处理是重了点,但村民们都说:“不这样不足以引以为戒!” 这几天,不少人已欣喜地开始为乡村水文化命名了:有的认为取名浙南“都江堰”才气魄,有的认为取“丽水金山”有诗意……葛益平县长说:“也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心开发保护好,使其成为楠溪江旅游的新亮点。”

展开。

3. 关于浙江温州民风民俗的小学作文

春祈拦街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人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第二天,别处街道又举办“拦街福”。 “拦街福”中,西郭三港殿前大寿桃最为精奇、米制寿桃高齐屋檐,阔跨街面。上置《西游记》、《水浒》、《三国》各米塑人物数达几百个,此外尚有蒲清州珠囤,状如亭系由数十万颗彩珠扎成、囤上构织戏曲人物、龙凤和各种图案五光十色,眩人眼目。 七夕 七月初七为乞巧书、各家用米粉制成舌状糖糕,称作“巧食”。七夕晚,巧食系以小孩端午所佩“长命缕”,掷于屋瓦上,让喜鹊衔去搭桥,帮助织女星渡过银河。 做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谓之“蒸糍”。绵菜,色青具有韧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现在乐清城关,每当清明前后,街上便有清明饼在卖,味道很好呦!』 插香柚、插香 相传七月二十三日(或廿九),为“地藏王节”,在温州,俗称“地藏王菩萨生日”。民间传说,地藏王是个肩负大地的神佛,一转肩,大地就会发生地震。此日,民间从早到晚,禁水泼地,俗信污水倒地,地藏王生气,会发生天摇地动,房屋倒塌。是夜,温州民间有“插香柚”的习俗,也有称“点柚灯”的。这时,正是秋米柚成熟的日子。在温州苍南等地,每家要挑选一个碧绿滚圆的最大最熟的新柚子,首先用菜刀把柚子的顶部切平,然后用一米长的竹子 *** 柚子底部的中央,要求插得牢固,最后在切平地顶部插上已点燃的香与烛。要求香围成圈圈,最好围上好几重,蜡烛一定要插在香围成圈的正中央,这样,柚球就做好了。当晚,举行插柚球仪式,由孩子头召集本地方的小孩每人高举柚球,唱着童谣,全地方的男女老少都过来围观。仪式结束后,把柚球插在自家门前,烧一些金银纸,或供上一些祭品,祷告神灵消灾得福,延年益寿。第二天把插在大门前的柚球取下,把柚切开,然后全家把柚果吃尽,据说吃了柚果,可以避凶趋吉。 温州市区,则是家家户户在阶下、墙脚、路边插香烛。孩子们把柚子摘来,在四周插上香,点一对蜡烛,挂在屋檐下,好像遍体火光的星球。只见处处火光熠熠,香雾腾腾。『小时候,经常是两个大院里的孩子互相来偷(拔)香,在点点火光中跑来跑去,很是快乐!俱往已,唯有回忆。』 掸新 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后,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以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也叫“掸新”。旧时,在苍南,长工回家过年,故有“长年不吃二十四饭”之说。现在,每年农历二十四前后,仍沿袭腊月“掸新”风俗,全城开展以扫尘迎新为中心的清洁卫生运动。 新年风俗 开门炮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洪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如云锦,行程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户户也要放鞭炮,这叫“打关门炮

4. 怎样写好写温州的作文

要写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平时要加强阅读,上好每一堂课。

对课文内容及表达技巧要深刻理解,还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和学习写作的技巧;多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做到“熟能生巧”。 以一次习作来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步: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如《再见了!亲爱的母校》一题中有个感叹号,这就要求写作时有真情实感,充满对母校的爱恋之情。在审题中正确把握住文章的重点、中心、材料范围以及主体要求。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规定了取材的时间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暑假”一词就限定所写的一件事应是暑假里的事。 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文章的内容既要写到午饭前又要写到午饭后,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跨度。

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童年趣事》,所写的趣事必须发生在童年。又如《难忘的一瞬间》,所写的应是在某一很短时间里发生的事情。

2、地点范围。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

如《农贸市场》一题须写农贸市场中的事;又如:《上学路上》则须写去学校路上的事;如《海边》、《在海滩上》、《海岸一角》三题都是指海边,但是所指的具体空间还是有些大小区别的。 3、对象范围。

如《我熟悉的人》、《一个 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好 》等都是写别人的情况,即使文章写到“我”或他人,那也是处在陪衬的地位,是“配角”。又如《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三题虽然都可指同学,但三题的写作对象的范围由小到大,《我的同桌》对象基本上是唯一的(当然也可以写以前的同桌),而《我的伙伴》则既可指本校本班的同学,也可指邻校小朋友,还可指邻居小朋友等,范围要大得多。

4、内容范围。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

如《一个难忘的事》必须写确实是令人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就只能写亲身经历的,自己听到或看到的,还不能算亲身经历。

《 老师二三事》只能写老师的二件或三件事。 5、数量范围。

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一件难忘的事》、《这件事 》、《一个 的人》。

又如《学校生活中的一件事》和《学校生活二三事》,前者只能写一件事,而后者一定要二至三件事才能切题。 其次,应该弄清题目要求写的重点,也就是关键部分,不少题目都有关键词,这个关键词通常叫做“题眼”,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

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依次规定了体裁(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数量(一件)、内容(难忘的事),这三点要求中,主要的无疑是“难忘”,这就是题眼。 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

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又如《妈妈的“坏”脾气》,这个“坏”也是反语,实际上恰恰在说妈妈的某种好习惯,好作风。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如果题目是一句话。

“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爸爸笑了》的“笑”等。

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数在前面,即修饰部分。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可爱的金鱼》中的可爱。

《我喜爱的活动》中的“喜爱”等等。当然,题目是变化无穷的,并不是都可以照这两种方法去找的。

如《我的同桌》这个题,实际上并没有规定中心内容,我们需要根据材料来确定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第三,在审清题意后确定写作的体裁。

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像《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等,应采用记事的体裁;《我尊敬的人》、《好XX》则应采用写人的体裁;《我们的校园》则主要应采用写景的体裁,但也离不开人和事。《可爱的金鱼》那就应采用状物的体裁。

日记,读后感等则大多在题目中表明。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审题:首先对提供的半个作文题目加以分析理解,了解题目中有哪些规定,需要补充填写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之后比较,选材;最后要把整个作文题连起来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连贯,不妥当的地方还要加以修改。

我们在填写半个作文题时,要经过一番思考选择,让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在头脑中重现,选择印象最深的作为写作内容。如《我爱XX》,题眼已经有了,是“爱”,至于爱谁,爱什么,需要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人或事物)来确定,可以是“爱爸爸”、“爱老师”,也可以是“爱母校”、“爱读书”、“爱集邮”等等。

(二)定好中。

5. 小学生适合写哪方面的作文

小学不同类型的常见作文目录——

叙事文——《朋友之间》

叙事文——《第一次去海上游泳》

叙事文—《〈小抄写员〉缩写》

状物文—《可爱的波波》—满分作文

《迷人的夏夜》—满分作文

想象作文—《20年后的我》

记事作文——《童年趣事》

写景作文神农架之游

写人作文我的妈妈

书信给爸爸的一封信

状物作文我爱家乡的特产

写人作文——《我的好朋友》

写人作文我最尊敬的人

写人作文我的同桌

写人作文——《这就是我》

写人作文我的同桌

写人作文我的好朋友

写人作文这就是我

写人作文我的妈妈

写人作文这就是我

写人作文我的同桌

状物作文憨憨熊猫乐 深深两岸情

写人作文家有老外婆

写人作文北风女士

叙事作文童年趣事

自我介绍一张“产品”说明书

记叙文我的一家

写景作文春天的色彩

写景——《美丽的校园》

状物作文我爱家乡的特产

状物作文松树的遗书

写人作文我的同桌

状物作文——小乌龟-我们相处已经四年多了

想象作文—《20年后的我》

叙事文—《欢乐的野炊》

叙事文—《堆雪人》

状物——《夜来香》

状物——《我的文具盒》

写人——《我的好妈妈》

写景文——《我爱春天》

状物作文君子兰

希望对你有用!满意敬请采纳,谢谢喽!

6. 小学三年级怎样写温卅雁荡山的作文

在我的印象中,有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有峰峦叠翠的,有四季常春的,还有热闹非凡的,可是,我认为最美丽的还是要属于温州的雁荡山了。

雁荡山上冬暖夏凉,所以也是一个着名的旅游胜地。当春天来临之时,竹子抽出的娇嫩的竹叶,这时,春雨正在“沙沙”的下着,竹叶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青翠欲滴,在那一层薄雾的映衬之下,似乎显得跟仙镜一般。那儿还有一条飞瀑,巨石岌岌可危,令来参观的游客们感到惊心动魄。一湖碧水水平如静,映着蓝天翠竹;湖水的宁静,与瀑布的飞动相互照映着;有时,还会有几只美丽的小鱼在灵巧的游动着,使那平静的湖水更充满生机。

雁荡山的石头更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摸上去冰凉冰凉的,比鹅卵石还要光滑,那儿还有一条真达雁荡山峰顶的电梯,是为那些疲惫的人所准备的。站在电梯上,既能饱览那里的风景,还不用花费很多的力气,可谓是两全齐美啊,所以电梯上挤满了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温州的雁荡山可真美啊!

7. 龙湾永昌一小作文

我的学校

我的学校是福清市宏路中心小学,我非常喜欢我的学校。

学校风景优美,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每天我背着书包上学,闻着那些花草的清香,感觉舒服极了!

我的学校有两座教学楼。一座新的教学楼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还有一座教学楼是三、四、五、六年级的教室,那教学楼相对来说会旧一些。我现在念二年级,这学期有一件新鲜的事情发生,本来我们班有60人,现在升到二年级只有五十二人了,有的调到9班去了,原来我们念一年级时,一年级有8个班,人数每个班都有60人左右,班上的人太多了,现在升二年级,每个班都抽出8个人左右,重新组成一个班,现在二年级变成有9个班,还好我没被抽走,我挺喜欢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我不喜欢老师换来换去的,我也不喜欢调到别的班。

我的教学楼旁就是操场,很漂亮的操场,树胶跑道,我很期待学校运动会的召开,听说我的学校两年举行一次运动会,去年我念一年级,学校没有举行运动会,那今年一般会举行运动会,我好兴奋!我要当啦啦队的队长,为我们班的运动员加油!

我喜欢我的学校,在新的学期里,我希望自己在学习里再接再厉!

《水经注江水》全文翻译是什么?

外喜马拉雅山地区大河,世界最长河流之一,长度为2,900公里(1,800哩)。流域总面积约1,165,500平方公里(450,000平方哩),其中453,250平方公里(175,000平方哩)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山麓,其馀在巴基斯坦半乾旱平原。年流量约2,070亿立方公尺(2,720亿立方码)——尼罗河流量的2倍,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合在一起的流量的3倍。它在古代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记录和颂歌《梨俱吠陀》(Rigveda,1500?BC)中已被提到,亦为印度国名来源。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部中国境内的狮泉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后,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左侧支流的上游部分大部分在印度境内,少部分在中国境内,右侧的一些支流源于阿富汗。印度河总流域面积为103.4万km2,干流长约2900km,平均年径流2070亿m3,年输沙量约为5.4亿~6.3亿t,平均含沙量3kg/m3。

印度河干流源于中国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系凯拉斯峰的东北部,山峰平均海拔约5500m,终年冰雪覆盖。河流在印度境内基本上向西北流。河流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接纳众多冰川,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后,在布恩吉(Bungi)附近与吉尔吉特(Gilgit)河相汇,然后转向西南流。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干流从源头至卡拉巴格(Kalabagh)为上游,长约1368km。河流穿行于峡谷中,河道狭窄,比降大,多急滩,流速大。其中有两个大峡谷段,一个是从斯卡杜(Skardu)至本吉(Bunji),一个是从阿托克(Attock)至卡拉巴格。从卡拉巴格至海得拉巴德(Hy—derabad)为下游段,河床比降小,河道宽阔,河流分支汊,流速缓慢,具有平原河流的特征。但在苏库尔(Sukkur)和罗里山(Rohri)之间,河道狭窄,在塞危(Sehwan)镇附近出现高约182m的拉希山陡壁。从海德拉巴以下为河口段,亦即印度河三角洲。由于上游多为冰川雪山,融雪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于河床,致使三角洲面积逐年扩大,河口每年向外延伸约11.8m。在三角洲上河流分支间有三角洲泻湖和牛轭湖。

[编辑本段]水系组成

印度河有许多支流,左岸共有8条:分布在波特瓦(Potwar)高原上有3条,即索安(Soan)河、哈罗(Haro)河和锡兰(Siran)河,流量都比较小;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上的支流有5条,即杰赫勒姆(Jhelum)河、杰纳布(Chenab)河、拉维(Ravi)河、萨特莱杰(Sutlej)河和比阿斯(Beas)河。其中杰赫勒姆河和拉维河是杰纳布河的支流,比阿斯河是萨特莱杰河上游的支流。

杰赫勒姆河全长692km,流域面积6.35万km2,从木扎法腊巴德(Muazffarabad)至杰赫勒姆镇,基本上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的边境上穿流。杰赫勒姆河在库沙布(Khushab)以上河道较窄,宽约3km,库沙布以下急转向南,河床展宽达19km左右,沙希瓦尔(Sahiwal)以下更宽达24km,两岸之间有很多弯曲的古河道。

杰纳布河全长1030km,流域面积13.61万km2(包括杰赫勒姆河),源于印度喜马偕尔邦北部盖朗以东40km处,河流先向南流,然后转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地区,在阿克努尔(Akhnur)附近进入巴基斯坦。杰纳布河道摆动不定,除奇尼约特(Chiniot)以上一段外,河床一般宽约6.5km。

拉维河全长660km,流域面积1.16万km2,发源于印度喜马偕尔邦中部,从伯索利以南的马多普尔(Madhapur)附近流人巴基斯坦。河床宽度不超过3km,但河道弯曲。

萨特莱杰河全长1448km,流域面积8.6万krn2(不包括比阿斯河),发源于中国西藏朗钦藏布河,流经印度,在费罗兹普尔(Ferozepore)以北进入巴基斯坦。河床宽阔,从鲁帕尔(Rupar)到巴哈瓦尔布尔(Ba—hawalpur)以上32km处,河床宽约6—12km,由此以下至汇流处,河床宽度减为1,5km左右。

印度河右岸有6条支流,它们是喀布尔(Kabul)河(流域面积8.85万km2,长约510km)、科哈特托伊(KohatToi)河、特里托伊(Tritori)河、古勒姆(Gurram)河、古马勒(Gumal)河、伯劳(Barau)河。前5条支流流经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的高山丘陵地区,大致均由西向东流。喀布尔河、古勒姆河、科哈特托伊河及特里托伊河均发源干阿富汗境内,前两条支流水量较大,后两条支流则是小河。巴冷河位于信德地区,是印度河河口接纳的唯一支流,是一条常年有水的河流,对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平原灌溉有着重大意义。

流域内各国所占面积为:中国5.292万km2,阿富汗6.6万km2,印度35.4万km2,巴基斯坦56。1万km2,共计103.4万km2。

[编辑本段]自然特性

1.地貌:印度河流域介于北纬24。~37。,东经约 66。—82。之间。东北情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介印度塔尔沙漠.西北为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西南为俾路支高原,南临阿拉伯湾。干流的上游和左岸支流的上游均处于高山区。干流下游和河口地区处于印度河平原。高山与平原之间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组成的复杂地形。平原区总面积约58万km2。流经高山区的河流,山高谷深,落差人,水力资源丰富。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大冲积平原之一,面积约26.6万km2,约占巴基斯坦国上面积的1/3;由喜马拉雅山麓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东西宽度平均约320km,最大宽度在旁遮昔平原,宽约560km,最狭窄的地方为161km。土地肥沃,是巴基斯坦最富饶的地方。

印度河平原的东部为塔尔沙漠的延伸部分,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沙漠称为乔利斯坦(Choliston)沙漠,南部沙漠仍称塔尔沙漠,面积均约3.4万km2。印度河平原的西北抵俾路支高原的苏来曼(Sulaiman)山脉。印度河平原以北纬29 ‘为界,分为上印度河平原和下印度河平原。上印度河平原为五河(萨特莱杰河、拉维河、杰纳布河、杰赫勒姆河、印度河)汇合之地,有宽阔的河间地,一般高出河床5~20m,河道蜿蜒.河床不断移动,洪水时带来的大量泥沙,经常堆积成新的冲积层和浅滩。下印度河平原为明显的河曲带和泛滥平原。沿印度河两岸筑有河堤,堤距一般为19—24km。下印度河平原的西部和南部是低洼地带,为洪水经常泛滥之处。

印度河发源於海拔约5,500公尺(18,000呎)的西藏西南部。向西北奔流约322公里(200哩),穿越海拔约4,572公尺(15,000呎)的查谟和喀什米尔东南边界。在拉达克山列城下游不远,在左岸接纳其第一条支流札斯卡尔河。沿同一方向继续奔流241公里(150哩)后,在右岸接纳其著名支流什约克(Shyok)河。在与什约克河汇合后,直至科希斯坦地区,得到喀喇昆仑山、南伽山高原和科希斯坦高地山坡巨大冰川的补给。什约克、希格尔(Shigar)、吉尔吉特及其他河流将冰川融水泻入印度河。由於这一地区现在的降水量不足以补给这些大冰河,可以相当肯定,喀喇昆仑山的巨大冰河是喜马拉雅山脉上次冰期的残馀。

希格尔河在伯尔蒂斯坦斯卡都附近从右岸注入印度河。吉尔吉特河为下方另一条右岸支流,在本吉(Bunji)汇入。顺流数哩,左岸支流阿斯特(Astor)河汇入。后向西流,穿越喀什米尔边界,然后折向南面和西南面,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在深达4,572?5,182公尺(15,000?17,000呎)、宽为19?26公里(12?16哩)的峡谷中绕南伽山高原(8,126公尺〔26,660呎〕)边缘奔流。小径盘绕在陡峭的山坡上,从1,219?1,524公尺(4,000?5,000呎)的高处俯视河流,令人望而生畏。

印度河在流出这一高海拔地区后,在巴基斯坦斯瓦特与哈札拉地区之间成为一条湍急的山间河流,直至流到塔贝拉水坝(Tarbela Dam)水库为止。喀布尔河就在阿托克(Attock)上方汇入印度河,此段,印度河在海拔610公尺(2,000呎)的高度流淌,第一座铁路公路桥凌空飞架。最后,在加拉伯克(Kalabagh)切穿盐岭进入旁遮普平原。 斯卡都与吉尔吉特河汇入口之间的印度河上游

来自东旁遮普平原最著名的5条支流——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拉维河、贝阿斯河与苏特莱杰河——给予巴基斯坦和印度共有的那片土地以旁遮普(「五河之邦」)这一名字。

印度河在接纳旁遮普诸河之水后更为宽阔,在汛期(7?9月)可宽达数哩。在海拔约79公尺(260呎)的高度奔流。河流这一段的缓慢速度导致积累起来的泥沙沉积在河床,泥沙从而高出这一沙原的平面;的确,信德的平原多数地区为印度河遗弃的冲积物形成。已经修筑堤坝用於防洪,但偶或崩溃,于是大片地区被洪水摧毁。1947和1958年都发生过洪水。在洪水严重氾滥期间,河流有时改道。

印度河在特达(Thatta)附近开始进入其三角洲,散为若干分流,在喀拉蚩(Karachi)南-东南部的不同地点注入海中。三角洲面积为7,770平方公里(3,000平方哩)或更多,沿海岸延伸约209公里(130哩)。现存的和废弃的水道使三角洲地面坎坷不平。海滨宽约8?32公里(5?20哩)的地带在高潮期为潮水淹没。

2.气候与水文: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十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一年分为四季:12-翌年3月为东北季风季,气温低、降水少、湿度小;7—9月为西南季风季,降水多.雷暴多,湿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节;4—6月是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变的过渡期,又称热季,空气干燥、温度高;10-11月是西南季风后退季,也就是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的过渡季节,降雨少,昼夜温差大,但季节比较凉爽。流域内最高气温在46C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15C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约300mm。

从河源至河口,印度河地区年降雨量在125?500公厘(5?20吋)之间。除了巴基斯坦山区部分外,印度河流域均在次大陆最干燥的地区。西风冬季扫过上印度河流域,带来102?204公厘(4?8吋)的降雨量——这对於小麦和大麦的生长极为重要。流域山区降水形式主要是雪。印度河水的一大部分是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融雪及融化的冰川提供的。季风雨(7?9月)提供其馀水量。印度河流域气候包括信德和下旁遮普的半沙漠气候与科希斯坦、罕萨(Hunza)、吉尔吉特、拉达克及西藏的严酷高山气候。北部1月气温低於冰点,而在信德和旁遮普,7月气温最高约为38℃(100 ℉)。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是地球最热点之一,位於上信德印度河西面,常常记录到夏季最高温度49℃(120 ℉)。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迥然有异∶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现,偶有蹂躏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区获得的。所以,它们在流出山麓时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几乎没有地表水流汇入,倒是由於蒸发和渗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后时期,渗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从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后河水开始上涨,最初缓慢,而在3月底较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后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开始较为平缓地减退。印度河年水量约1,440亿立方码——略多於印度河水系总水量的一半。杰赫勒姆河与杰纳布河合计水量约为1/4; 拉维河、贝阿斯河与苏特莱杰河合计水量构成水系总水量的其馀部分。

大量的地理与历史证据表明,自文明发端以来——至少从4,000年以前的摩亨约-达罗(Mohenjo-daro)时代以来——印度河从南旁遮普至海滨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径流一部分来自高山融雪,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前者变化较少,后者随气候而变化,但年径流量的变化也不大,据1940—1975年的统计,印度河(不包括萨特莱杰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达2297.20亿m3,以1974—1 975年最小,为1184,64亿m3。径流的年内变化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占全年的84%。

据1924—1978年实测资料统计,印度河干支流发生了多次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为:1955年萨特莱杰河洪峰流量16891m3/s,其支流比阿斯河最大洪峰流量14160m3八。1955年拉维河,洪峰流量19244m3/s;1957年杰纳布河玛沙拉站洪峰流量31120m3/s;1929年杰赫勒姆河曼格拉站洪峰流量31120m3/s;1942年印度河上游洪峰流量23122m3/s;1973年杰纳布河洪峰流量28300m3/s,印度河下游洪峰流量30500m3/s,巴基斯坦淹地360万hm2,受灾人口800万。1976年印度河下游,苏库尔站洪峰流量33988m3/s,相当于50年一遇洪水。1976年洪水淹没了809万hm2土地,冲毁房屋1 000万间以上,死亡425人。

3.动植物:印度河流域气候与植被之间存在著密切的关系。在上信德和旁遮普,过牧和伐木作燃料已经导致许多自然植被的毁灭。此外,人类长期干预自然水系和在希瓦里克斯(Shiwaliks)毁林已经导致地下水状况和植被明显恶化。中印度河地区在史前和历史初期似乎比现在树木繁茂∶有关亚历山大大帝(325?BC)在印度征战的记述和16世纪及其后蒙兀儿狩猎队的记录都显示这里曾有相当多的森林生长。即使今天,在离河不远的印度河平原,还有著金合欢热带旱生林、灌木及**、巢菜、蓟和繁缕等林下植物。河附近有一片片蒲苇似的高草,河流和运河两边往往柽柳成行,且有一些茂密的灌丛,但却不再有天然林。印度河流域北部地区针叶树丰富。

印度河鱼类资源适中。信德的特达、戈特里(Kotri)和苏库尔(Sukkur)都是重要渔业中心。养鱼业在堰坝水库已变得重要。在喀拉蚩港附近已经建立一个现代化渔港,提供冷藏和销售服务。

[编辑本段]居民

生活在印度河上游一带的民族(例如西藏人、拉达克人和巴尔特人)显示了与中亚而非南亚的密切关系。他们属亚洲血统,操藏语,信佛教(不过巴尔特人已采纳伊斯兰教)。牧业为地方重要经济活动。

北印度平原居住著一些农业集团,其操旁遮普语及相关方言,成为印度河谷地人数最多的民族。语言、种族和部落组织在区分集团时具次要作用。旁遮普民族明显的主要特征是种姓,不过没有印度教制度的宗教与仪式的涵义。信奉伊斯兰教的贾特人(Jat)与拉杰普特人(Rajput)是旁遮普重要的社会成分。

印度河下游居住著一些操信德语及相关方言的农业民族。这一区域的许多文化特点似乎具有相当的古风,信德人对自己区域的独特性引以自豪。喀拉蚩虽在信德,却主要是一个讲乌尔都(Urdu)语的城市,旁遮普人和1947年次大陆分治后到达巴基斯坦的印度移民。

[编辑本段]经济

(1)灌溉。从远古以来,印度河水灌溉就一直是成功的农业的基础。现代灌溉工程始於1850年左右,庞大的灌渠系统是英国行政机构修筑的。信德和旁遮普的许多旧渠道和泄洪道得到恢复和实现现代化;从而创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灌溉渠网。1947年分治时,印度与西巴基斯坦之间的国际界线将原来设计为一体的巴里河间地区灌溉网和苏特莱杰河谷工程分为两个部分。其源头工程在印度而灌渠流经巴基斯坦。这就导致巴基斯坦某些地区供水中断。由此而引起持续若干年的争端,通过世界银行的斡旋得以解决,巴基斯坦和印度订立《印度河河水条约》(1960)。根据此条约,印度河流域西部3条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与杰纳布河——的水量(除少量用於喀什米尔)供巴基斯坦使用,而东部3条河流——拉维河、贝阿斯河与苏特莱杰河——的全部水量完全供给印度。

印度次大陆及其他地方的经验表明,除非小心控制,水渠灌溉可以导致对耕地的许多损害。未经抹砌的灌渠中的水透过土壤渗出并抬高水位,以至土壤变得水涝,不可耕种。由於水渠灌溉在印度河及其支流所经之地已经扩展,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上升到地表形成浅湖。在其馀地方,水在夏季强热下蒸发,留下一层层的盐,使得作物无法生产。已经采取措施提供足够的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涝和盐的蓄积。

(2)航运。约到1880年为止,印度河及一些旁遮普河流都曾通航,但在铁路兴起及灌溉工程扩展后,只有小船可在信德省内印度河下游往返。印度河下游还有渔船,在第一座铁路闸口以上,河流及水渠上游今被用於从位於喀什米尔的山麓流放木材。

[编辑本段]治理开发

1.灌溉:印度河治理和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灌溉。印度河灌溉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沿印度河两岸狭小的地带就已发展引洪灌溉。到公元五、六世纪发展到修建引水灌溉渠道。1605年建成了第一条永久性灌溉渠,渠长80km.将拉维河水送到拉合尔以西约40km的谢胡布尔(Sheikhupura)。1850年修建了引拉维河水的上巴累一多阿布渠。1870年又修建了从萨特莱杰河引水的色尔汉德渠。1887年在拉维河上修建了马拉拉闸,进入丁有坝引水阶段。1905—1915年修建厂第一项跨流域引水工程,开挖了上杰赫勒姆河引水渠(运河)和上杰纳布河引水渠(运河),将杰赫勒姆河的水调入杰纳布河,又将杰纳布河的水调入拉维河。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印度河流域的灌溉的规模已经很宏大,在干支流上修建了近40座拦河闸,每个闸上游有若干条引水渠或相邻河道之间的联接渠(运河),在河间地内发展大片的灌溉区。如1932年建成的印度河干流上的苏库尔拦河闸,闸长1440m,过闸流量42450m3/s(原设计31130m3/s),两侧共引出7条干渠,最大引水流量1866m3/s,灌溉面积300多万hm2。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独立分治后,所定国界将印度河及五大支流的上游部分划归在印度境内,下游部分划归在巴基斯坦境内,从而引起两国上卜游用水纠纷,且矛盾日趋激化。印巴两国经过长达13年的协商和谈判,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两国政府于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水条约》.并同时成立了印度河常设委员会。根据条约,巴基斯坦可从西三河(即印度问干流、杰赫勒姆河和杰纳布河)引水,每年町得地表径流量1665亿m3,约占印度河径流量的80%;印度可从东三河(即拉维河、萨特莱杰河和比阿斯河)分水,每年可得地表径流407亿m3,约占印度河径流的19.7%。

自1960年《印度河水条约》答署以后,印、巴两国按照条约开展了对印度河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此,印度河的治理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在干支漉修建包括有高坝、大水库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这些水利枢纽,除灌溉外,兼有防洪、发电等方面的效益。巴基斯坦完成了规模巨大的西水东调工程,使原由东三河供水灌溉的150多万hm2耕地,改由西二河调水灌溉。该工程包括3个部分:①在印度河干流上修建塔贝拉(Tarbela)水库,土行坝最大坝高143m,总库容137亿m3,有效库容115亿m3;在杰赫勒姆河上修建曼格拉水库,十石坝最大坝高138m,水库总库容118亿m3,有效库容66亿m3;②在西二河各引水口、引水渠线与河流平交处修建了6座拦河闸,6座闸总长5km,总泄洪流量约12.4万m3/s.取水量3000m3/s;⑧开挖了8条相互沟通的联接引水渠(运河),扑对原有一些闸、联接运河和灌溉渠进行了改建。西水东调的平均年调水量约217.7亿m3:印度在东三河上修建了一些高坝大水库和两河之间的调水渠道,也是西水东调,引水灌溉印度境内的耕地。工程包括:①高坝和水电站9座:萨特莱杰河上 的巴克拉(Bhakla)坝和纳恩帕贾克里水电站;比阿斯河上的庞格(Pong)坝和潘多(Pandoh)坝;在拉维河上的泰恩(Thein)坝和查默拉±级和1级水电站;在奇纳布河上的萨拉尔(Salal)坝和杜尔哈斯蒂水电站。②2条调水线:拉维河至比阿斯河的调水工程,比阿斯河至萨特莱杰河调水工程。后者包括潘多比吉(Pam—doh Baggi)隧洞,洞径7.62m,长13.11km;桑达南加(Sundarnagar)渠道,渠长11.8km;桑达南加一萨特莱杰(Sundarnagar—Sutlej)隧洞,洞径8.53m,长1 2.35km,输水能力255m3/s。

印度河现有大型灌溉工程(灌溉面积15万hm2以上或灌溉干渠流量在lOOm3/s以上)和印度河十支流上已建、在建大型多目标工程(水库)见印度河流域人型灌溉工程表和印度河流域大型多目标工程表。

印度河流域的灌溉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采用漫灌方式和一般是常年灌溉,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使土地严重盐渍化.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巴基斯坦政府从1959年开始大力实施“斯卡普”(SCARP),即“防止盐渍化和土壤改良计划”(Salinety Controland Re—[ormationProject)。该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修建以抽水管井为主,结合明沟、暗管的排水系统。经过l0多年的普遍推广,已取得显著成效。它既可降低地卜水位,减轻内涝,控制盐渍化,又町增加灌溉用水量。印度河干支流的平均含沙量2.38~3.30kg/m3,仪喀布尔河为1.03kg/m3。

2.防洪:印度河流域防洪主要依靠堤防,仅巴基斯坦境内就有各类堤防长约5400km.其中印度河干流为3000多km。主要支流的堤防长度为:杰赫勒姆河95km,杰纳布河1052km,拉维河398km,萨特莱杰河356km,堤防经过加固后,一般以防御历史最大洪水位为目标,重现期约为50年。该设计水位比历史洪水位高0,61m,堤防超高1.22m。

对印度河干流上的一些灌溉用的拦河闸,原防洪标准只有20一40年一遇洪水,将改建、提高泄洪能力,使标准达到200~300年一遇洪水。如古杜闸,由31130m3/s提高到42450m3/s;苏库尔闸由25470m3/s提高到42450m3/s;科特里闸由24762m3/s提高到35575m3/s。

干支流上已建的大型水库,虽然主要任务是灌溉,没有留山专门的防洪库容,但汛期结合蓄水,可起到一定防洪作用。例如曼格拉水库,1973年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4546m3/s,削峰5179m3/s,占35.6%;1976年最大洪峰入库流量27791m3/s,削峰11122m3/s,占40%。因此,这些大型多目标水库的建成,使印度河流域防洪局面得到很大改善。此外,巴基斯坦也很重视非工程防洪措施。

3.发电:除一些大型水电站外,计划在塔贝拉坝卜游的印度河干流上修建卡拉巴格水电站(装机容量240—300万kW),在上游建巴萨坝(坝高200m,装机容量366万kW);在杰纳布河上拟建基希特尔I级(30万kW)和II级水电站(39万kW);在拉维河上拟建希布腊水电站(30万kw);在巴克拉坝上游萨特莱杰河上拟建科尔多尔水电站(60万kW)、卡交姆王托水电站(60万kW),流域内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kW,拟建或研究中的装机1500多万kW,共计3000多万kW。中国西藏境内的支流落差大,尚待研究开发。

水经注·卷三十三

作者:郦道元

水经注 卷三十三 江水

岷山就是渎山,水叫渎水;又叫汶阜山,远在塞外,江水就发源在那里。《益州记》说:大江的源泉,按现今所知,开头是从羊膊岭下流出,水沿山崖散开,涓涓细流多以百计,浅得几乎连酒杯也浮不起来。水向东南流泻一百多里,到达白马岭,经过天彭阙,又叫天彭谷。秦昭王派李冰当蜀郡太守,李冰见氐道县有天彭山,两山相对,形状如门,称为天彭门,又叫天彭阙。江水从这里起,上流十分细弱,所谓发源时只能浮起酒杯,就是指此。汉元延年间(前12—9),岷山崩塌,堵塞了江水,以致三日不流。扬雄作赋,在《反离骚》中说:从岷山投入江流之中,以吊屈原,名为《反骚》。江水从天彭阙东经汶关,又流过氐道县北。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划蜀郡北部设置汶山郡,以管辖该县。氐道县原是秦始皇所置,后来改为升迁县。《益州记》说:江水从白马岭萦纡流奔二十多里,到龙涸;又八十里,到蚕陵县;又南下六十里,到石镜;又六十多里到北部,江宽才有一百多步。江水又西流一百二十多里,到达旧汶山郡时,宽度才有两百多步;又向西南奔流了一百八十里,到湿坂,江才稍大了一点。

李冰在这里造了一条大堰,截住汇流,堰坝左右两边都有出水口,称为湔堋。大江流入郫江、捡江以便通航。《益州记》说:大江流到都安,在右边筑堰堵水,在左边造堤控流,江的干流于是就移到东边,位置在郫江右面了。利用山势滑放竹木入江,不费力气就可运到,水还可以灌溉诸郡。李冰又凿穿羊摩江,灌溉江西的田地。在玉女房下的白沙邮,造了三个石人,立在水中,并在石人身上刻记着与水神的约定:枯水时不露脚,涨水时不没肩。因而蜀人天旱时可用来灌溉,多雨时不堵塞水流。所以《益州记》说:水旱都任人安排,饥荒绝迹,沃野千里,因此世人号称陆海,又叫天府。邮亭就在堰上,民间称此堰为都安大堰,也叫湔堰,又称金堤。左思《蜀都赋》说:向西越过金堤,即指此堤。诸葛亮北征时,将此堰视为农业的命脉,国家赖以给养。他征召了一千二百名兵丁负责护堰,并设堰官。

江水又东流,经瞿巫滩,就是下瞿滩,又叫博望滩;左岸有汤溪水注入。汤溪水源出县北六百多里的上庸边界,南流经历县境,两岸有盐井一百多处,巴、川就靠这些盐井来自给。盐粒大的一寸见方,中央隆起,形状就像一把张开的伞,所以叫伞子盐。有的虽然不呈伞状,但也一定是方形的,和普通的盐不同。王隐《晋书·地道记》说:从汤口进去四十三里,有石头可以煮出盐来,石头大的像升,小的像拳头,煮到水都干尽,盐也就结成了。这大概也是蜀地的天然气井一类,水火互相配合,才能煮出好盐来。

江水继续东流,经广溪峡,这是三峡的上端。峡长三十里,其间惊险的危岩,斜出的树木,看来几乎两边要互相交接似的。北岸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盐崖,高达一千多丈,俯临神渊。当地人看到它又高又白,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天旱时在岸上焚烧树木,把灰烬推到深潭中,弄脏潭水,立刻就会下雨。常璩说:县里山泽水神,天旱时击鼓求雨,就一定应验,会有甘霖喜降。这就是《蜀都赋》所说的:一敲鼓就会下雨。峡中有瞿塘、黄龛两处险滩,夏天洪水激起旋涡,上滩下滩都要提心吊胆。瞿塘滩上有座神庙,尤其灵验,刺史二千石一级官员经过这里,都不可吹号打鼓。商旅上水时,怕碰到石头发出声响,就用布包起撑竿的下端。现在虽不必这样做了,但祭祀进献水神还是没有中断过。峡中猿猴很多,但北岸却没有猿猴——这里不是仅指某一处,有人捕捉了猿猴放到北山去,却一点也听不到它的叫声了,也许就像貉那样,过了汶水就不能生存了。

卷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这三卷是《江水》,因为长江是全国著名大河,在前面《河水》篇中已经说明,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名,“江”是长江的专名。江水是古代对长江的正规名称,简称就作“江”。《水经注》全书中有近二十篇提及“江”,指的就是长江。另外,如同黄河被称为“大河”一样,长江也常被称为“大江”。《水经注》中也有十多个卷篇提到“大江”这个名称。但包括《经》文和《注》文,《水经注》全书中没有出现“长江”这个名称。不过从现存的古籍查索,“长江”一名在三国时代已经出现。《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又《鲁肃传》:“竟长江所及,据而有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