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异常心理的标准及分类?
5种区分和鉴别的方法。
1,自我评估指标方法
如果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自己认为有心理异常问题,在这个时候你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会有很多不正常的感觉,既然自己能够感觉到,一般情况下就不可能存在大的心理问题。
因为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特别是能感觉到现在的心理反应和以前心理反应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察觉到自己的心里变化和别人也有一定的差别,不过,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也未必能证明你的心理就是正常的健康的,这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指标。
2,心理测验指标方法
心理测验,是我们在心理咨询,治疗,诊断中,作为心理评估常用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量量表,通过量表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生在诊断时所做出的主观定论。
但是心理测量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差,量表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是心理测验方面的最大瑕疵,有偏向化的心理测量也存在的信效度方面的不足,所以,在心理测量量表上的使用和参考的数据,特别是在医生诊断时,需要合理的分析和鉴别其数据的准确性,从目前的心理测验使用上的效果来看,只能作为参考,绝对不能代替医生的临床诊断。
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方法
实际上这种标准,是最客观的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医学上的标准,在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通过这些现象和行为的体现,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方面的依据,也可以认为此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其心理的表现和行为可以被视为疾病的症状,所产生可以导致疾病的原因,则归结为人的大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医生在临床上的诊断广泛采用,但它的缺点是诊断范围很窄,对于像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之类的病症则无能为力。
4,他人评价标准方法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总能表现出来各种心理的活动,如果在别人看来某个人心理有异常问题,特别是当众多的人都有一致性的看法时,对这个人心理所产生的异常现象的判断,是基本上正确的。
如果普通大众没有看出他的心理异常现象,那么专业的医生,也可以通过这个人的各种表现,判断出这个人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当然,这种判断的方法是对病症分析所形成的症状学分类标准而做出的。
5,在社会适应标准方法
我们每一个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平衡状态,每个人都能够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所以正常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标准和准则,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并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而行事。
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化的常模,其行为符合社会,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方面的缺陷,致使个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受损,并且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和规则来体现自身的行为,导致其行为后果对其本人或社会都出现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的问题。
如何简单直接判断心理是否健康
你知道吗?中国有十多亿人,心理有问题的人其实很多,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个话题太敏感而不去碰触。
的确也是这样的,如果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假设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了,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就是正确方法。
那怎么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呢?对照症状学的标准,我整理了几条,更便于大家理解
持续时间方面一般心理问题持续时间短,通常经过几天,通过自身的调节就可以缓解过来;严重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可以达到数周、数月、数年,自己也没有办法缓解。
影响程度方面一般的心理问题出现情绪反应时,能控制住,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严重的心理问题会造成严重的情绪反应,影响到其他人,甚至造成威胁。
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一般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倾诉等释放方法,慢慢的缓解;而严重心理疾病产生的情绪症状严重,大多数会出现头晕、失眠等情况出现。
举两个小例子:
一个人失恋了,两个星期以来失眠、食欲不好,不能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也比原来低,本来很容易做的事,经常出错,要经过领导批评后才能发现问题,聚会时也会闷闷不乐,魂不守舍。
像上面的这种情况就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问题的性质很简单,就是因为失恋,没有泛化到其他方面,并且时间短,就是觉得闷闷不乐,受到了轻微影响。
还比如,我一同事,他平时工作很优秀,经常受到同事表扬。但是,近期领导安排任务给他后,很久过去了任务也没有完成,还影响了工作进度。因为这事儿,他就觉得很难受,甚至胸闷、吃不下饭,天天失眠,看啥都来气,控制不住情绪。
我们叫他出来玩,像看**、K歌之类的都不愿意去,整天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发呆,要么喝闷酒,要么自言自语,持续了三个多月,而且症状没有办法缓解,那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严重心理问题了。
其实吧,很多时候不管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还是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异常的人常常会有思维方面的问题。明明是不真实的,不符合现实情况,主观会认为这个事情的存在还会坚信不疑。工作中你都会发现,通过交流就可以判断得出来。
在注意力还记忆方面,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方面的情况。你比如,你问他近期情况怎么样,有可能会出现记忆紊乱情况,无法记住或者是保持,可能就存在着心理障碍了。
所以判断心理问题的程度,大家主要把握这三个原则:
1、持续时间。
2、性质单一或者多发。
3、社会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转。
而这几个原则在分析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时缺一不可。
话说回来,有时候由于工作压力太大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贴心理标签,认为自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就可能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轻化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在心理问题没有上升到真正的心理疾病之前,学会自己开解自己,通过良好的释放方式,比如倾诉、唱歌、旅游等,都可以轻松化解。
总之,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没有严格的界限,但也有一些区别的标准。如果自己能够判断是最好的,也能预防一般心理问题转化为严重心理问题,但是也要注意别把轻度的问题严重化了~
如何简单直接判断心理是否健康
1.两位维度看心理健康。
(1)病理心理学维度:是否有心理障碍。
(2)积极心理学角度:是否生活的幸福。
2.从心理活动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从意识层面体现在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方面。
01.认知方面如:注意力不集中、幻觉、自知力等。
02.行为方面如:攻击性行为、多动症、酗酒等。
03.情感方面如:抑郁、焦虑、情绪管理等。
3.心理咨询VS心理治疗。
01.心理咨询处理的是一般性心理问题:
(1)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出现,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升学、恋爱、婆媳矛盾···
(2) 同一年龄阶段,每个人可能会遇到的不同问题:压力、交友、情绪管理。
02.心理治疗处理的是障碍性心理问题:(1)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