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的意思 敕的意思是什么
1、敕,在古代,就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等。
2、汉字释义
基本解释
(1)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2)告诫:申敕。戒敕。
(3)古同“饬”,整顿。
3、详细解释
(1)动
形声。字从攴(pū),从束,束亦声。“束”指捆绑,约束。“攴”意为“操作”。“束”与“攴”联合起来表示“实施捆绑”、“采取约束措施”。本义:捆绑操作(如对倒伏的小树扶正,把木杆插入土里,然后把小树与木杆捆绑在一起)。引申义:有法定约束力的政府措施或皇帝命令。
同本义。
敕,诫也。臿地曰敕。从攴,束声。——《说文》
敕天之命。——《虞书》
其应陛应赏应恤之官兵相应敕部。——明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袁可立题叙毛文龙奇捷疏》
又如:敕晓(告戒晓谕);敕谕天下(朝廷告谕全国);敕戒(警戒,教诫)。
通“饬”。整治;整饬。
既匡既敕。——《诗·小雅·楚茨》
君子以明罚勅法。——《易·噬嗑》
敕身齐戒。——《汉书·礼乐志》
惧余身之未敕。——《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敕法(整饬法令);敕设(整饬周备)。
委任,任命。如:敕目(任命官员的名单)。
皇帝下命令。如:敕赐(皇帝命令赐与);敕许(敕命准许)。
(2)名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敕书(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命(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敕符(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敕,在古代,就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等。清代付给地方官员依以行使职权的凭证称之为敕书,也称敕谕,分坐名敕和传敕两种。
读音:chì
词性:通常用作动词和名词。
例句:他精通佛法,以高深的佛法挣得吐蕃国的护国法师之位,敕封大轮明王。
“敕”组词:
1、申敕:汉语词语,拼音shēn chì,意思为告诫;敕命,宣示诏令;整饬,整顿。
2、敕书:即敕命、敕谕。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敕最早是由西汉的戒书发展而来的。后经魏晋南北朝继承沿用,至唐宋元代敕书的种类有所增加。明清时期,敕的用途更为广泛,规格形式也更为完备。
3、敕封: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官位,财物,奴婢,妃妾,其它头衔,是帝王制度的专属词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