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的笔记或材料啊?
来源
乐黛云著:《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有按自己需要的整理和文句改动,不多。
快速浏览啊,就做得这个样啦~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
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另一种途径:比较文学
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以文学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歌德1872年提出,可解释为世界各民族最优秀的,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水平的文学宝藏的总和。
第三节 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美)孟而康(Earl Miner):“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
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识”。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第四节 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
比较文学的另一个功能:“互证”。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第五节 比较文学在与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的关系中寻求文学的生长点
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首先是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心的诠释和理解(“双向阐释”);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略)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
(略)
第四章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
(略)
第五章 差别·类同·流变
第一节 “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第二节 素材—题材—题旨—主题
素材(Raw Material):触发作者思考的原始材料。
题材(Subject Material):素材经剪裁写入作品。题材往往包含一个信号,一个想法。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
题旨(Motif,亦称母题):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
主题(Theme):类似的题材可以抽取共同的题旨,这些题旨多次出现在不同做品的不同主题中。题旨更依赖客观素材,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作家对主题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决定。不同的主题往往反映着许多无法解决的人生的共同难题。(“和而不同”的视野和基础)
(法)圣伯甫(Saint Beuve):主题和她所借以表现的形式宾白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歌德:一方面“世界毫无保留地提供题材”,另一方面“意义(即作家对整个时间的看法)从他(作者)逢迎的灵魂中升起”,“这两者不自觉地遇合在一起,以至最终不可能分清哪一部分产生了后来的结果。”
柯尔提斯(Ernest Robert Gurtius):“主题是关系到人对世界独特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是诗人固有的。”
第三节 题材、题旨和主题的比较研究
实例分析
第四节 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传统继承,引进,独创。
第五节 意象、象征、原型的比较研究
意象: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中特殊含义和文学以为的具体形象。
同一客观事物构成的意象在不同文学体系中有很大差异。
象征:象征和比喻不同之处是它的喻体缺席。象征所强调的不是直接的象征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
意象、象征与“套语”或译“惯用语”(topos)并无绝对界限。惯用语与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典故”有很多共同处。
原型: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做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布莱克(Willian Blake):《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任务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形象。
尼采:希腊悲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只是酒神这为最早主角的面具”。
维柯:深化是一种隐喻,是一种想象的“类概念”,以及和这些想象的类概念相应的一些寓言故事。
荣格(Gral.G..Jung):远古心理经验“沉淀”在下意识深处,不知不觉凝聚为深化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并引起人类强烈共鸣。
(比)莱维·施特劳斯(Levi Stranss)《神话集》:神话是接近最深层的心灵结构的原始表现,是人类“心灵结构”外化的最初形态。神话是人类集体创造的梦,价值在于它的无意识的,绝对自由的想象成分。
弗莱(Northrop Frye):把莱维·施特劳斯的深化理论推广到一般的文学分析。“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神话中有的原型模式在一般文学中都能找到,并构成文学的基本模式。
第六章 接受·影响·交流
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
姚斯(Hans Robert Jauss)、依萨(Wolfgang Iser)提出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审美对象”。
(对比绘画、雕塑)文学欣赏是一个“历时”的过程;依赖于对象的不实际存在,不是功过“感知”,而是功过“呈象”,即赋予不存在以存在;阅读时“我”居于篇章之内:文学欣赏过程的主观性、创造性和广阔的想象余地,对一部伟大作品的接受和诠释往往很不相同。
接受的实现和特点:接受屏幕,期待视野。
文学就是一种框架,能最大限度激发读者想象,使他们体认到对象之直接感知所无法呈现的那些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者并未写在纸上但却可以提供读者再创造的潜在可能性。
创作过程本身包含着接受过程;文学史不再是单纯的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垂直接受(历史发展的)和水平接受(同时并存的)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不断变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
第二节 传统的影响研究
模仿、同源、借用、流行都和影响有关却不完全等同。
影响需要一定条件,影响的种子只有落在那片准备好的土地上才会萌芽生根,同时又会被它所成长的土壤和气候所局限和改造。
影响的全过程:“启发(一种心理的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了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促进—认同—消化变形(appropriation)—艺术表现”,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表现为某些环节。
第三节 接受理论与影响研究
接受和影响是同一过程的两面。
接受的“反射”现象。
负影响:(法)梵乐希(Paul Valery):“影响是两个精神神秘的接触”,这种接触会使作家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拒绝接受影响。“因此受影响最深的作家可能边成最伟大的。”布鲁姆(Harold Bloom)《影响的焦虑》:作者企图从前人影响的阴影下摆脱,有多种抗拒方式。
由于接受屏幕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国和外国被接受的状况也肯定不同;对外国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个性;通过关于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时代的变化;接受理论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编写完全不同于过去体制的新型文学史的可能。
第四节 接受与影响的多种模式
第七章 诠释·理解·翻译
第一节 诠释的多样性
作品意义的构成:传统的方式;新批评派的方式,“作者已死”;结构主义分析;叙述学方式;心理学分析,艺术是“拒绝欲望的现实与满足欲望的幻想之间的缓冲地带”(弗洛伊德)。
第二节 诠释循环与过度诠释
第三节 互动认知与双向诠释
能指漂浮
强调差别。“他者原则”,“互动原则”,“远景思维空间”,“双向阐释”。
第四节 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英)罗纳德·诺克斯(Ronald Knox)文学翻译归结为:以何为主?译者是否有权选择任何文体与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英)德莱顿:“在我掌握了这位虔诚的作者(指他译的维吉尔)的全部材料之后,我是使他说这样一种英语,倘若他生在英国,而且生在当代,他自己说话就会使用这种英语。”
在一连续的光谱中,无论从哪一点出发,都可产生精彩的译文。
(德)鲁道夫·潘维治(Rudolf Pannwitz):“必须通过外国语言来扩展和深化本国语言”,而“翻译家的基本错误是试图保存本国语言的偶在状态,而不是让自己的语言受到外来语言的有力影响。”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一切语言的创造性作品中都有一种无法交流的东西,它与可以言传的东西并存”。译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这种“无法交流的东西”从原著的魔咒中解放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同时突破自己语言的种种障碍,促进其发展。把原著比做一个圆,而译作则好比这个圆的切线,仅仅在一点上与圆相切,随即在语之流的王国中,开始自己的行程。经过一段时间,有生命力的原著又需要有新的译作出现。
第八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
第一节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关于诗的比较研究,要求具体、细致、逐字逐词地精雕细琢,同时又要顾及与之有关的广阔文化领域。
文学性这一美学中心问题,必须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焦点。
首先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叙事诗,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抒情为主。
其次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学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希腊神化、基督教教义和近代科学,尤其是神化和宗教,无论是希腊的多神教或是基督教的一神教,都使西方诗歌的题材及主题中有一个高踞其上或蕴涵其内的,或明或暗的住宅宇宙的神。中国文化建立在儒道两教的基础上,或重人事或崇虚无,同西方相比都不是真正超世的,没有西方诗歌中的对立观念,多写人与自然的摸切和现实人生情怀等,并呈现为物我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主要形式。
朱光潜:“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语言上,汉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形统一为汉诗的基本单位;西方诗歌如英诗,音、形统一只能靠音节,音节成为英诗基本单位。
汉字声调形成中国格律诗特有的平仄互协、句法相对的自合节拍特点。英诗以音节的轻重来决定节拍。
汉诗押尾韵,英诗压头韵和中间韵。
英文中,声音刚强、含义朴拙的单音词往往源自古英文,发音柔和含义文雅的复音词往往来自拉丁文,这种对比产生了诗作中运用选择这两类词汇来形成戏剧性对比的修辞技巧。汉字的单音节特点,使“双声”“叠韵”成为中国诗律上重要技巧。
汉语没有时态、语态和性数的字形变化,也不必在誓词中如英诗那样非要有主语、谓词和冠词、连接词等,而且诗中的词可以倒置和改换词性,是文字简洁蕴涵丰富,增添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有更强的无时间性与广垠性的境界。
第二节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从发展渊源看,小说是吸收之前叙事文体特征的最后出现的叙事文体。
小说结构的形成几乎包含了小说的全部。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复杂错综地发生着的事件整理为头绪分明的线索,以期明确而饱满地表现主题。西方小说结构布局偏重于将生活中普通的事加以组合,突出清洁的吸引里,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对主题的思考与想象,作者喜将种种线索交错在一起,忽隐忽现。结构的手段不是使矛盾显明,而是使之隐蔽,读者必须各个发觉,才能明白主题的全部内涵。
叙事角度是谈结构时不可避免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受史传影响,大部分用全知观点。西方小说大多随着人物目光行进,作者、人物、读者处于同一地平线,成一种立体走向的趋势。有的小说不一定用第一人称,而往往采用人物的特定角度来叙述。
场景方面,西方小说多以人物对话、氛围、细节描写等构成不同的场景,在其中完成任务性格、心理与行动的塑造。精彩的断片小说几乎就是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以致“截取人生片段”成为短篇小说的定义。中国古典小说写场景主要为突出行动,而行动的流动并不必界定空间,只是按时间叙述即可。
人物塑造上,中国重秩序、以规范界定个人,中国小说家较少直接去写内心,更大成就是通过外表,通过动作去写隐藏其下的内心。西方小说重视对内心的探索与发掘,常常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展示人物气质、才能、心智、感情多方面的复杂混合及其过程。俄国是最善于沉思的民族,俄国小说一出现,西方文学就越过了天真认识世界表现自我的阶段,而进入深邃的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就展现得更为深广。
第三节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戏剧是虚实文学与抒情文学的结合,它以一种摒除作者插入、由人物自己表演的方式出现。
1.文体渊源看,史诗和抒情诗。
“事件中心”原则和接近抒情文体(人物特定际遇中的心情),祭典和娱众。
动作作为重心。亚里士多德:对于行动的模仿。莎士比亚:性格与动作不可分割。斯坦尼斯拉夫基:潜台词。
2.矛盾,冲突,高潮。
西:“意志的冲突”(劳逊),冲突相互关联,冲突解决是集中的。
中:抒情偏于独白。
3.高潮的起落
欧洲传统戏剧的观众由于不知而期待,中国观众由于已知而期待。不知而期待要求戏剧出人意料,已知的期待要求戏剧入情入理。
西:阶梯式上升,最后回落解决冲突。中:高潮迭起。
4.戏剧结构
中国吸取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
西方戏曲由于时间制约,多半在冲突已经形成时开始戏剧行动,而过去的事件——冲突的成因则通过多种手段来表达,各种矛盾似众渠汇河,形成高潮。
莱辛:“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转换,互相转变的。但是,这种无限纷纭复杂的情况,只是无限精神的表现。有限精神为了享受这种无限精神的表现,就必须取得一种能够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的本领;必须取得一种能够选择一种可以随意转移自己注意里的本领。”
中:线状结构,时空自由,折子戏。西:完整。
5.虚拟与写实
西:真实显现生活的法则,有技巧地回避无法展现的事件或动作。中:涵虚无性是中国美学的特征,真实感淡薄。时空随台词叙述而变化,人物独白时其他人物虚化。
第四节 中西文类比较研究
第五节 文类的划分
胡亚敏,著名文学教育家,本刊顾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具体领域为叙事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中外文学批评研究。出版专著《叙事学》等多部。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叙事学》、“詹姆逊研究系列论文”等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左右,但它已在世界文坛站稳了脚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认识文学。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了解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学教育。
我先说说什么是比较文学。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些比较文学家认为比较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当初未起好的名称,容易造成误解。韦勒克认为,“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同时,由于各国对“比较文学”一词在表达和翻译上的差异,使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如“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在法语中是过去分词(compare),它暗指的是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国文学关系;在英国,comparative是作为literature的修饰语,是形容词;而在中国,“汉语中的‘比较’二字更容易让人想到比较的动作,同时,汉语中比较文学一词字面上也没有文学研究的含义”。尽管各国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由于语言本身的契约性,“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国约定俗成,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简略说法。在本书中,“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文学”在这里也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指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即具有文学的综合性研究之意。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困难还不仅仅在于它的名称,更主要的在于它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由于比较文学对象和方法的开放性,使任何对它的概括都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勃洛爽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指出:“我认为任何给比较文学下精确细致的定义,把它上升为一种准科学体系或者把比较文学家同其他学者分开的企图都是不妥当的。”但是要从事理论研究,概念的界定又是不可缺少的,每一研究都需要构造自己的基点,需要人为的划界,这就构成了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悖论。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比较文学”词条中界定: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是一种描述性的且兼收并蓄的定义,主要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研究范围。这一定义虽在中国被普遍接受,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必须承认,任何定义都是一种片面,确定事物的某种性质必然以忽略该事物其他方面的性质为代价。随着人们对比较文学认识的深化,更多的比较文学定义将会继续出现。
接下来,我谈一下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文学是一门最具国际性的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的国际标准分类”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学历层次、研究内容作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在我国,比较文学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成为文学系学生的必修课。比较文学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谈学习比较文学的必要性。
1.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一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杜甫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犹如为我们提供了一副望远镜,它使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思考得更多。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文学提倡多元思维,或曰立体思维,即从线性转向发散,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从来就不只有一个原因,而是有众多原因,要全面描述某一历史时期,就必须看到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综观各国文学史,其发展就不仅仅是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以及文学与社会其他各层面的百动。
这种整体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将对象限定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有助于对对象的深入开掘,但由于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贯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王元化打破了传统的以古证古、单纯作背景、源流、注释的研究方法,有意识地把中国古代文论同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对照着研究,由此使他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钱钟书的《管锥编》也是采用这种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以期说明那“无心契合”而“会心不远”的共同文心。
2.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的立场和眼光,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都是很有用的。比较文学将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他种文学为参照,重新认识和评价本国文学。
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坛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了解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地方,都需要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同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有一个参照性的判断,从而有效地避免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的倾向。例如,只有把《离骚》、《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等作品与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加以比较,才能向世界显示出它们的美学价值。同样,在将中国文学与相似的外国作品作比较之时,也可以看出外国作品的价值和特性,如《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的比较研究,使得我们对《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把握。而在中西叙事作品的映照中,人们对中西的叙事艺术特征及得失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勃兰兑斯曾对这种比较研究作了形象的描述:“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一是把外国文学摆在我们跟前,便于我们吸收,一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使我们对它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和贡献,还可以考察一下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如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就是一个范例。通过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价值,多方面地观照自身的文学和文化,同时对作家作品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文学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学产生影响。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吸收和改造的历史。比较文学介入文学史,研究的重点是文学史上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首先需要考察外来文化、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就中国文学史而言,我们可以研究魏晋时期印度的佛教、音韵学、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唐以来西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以丰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郑振铎曾说:“因为受了印度文学的影响,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出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诸宫调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受到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一种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若放眼中国文学对外国的影响,也会看到中国文学的辉煌。这种新的文学史将既包含本文化系统的纵向发展,也包含对他种文化系统横向吸取和改造而形成的新质。
就理论建构而言,文学的共同规律也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内完成,必须在各种文化体系的对话中寻求。只有将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加以综合考虑,才能面对和解决文学上的一些共同问题。正是在这些意义上,杨周翰先生认为:
我想比较文学能起到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史起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学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往往要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因此,要说清楚本国文学的发展,不可能不涉及外国文学。同时,为了说明本国文学的特点,也需要同外国文学对比,这种对比不一定是明比,而是意识到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不同之处。第二,比较文学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一些普通的文学理论问题。这两个目的都是一国文学的内部比较所无法达到的。
4.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
比较文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历程诞生的,是在文学和文化交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文学科中,比较文学处于文化沟通的前列,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在世界各国文学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当今是一个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与批评,都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往往一旦问世,就借助各种媒介广泛传播。就我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和文学的问题。毋庸讳言,我国20世纪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深受西方文学和理论的影响。如何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人们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而要有效地研究和建设20世纪中国的文学与理论,就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厘清我国当代理论的构成。可以说,在今天,试图封闭地“自足”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已经不可能了。
而我国的文学研究在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同时,也有责任把中国的文学与理论推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坛的对话,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应该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享;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也应成为世界正在寻求的文学理论综合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话语。而在这方面,我国做得远远不够。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这有限的了解中又有大部分是虚假的或扭曲的“幻景”。有些作品在西方获得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仿佛在证明西方人对东方人想象的合理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既防止或避免文化帝国主义(或日一体化)之单极文化的发生,又遏止文化观念上盲目自守、拒绝对话、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自我更新等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是摆在比较文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比较文学并不追求某种终极意义,而是通过联系与比较,寻求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和谐共处。一方面,使各国人民了解和熟悉他国文学与文化,分享他国文学与文化的成果,消除陌生感,减少敌意;另一方面,借助“他者”的眼光,重新认识和评价自身文学与文化的特色,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就是比较文学的目的。比较文学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说,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我们也可以说,穿越西方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
最后,我还想讲一讲比较学者的素养问题。
比较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难度较大的学科。从事比较文学需要广阔、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缜密的思辨力、敏锐的感受力,尤其是对文学美的领悟力。法国比较文学家艾金伯勒在《比较文学的目的、方法、规划》一文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比较学者”的殷切希望:“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除了受到一个历史学学者应受的训练外,我也希望他受到一个社会学学者应受的训练,我甚至不去阻止他接触总体文化。此外,他应该具备他所选择的那个时期有关造型艺术和音乐的较完备的知识,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以便能在这方面产生他自己的见解!”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处于最理想状态的比较学者会是这种人:具有极为广泛的爱好,通晓几种将在2000年前后用来写作的最重要的语言,并且具有对文学的美的深切体会”。总之,“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尽可能博学多闻;我甚至希望他具有百科全书编纂者那样的雄心,狄德罗那样的雄心”。比较学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其中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比较学者应该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文学并不是将两部作品随意拿来比较一通就大功告成的,它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地学习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建立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才能从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二,比较学者应尽可能地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是文学关系,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特殊性还在于比较学者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学,还要了解外国文学,仅熟悉一方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研究的,即便贸然行事,也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努力并深入学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是对比较学者的又一基本要求。
第三,比较学者应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各国文学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进行可靠的比较研究,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就会失之片面或空泛。如研究中西古典爱情小说时,我们发现,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与西方的骑士传奇中女子的择偶标准很不相同,中国深闺里的**希冀的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而西方的**或贵夫人则渴望勇武之士,由此折射出两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历代实行文官治政,以科举取士;而西方靠功业封地,崇尚武功。封建社会女子婚嫁图的是终生有靠,中西方男人在社会上的不同地位和实力构成了中西女子择偶的区别。这一解释已经深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根源。由此可见,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并进行认真的思考。
第四,比较学者应努力掌握多种语言。对于中国学者来说,除自己的母语外,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人类各种语言之间,有其可译的一面,也有其不可译的一面。语言往往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语言中的文化沉淀是造成其不可译性的根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两个对象的特质,比较学者最好掌握第一手资料,仅靠翻译是难解其中味的。这种情况在中西诗歌研究中尤为突出,中国有些很隽永的古典诗词一译成外文,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原诗所蕴涵的韵味。
第五,比较学者应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的知识。这是人们对比较文学寄予的厚望。钱钟书曾倡导“打通”法,这种“打通”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这种突破学科界限研究文学的视野对比较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比较文学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似乎构成了对人的智力的挑战,也唯其如此,比较文学才显得更有魅力。美国比较文学教授布洛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充满激情地说:“当前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研究领域能比比较文学更引起人们的兴趣或有更加远大的前途;任何领域都不会比比较文学提出更严的要求或更加令人眷恋。”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人生苦短,学海无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