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闰月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
导语: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公历中一年265年,实际上地球绕一周的时间应该是365.2422天,为了弥补这个时间缺憾,因此有了闰年。而闰月则是农历历法出现的置润来平衡历法,我国是两个历法并行使用的因此出现了闰年闰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
闰年闰月是公历出现闰年的年份,农历也出现了闰月,这就是闰年闰月,也叫作双闰年。闰年闰月是由于中国公历和农历并行导致的,闰年是公历历法产生的,闰月是农历历法置润导致的。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双闰年是怎么回事
中国公历和农历并行的现状还是跟国际接轨造成,在古代,世界都是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都非常重视历法,由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因此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多历法,仅仅中国各朝代的历法就达到几十种,当然有些只是小的改动,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历法,如、彝历、傣历、羌历、和藏历是使用比较广泛的历法。
中国与国际接轨还是在民国建立的时候,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改用公历,定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原因是“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也就是说用公历是为了跟世界接轨,便于统计,而使用农历则是为了农业生产,这是中国使用公历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基于同样的理由,也沿用公历和农历并行的方式,这才有了双闰年的基础,如果只使用一个历法,那是没有双闰年的。
润哪一个月由二十四节气决定的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现行的置闰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有354.3672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0.875天,因此,便要每19年相差206.625天,等于6.997075个朔望月。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05月21日,农历辛巳年四月二十九,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农历月后,0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农历月(2001年05月23日——2001年06月20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辛巳年闰四月。
导语:闰月的出现是因为农历每隔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就要增加一个月,协调回归年和汉历年的差异。而闰年是公历历法出现的现象,因为我国是公历和农历一起使用的,因此有些年份会出现闰月和闰年一起出现的情况,那么闰年闰月有什么讲究?我们下面来看看闰年闰月的禁忌吧!
闰年闰月有什么讲究 闰年闰月的禁忌
但是新历闰年是没有禁忌的,所以主要还是看农历闰月的讲究。
俗语有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 ,中国民间还有说法:两次立春有二度春的含义,不宜结婚。
对于闰年,俗谚:“闰四月兆年荒;闰六月不宜婚娶(该年为‘寡妇年’);闰八月兆兵荒马乱(俗称之为 ‘杀年’)。”在旧时,因为闰月为平常年份的异常情况,民间便将其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异常现象 相联系在一 起,得出一些惊人的俗见来,并引以为忌。
此外,中原一带有“闰年忌种十月麦”的说法。北方一带有闰年里禁忌盖房,禁忌种韭菜、禁忌孵鹅、鸭等习俗。否则,会对主人身体、事业不利。
但闰年和闰月的禁忌,根据各个地方不同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
闰年和闰月有哪些区别
闰年和闰月的区别:闰年是公历的名词,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即公历闰年的2月)。
1、闰年: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是阴阳历,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究竟闰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
闰年的成因:
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然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故一年为365日,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积至4年月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无闰日之年称“平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闰月的成因: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5天,12个朔望月时间是354天。较阳历的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了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