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功德主」是什么意思啊?
功德主释义: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
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
扩展资料:
经上云:「法布施为最!」功德山的法会都是在讲法,大家来当法会功德主,那功德非常大,就是来护持师父讲法的法会,所以您的布施护持就是在法布施,护持讲法的法会!
所以,功德非常广大,无量无边!让我们把握因缘,不断积聚更多福报,成就更多人的法身慧命,功德无量!
「若有众生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一者,得命;
二者,得色;
三者,得力;
四者,获得安无碍辩;
五者,得无所畏;
六者,无诸懈怠,为众敬仰;
七者,众人爱乐;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法会盛大,功德更是广大!师父说:「未成佛,先结人缘!」。
南无观世音菩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功德主
佛教中的功德主是什么意思?
功德主是指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
布施,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指佛教用语,人的行为。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种类有三种: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
关于功德布施的价格:随喜功德,无规定金额。
扩展资料:
布施的意义与种类
布施,梵语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突破点,可以历炼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以此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应当说,布施是学佛中简单、易行、契理、契机的修学法门之一。所以菩萨六度法门的第一门就是布施门。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治悭贪吝啬,除灭贫穷。就三种布施而言,所谓财施,即是以财物施予他人;所谓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谓无畏施,即是以不畏惧施予他人。
百度百科-功德主
百度百科-布施
功德主是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
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
例如符合左列条件者,佛光山功德主会得依法聘其为功德主: 护持本山各种弘法利生事业捐献净资者。?
热心参与本山活动,多年不退转者。 发心服务多年,道心坚固者。 一师一道,劝募功德者。 贡献智慧有具体成效者。
协助度众皈依为数众多者。 参与讲学多年且有正见者。 文字著作宣扬佛法有贡献者。
扩展资料功德不等同于利益,不能将功德视同财物一般。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标题也可看出,功德不是缘起及所缘的果报,利益、钱、物是果报,在第十品中也说得分明,经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报”这些词。
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报,是什么?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经、放生等善行!
功德的含义很广,在此经第十品中,是布施行为的褒奖语,好比说:某人收复了失地,就称为中兴之功,功劳不是奖励官职、财物等,功德也类似,功德不是获得的福利、善报,功德能缘起福利、善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