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和风俗有什么异同和关联?
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的节日和风俗,因教育、地理位置、环境不同,节日和风俗也各不相同。形成了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节日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庆祝或祭祀的带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风俗指的是在这些特定的日子里呈现出来的传统习俗。
一、春节和风俗提到节日,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春节,也就老百姓说的?过年?。正月初一是万象更新,万物复苏。新一年的开始,全家团聚,合家欢乐,贴对联、窗花,一起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放鞭炮、烟花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在南方的风俗,过年是吃年糕,代表生活事业步步高;而北方是吃饺子,代表更岁交子,新旧交替。虽然南北方不同但是都代表着对生活幸福美好的心愿。
二、端午节和风俗端午节也是纪念我国文学家屈原先生,这天大家吃着粽子、南方会举行赛龙舟比赛等等形式来怀念屈原。同时古人认为农历五月皮肤病多发,所以会用兰草来沐浴身体,并在屋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饮用雄黄酒等。
三、中秋节和风俗农历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中间日期,所以大家也称为中秋节。秋节也是丰收的季节,有大量的新鲜水果。在此节日大家会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月饼。月饼是圆形的代表着团圆之意。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也借此日子思念着故乡和亲人们。故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中国还有很多节日就不一一列举了,不同的民族还有不同的风俗,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龙舟节、苗族的三月三等等。其实无论什么节日什么风俗,但是都代表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幸福美好的心愿。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