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果、果脯、坚果有什么区别?
在内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潮湿,果品没办法长期保存。如果要保存只能加工成果脯,果脯的加工通常分为腌制或者蜜饯等方法,并且还会加入一些添加剂,比如蔗糖、蜂蜜、人工色素、柠檬酸之类的东西,有的加工中还会放入防腐剂。常见的果脯有乌梅、圣女果、杏脯之类。
而在西北地区,比如新疆,气候是非常干燥的,果品可以自然风干变成干果。干果的加工非常简单,就是自然风干,让果品自己脱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添加。所以干果才是最健康的果品。比如红枣、杏干。
另外再说说什么是坚果,坚果通常就是某一种果子的核。比如杏仁,核桃等,这些核从果子里取出来以后,晒干就变成了坚果。在东南沿海地区,坚果也是无法长期保存的,因为气候太潮湿了,所以商家为了保存也要加工,比如做成各种袋装的小食品,这种加工过程通常都是炒制,比如盐锔。准妈妈们在选择坚果时因尽量选择原味或者炒制味道较淡的坚果。
数九,旧日的北京一到这个季节市面上就见不到鲜果了,能调味解馋的不过是些冰糖葫芦、冻柿子,不像现在荔枝、西瓜、水蜜桃,南北鲜品琳琅满目,人们随时都可以大饱口福。果子干儿是早年北京人在冬季做的一种风味小吃,是由杏干儿、柿饼、鲜藕和葡萄干儿等果品制成的。由于原料大多产于秋冬季节,加之做好的果子干儿镇凉了吃最可口,因此人们都在数九之后才做这种小吃。
果子干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食用的品种。《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咏果子干的诗说:“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劝尔多添三两碗,保君腹泻厕频登。”并注说:“夏季之果干,系以杏干柿饼等浸水中,上层覆以藕片,食者不觉有腹泻之虞。”从中可以知道果子干的做法。《北京土语辞典》十分准确地解释了它的做法:“果子干:以柿饼为主,加入杏干儿,用温开水浸泡,最后加鲜藕片,调成浓汁,味甜酸,为老北京夏季食品。”
果子干,柿饼呈琥珀色,大甜杏干呈橙红色,加上雪白的藕片,上浇糖桂花汁,放在果盘里用冰镇着,吃到嘴里凉丝丝、脆生生,甜酸爽口,所以很受欢迎。京城果子店多有出售,以东珠市口的“金龙斋”最出名,也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手持两只铜冰盏,上下颠动,敲出有节奏的响声,十分引人。过去称这些小贩是“打冰盏儿”的,他们除卖果子干,还买酸梅汤、玫瑰枣、煮海棠、泡大红干儿,都是老北京人夏季食用的小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