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建设银行新金融的理解

梵高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建设银行金融

理解有三点,具体如下:

一、金融科技释放创新活力

1、“新金融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深切认识到客户行为因科技而变,提升金融服务也必须以科技驱动。”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曾多次强调科技驱动对提升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建设银行不断推进技术升级、迭代发展,致力于创造技术应用与业务创新融合的银行服务新形态,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

2、在建设银行兴融支行,投资者们用5G信号体验了智慧柜员机远程“一对一”专家服务,如果你不会自助操作设备或有产品问题需要咨询,远程专家为您同屏指导并解答,同时交流过程在舱内进行,舱门自动雾化保护客户隐私。“5G技术支持了金融业务远程服务,扩大了客户自助业务范围,目前‘5G智能银行’可以提供近300种常见快捷金融服务。”据建设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智慧柜员机、金融太空舱、智能家居、共享空间、客户成长互动、安防监控等新的应用场景,均通过5G实现了远程交互传输。

3、在建设银行的“三大战略”中,金融科技正是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并遵循金融的本质规律来发展银行业务,创新银行服务,推动建设银行的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1、近年来,普惠金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如今在很多领域,人们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针对投资者们普遍关心的建设银行如何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问题,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银行从服务大局出发,关注百姓“安居”和小微“乐业”,借助新兴科技创新打造服务普惠金融的“建行模式”,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建设银行“小微快贷”累计为83万客户提供了超1.2万亿元贷款。

2、例如,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建设银行聚焦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创新服务普惠金融的“五化”模式,即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实现“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三个一”信贷体验,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三、“劳动者港湾”以金融力量关爱民生

1、在大力发展主业的同时,建设银行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温馨的“劳动者港湾”给当天参加活动的投资者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18年7月起,建设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建设“劳动者港湾”,进一步开放网点服务资源,向户外劳动者及其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服务,向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

2、“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据了解,“劳动者港湾”结合网点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评优标准,对网点惠民设施进行升级完善,统一提供饮水机、休息桌椅、Wi-Fi、手机充电器、图书、老花镜等基础服务设施,以及雨具、急救箱等应急服务设施。有条件的网点还开放了卫生间,提供轮椅、无障碍坡道等服务设施,以及母婴室、婴儿车、微波炉等人文关爱设施,以更好地服务特殊群体。为方便广大劳动者使用“劳动者港湾”服务,建设银行推出了“劳动者港湾”手机APP,实现附近港湾自动推送,服务资源快速获取、精准定位和智能导航。

3、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经开放“劳动者港湾”1.43万个,1.06万个港湾对外开放了卫生间,线下累计服务超过9,300万人次,线上用户超过820万。“劳动者港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建设银行用金融力量关爱民生、建设美好生活的情怀。

新金融三性是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1、流动性:指金融资产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

2、风险性:指投资于某种金融资产不能恢复它原来投资价值的可能性,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3、收益性: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金融业架构中的“底层物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大趋势引发金融业“基因突变”。这种变化使得传统金融业版图日益模糊,促使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与金融产品。

新金融监管原则

监管是金融生态圈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监管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央行、证监会、银监会等,都不是生来就有的。历史告诉我们,各种监管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法律的产生,都是因为各种危机爆发后社会意识到了监管的必要性。

建设银行新金融的理解

1、要在创新给社会带来好处和保证安全之间找到平衡。金融不是为了绝对的安全,只讲安全的监管是伪监管。互联网金融基于新的技术,解决了支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将更多缺少征信记录或者没有征信记录的人纳入征信体系,为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为上千万的消费者提供了小而美的保险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的缺陷,成为中国新经济的重要助推力量。我们在强调金融安全的同时,不能忘记金融监管的初心。

2、金融监管必须遵循金融的本质,探索适度监管、分类分级监管的模式。分类是指将金融分为支付、P2P、众筹等细分行业。这些行业的风险本质不同,需要松紧不一的监管。

分级是指对于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也要有所区别。在这个时代,金融的方式变了,监管的方式也需要创新。可能还需要协同监管,这也是一行三会统一的方向。同时要推动行业自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