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是什么意思
笔是什么意思
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比书写表面大的特性在表面刻出符号或图画。现今普遍使用的是签字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而古代,在中国,使用的是毛笔。古希腊、古罗马曾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
目录
笔
基本字义
汉英互译
详细字义
词性变化
常用片语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其他相关拓展
笔的分类中性笔
原子笔
水性笔
投影笔
牛奶笔
钢笔笔尖的英文字母代表何义
毛笔的分类硬毫笔
软毫笔
兼毫笔
笔的历史
笔的选用方法
笔的保养方法
笔的收藏
“笔”之十八种?
笔的作用笔
基本字义
汉英互译
详细字义
词性变化
常用片语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其他相关拓展笔的分类
中性笔 原子笔 水性笔 投影笔 牛奶笔钢笔笔尖的英文字母代表何义毛笔的分类
硬毫笔 软毫笔 兼毫笔笔的历史笔的选用方法笔的保养方法笔的收藏“笔”之十八种?笔的作用展开 毛笔
编辑本段笔
拼音:bǐ 繁体字:笔 部首:竹,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竹,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五笔86:TTFN 五笔98:TEB 仓颉:HHQU 笔顺编号:3143143115 四角号码:887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B14
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 笔 汉字:笔
(笔) bǐㄅㄧˇ ◎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 ◎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 ◎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 ◎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 ◎ 量词,指钱款:一~钱。 ◎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编辑本段汉英互译
◎ 笔:pen stock write English ◎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繁体写法
◎ 笔 笔 bǐ 〈名〉(1) (会意。从竹,从聿。“聿”( 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pen] 笔,秦谓之笔。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words;writing]。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prose]。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stroke;touch]。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编辑本段词性变化
◎ 笔 笔 bǐ 〈动〉 (1) 书写;记载 [write]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 笔 bǐ 〈量〉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编辑本段常用片语
◎ 笔触 bǐchù [touch;brushwork;style of writing(drawing,etc.)] 书画、文章等的笔法;格调 笔触粗犷 深沉的笔触 ◎ 笔答 bǐdá [answer by writing;written reply] 书面回答问题 ◎ 笔底生花 bǐdǐ-shēnghuā [flowery expression]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 笔底下 bǐdǐxia [ability to write] 指文章的写作 他笔底下来得很快嘛!(就是说他写文章来得快) ◎ 笔调 bǐdiào [tone;style] 文章的风格、情调 讽刺的笔调 通俗的笔调 ◎ 笔端 bǐduā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 笔法 bǐfǎ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春秋笔法 ◎ 笔锋 bǐfēng (1) [tip of a writing style]∶毛笔的尖端 (2)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写字、作画、写文章的艺术手法及特征 (3) [touch;vigor of style]∶喻指文章的精彩、犀利之处和书画的用笔 ◎ 笔杆子 bǐgǎnzi (1) [penholder]∶笔的手握的部分 (2) [an effective writer]∶比喻擅长写文章的人 你手下那几根笔杆子都是饭桶 ◎ 笔耕 bǐgēng [make a living by writing] 旧指依靠抄写或写文章等手段谋生;泛指勤奋写作 ◎ 笔供 bǐgòng [written confession] 用文字写出来的供词 ◎ 笔画,笔划 bǐhuà,bǐhuà [stroke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 笔迹 bǐjì (1) [a person’s handwriting]∶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字迹 (2) [hand]∶手迹 ◎ 笔记 bǐjì (1) [note]∶用笔所做的记录。听课笔记、记笔记。 (2) [a type of literature consisting mainly of short sketches]∶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 笔记 bǐjì [take down] 用笔记录 ◎ 笔架 bǐjià [penholder;pen-rest;pen rack] 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 笔尖,笔尖儿 bǐjiān,bǐjiānr [pen point;pen-nib;tip of a pencil or writing brush] 笔的写字的尖端部分 ◎ 笔力 bǐlì [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 笔录 bǐlù [put down] 用笔记录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笔录 bǐlù [note;record] 记录下来的文字 ◎ 笔路 bǐlù (1) [technique of writing,calligraphy or drawing]∶笔法 (2) [thought in writing]∶写文章的思路 ◎ 笔帽〔儿〕 bǐmào[r] [the cap of a pen,pencil or writing brush] 套着笔头儿保护笔的套儿 ◎ 笔名 bǐmíng [pseudonym;pen name] 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 笔墨 bǐmò (1) ∶[words or writing]指文字或文章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2) [pen and ink]∶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 笔墨官司 bǐmòguānsi [battle of words;controversy in writing;written polemics] 指用文字进行的论战 ◎ 笔舌 bǐshé [position;proposition;views] 宣道立言 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扬雄《法言·问道》 ◎ 笔试 bǐshì [written examination] 用书面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考试 ◎ 笔势 bǐshì (1) [writing or painting style]∶写、画运笔的风格 (2) [momentum of writing]∶文章的气势 ◎ 笔受 bǐshòu [write down what is dictated] [古]∶用笔把别人口授的话记录下来 ◎ 笔顺 bǐshùn [order of strokes observed in calligraphy]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一般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 ◎ 笔算 bǐsuàn [reckon on paper;written calculation] 用笔写出算式来计算 ◎ 笔谈 bǐtán (1) [conversation by writing]∶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2) [sketches and notes]∶ 随笔记录的著作(多用于书名) 《梦溪笔谈》 ◎ 笔挺 bǐtǐng (1) [erect]∶站立的东西不歪斜 笔挺的姿势 (2) [uncreased;trim]∶衣服平整挺括 笔挺的裤子 ◎ 笔筒 bǐtǒng [pencontainer;brush pot]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用的筒 ◎ 笔头,笔头儿 bǐtóu,bǐtóur (1) [written;writing skill] (2) 指写字或写文章的技巧、能力 他笔头儿太慢 羽毛笔
(3) 指用文字表达的 笔头练习 ◎ 笔误 bǐwù [clerical error(mistake)] 因疏忽而写了错字,也指因疏忽而写错的字 ◎ 笔洗 bǐxǐ [article used in cleaning writing brush] 供洗毛笔用的小盂 ◎ 笔下 bǐxià (1) [ability to write]∶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the wording and purport]∶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 笔心,笔芯 bǐxīn,bǐxīn (1) [pencil lead]∶铅笔的芯子 (2) [refill]∶圆珠笔的芯子 ◎ 笔削 bǐxuē [improve;raise a literary position to a better quality] 敬称。请人修改文章 留情笔削,敦悦‘丘、坟’。——《晋书·皇甫谧传》 ◎ 笔译 bǐyì [written translation] 笔头翻译;用文字翻译(区别于口译) ◎ 笔意 bǐyì [intended conception] 书画、诗文中表现的作者的风格、意趣 笔意幽闲 ◎ 笔友 bǐyǒu [pen pal] 通讯朋友,通常为未见过面而与之友好地继续通讯的人 ◎ 笔札 bǐzhá (1) [paper and pen]∶纸和笔 (2) [articles;letter;written position]∶指文章、书信等 ◎ 笔战 bǐzhàn [word battle;written polemics] 指通过文字进行论战 ◎ 笔者 bǐzhě [the author(writer)] 作者。多用于自称 ◎ 笔直 bǐzhí (1) [perfectly straight]∶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的 笔直的木材 (2) [direct]∶径直的 一条笔直的路 ◎ 笔致 bǐzhì [painting and handwriting style] 诗文、书画等用笔的风格 ◎ 笔资 bǐzī [reward for writing or painting] 旧时称字画、文章的作者所得的报酬 ◎ 笔走龙蛇 bǐzǒu-lóngshé [not only style of writing is free and easy,but also fast] 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笔 集韵与笔同。详笔字注。 考证:广韵鄙密切韵会逼密切正韵壁吉切,音必。释名笔,述也。述事而书 签字笔
[1]之也。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说文楚谓之聿,吴人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古今注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谓之笔。秦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称于时。蒙恬造笔,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记事用之。法书考虞世南云:笔长不过六寸,眞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礼·曲礼史载笔,士载言。注笔,谓书具之属。 又笔星。释名笔星,星气有一枝,未锐似笔也。 又花名。楚辞注辛夷花初发如笔,北人呼为木笔。 又集韵笔别切,音莂。山东谓笔。 又作〈?/尹〉。见汉戚伯樊毅。又严欣作〈八/尹〉,见举要。 集韵或作笔。
编辑本段说文解字
卷三聿部笔 秦谓之笔。从聿从竹。鄙密切〖注〗徐锴曰:“笔尚便疌,故从聿。”
希望被您采纳!
151笔是什么意思月销量:是在1个自然月内成功卖出的订单 交易成功笔数:是要在买家确认收货以后才显示成功笔数 纠纷退款:是产品售后笔数 通俗的说,买家确认收货以后,才会显示成功笔数 纠纷退款是0为最好,因为没有售后
淡笔是什么意思不再写了 的意思
煞.笔是什么意思?傻到极致
。。。。。。连这个也问呀。。。。。。。。。。。
骂人的话,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用这个名词。其实另外有正确写法,因为有部分人写不来,还有一些是系统禁止用骂人的词语。所以用智慧拼音打字,打出同音的字就代替用了
钦笔是什么意思钦笔是皇上的御笔亲书吧
撂笔是什么意思撂笔就是放下笔、搁置的意思。
“皱笔”是什么意思骂人的话,即SB,就是傻*的意思
笔考是什么意思笔试
熬笔 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傻B的意思 如果有人跟你聊天或者游戏 打这2个字来的话
说明他在骂你~~
春节简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春节由来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编辑本段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编辑本段汉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