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地主帽和唐装帽区别

乐乐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妇女代称

地主帽和唐装帽区别:地主帽”尾巴“是一个短小的辫子,样式花色较为单一。唐装帽”尾巴“是类似教短的马尾造型,周身成瓜皮状,颜色鲜艳有明显分别。

详见下图:

地主帽和唐装帽区别

地主帽

唐装帽

古人的服饰与代称 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人们因以不同服饰的名称来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的代称。 乌纱帽:自南朝刘宋以来,乌纱帽便在民间流行,无论官民,不分贫富,都戴乌纱帽至明初,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 搢绅:搢为插,绅为大带。旧时高级官吏的装束,亦用为官宦的代称.黄裳:**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 纨袴:古代贵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引申以称富贵人家的子弟。 青衿:旧因以指读书人。 布衣:即平民。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 隋代女服 隋代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长裙是最为基本形式。它的一个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隋唐胡服 翻领对襟胡服、条纹裤、蹀躞带穿戴展示图,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在民间妇女中也十分流行,凡穿这种服装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还常有若干条小带下垂。 唐代文吏服饰--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 中唐女服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 隋唐半臂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 两宋时期: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 明代背子 宽袖背子的穿戴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 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 明代皇帝常服 常服又称翼善冠,戴乌纱折上巾,样式为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玉带皮靴。皇帝的常服以**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清朝服饰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