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

乐乐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幼儿超市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超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的学习方法与生活不同于成人,提供给他们的学习内容应有助于其生活与发展,并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来学习;对幼儿进行的综合教育,用整合的观念和方法组织课程活动。同时二期课改也提出数学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动用逛超市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消费的过程中,体验货币的价值。

 2、初步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3、通过讨论了解钱是大人辛苦挣来的,平时要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不同标价的商品若干、篮子、自制电脑、

 幼儿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宣布消息

 顾佳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开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东西又多又便宜,欢迎大家光临。

 顾佳说:我的超市还缺三个营业员,谁愿意?

 幼儿自由聘请营业员。

 二、高高兴兴逛超市

 1、观察幼儿购买的情况,鼓励幼儿购买不同的商品。

 2、适时引导幼儿看清标价后再拿。

 3、观察幼儿付钱的情况,适时引导。

 三、交流分享

 1、你买了什么商品?(根据幼儿购买的植物介绍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都有根、茎、叶,谁能找到这些植物的根?茎?叶?

 幼儿指认青菜、芹菜、郝菜、萝卜、土豆等的根、茎、叶

 2、你买了几件商品,他们分别是多少钱?

 引导幼儿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引导:你们想知道我买了什么吗?我为我的妈妈买了酸奶,因为酸奶有营养,我妈妈吃了会健康。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

 你们真有爱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处处想到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想到他们,关心他们。

 4、引导: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人们平时赚钱很辛苦,万鼎洲讲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说:她的妈妈每天要很早出门。爸爸妈妈赚钱这么辛苦,我们平时一定要节约用钱,对吗?

 四、与客人交流

 沈一阳:娃娃超市的东西可多了!请客人老师也来逛逛我们的娃娃超市,好吗?(幼儿邀请客人老师)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物品种类,通过游戏学习简单归类

  活动准备:

 1、收集各超市的海报、广告、等资料,张贴在“超市”主题墙饰中。

 2、将孩子们参观超市、设计海报、模仿开超市等活动的照片张贴,布置“超市活动集锦”专栏。

  活动过程:

 1、看录像,回忆前几天逛超市的情景。

 幼儿看录像,教师可做适当的解说。

 1、看完后提问:

 师:“你们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东西都是怎么摆放的呢?”

 再次让幼儿看录像,重点让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教师设疑:

 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吗?”

 让幼儿讨论。

 3、开展游戏:

 师:“老师也想开个超市,老师这里有很多超市里的商品,可是它们都没有摆放好,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帮个忙,请你和超市里一样按类摆放好吗?”

 教师介绍各个货架的类别:日用品类、食品类、文具类等。教师提出要求:放完一个再放一个,不拥挤。

 4、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类别摆放。

 参观一下孩子布置的小超市,检查一下摆放的物品是否正确,有不正确的和孩子一起指出,并放到正确的货架上去。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交流、选择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习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

 二、展开

 1、参观超市。

 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观察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习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交流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该怎样买东西?怎样挑选商品呢?

 小结:要想好自己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再买;

 买东西的时候仔细对比挑选,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励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

 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交流,讲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展示并并讲述自己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快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自己买到了喜欢的东西,高兴吗?

 (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

 (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

 (2)如果碰到喜欢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

 (3)如果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

 三、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4

 目的:

 1.认识超市的购物环境,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2.收集开办超市所需的材料,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交往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

 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购物经验。

 2.有关超市的录像。

 3.共同收集、制作开办超市所需的材料及物品,如货架、收款机、存包架、购物篮、工作服等。

 过程:

 活动一 认识超市

 1.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幼儿尝试独立购买2元以内的学习用品。

 2.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与购物经历,交流对超市的印象,重点讨论超市购物的优点(自选、省时、方便)。

 3.放录像,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超市购物的基本环节:存包一取篮一购物一付款一取包离开。

 4.制作商品标签,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超市购物的步骤以及物品陈列的特点。

 教师指导重点:

 1.让家长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2.倾听和关注幼儿之间的谈话,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确定录像重点。

 3.启发幼儿大胆想像,以各种图形或符号制作物品分类标志,给幼儿充分想像、表达的机会。

 活动二 创建超市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开办超市所需的材料。

 2.引导幼儿根据自制的物品分类标志,将所收集的材料分区分类摆放。

 3.启发幼儿分组讨论、制作标价卡。

 4.开展店名征集活动,为超市取个响亮好听的名字。

 教师指导重点:

 1.教师参与收集活动,提倡废物利用,以物代物。

 2.引导幼儿互助合作,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如:怎样布置寄包处、收银区、货架,如何摆放物品才整齐美观,价格标示是否合理,等等。

 3.提示幼儿关注周围超市的名字,与爸爸妈妈一起为超市取一个响亮好听的名字,并能讲出店名的意义。

 活动三 经营超市

 1.幼儿通过竞选及自荐,分别担任经理、收银员、导购员等工作。

 2.超市开张营业,工作人员各就各位。部分幼儿扮演顾客,用自制的钱币(每次不超过10元)购买商品。

 3.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服务态度、不同的销售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以“出金点子”的方式想出有效的促销策略,如特价销售、买一送一等。

 教师指导重点:

 1.建议幼儿与父母一起了解超市的员工组成。

 2.引导幼儿互换角色,以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以及文明购物的重要。

 活动四 改进超市

 1.幼儿根据活动情况提出问题。如:没设进口、出口通道,不便管理;部分人不爱惜商品;老人购物不方便;部分人希望能送货上门,等等。

 2.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为照顾老人而开辟优先付款区,为满足部分人购物方便而开办电话、电脑订购业务,并送货上门。

 3.尝试将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践。

 教师指导重点:

 及时引导幼儿围绕关键问题进行讨论,肯定其合理方案,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5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平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大班社会超市教案6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孩子马上面临着升入小学,脱离保育的过程,对于生活的独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在大班阶段就要对孩子的独立性等方面加以强化,这节社会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以后的买卖交易更顺利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

 1、养成做事之前先规划的良好习惯。

 2、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可以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活动之前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物品列好清单

 活动难点: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按照自己清单上的物品进行选购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里将各种玩具摆上“货架”

 列清单要用到的纸笔,活动过程中用到的钱币,袋子.超市购物篮,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活动引入:小朋友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名字就叫逛超市。

 活动开始:

 1、大家一起讨论平时都是如何逛超市的?

 2、教师引导小朋友选择纸笔列出购物清单(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好清单的小朋友到材料区拿钱币和袋子。大家一起去超市

 4、购物结束,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在购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列的清单进行购买,这样购物又快又不会落下自己要买的物品。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班主题教案:逛超市,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主题教案:逛超市1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刘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1.6元+铅笔0.4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陆静文+姚昕宇——圣诞老人4元)……在结帐时,

 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第三阶段:超市的价目表

 刘俊杰:价目牌上的颜色不一样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优惠的意义。

 幼儿主动询问售货员,了解价目牌上的颜色不同所代表的意义。回到幼儿园后,通过讨论,加上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使他们更了解了优惠价,知道可以用比较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阶段:超市中的购物袋

 首先观察幼儿收集来的购物袋的不同:购物袋上的字、袋子的颜色、还可以看标志……

 幼儿通过观察对购物袋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王开璇(拿出2个联华超市的购物袋,一大一小):为什么超市的购物袋不是一样大的呢?——购物的数量多少。

 陈允颉(拿着联华超市的购物袋):这上面的为什么会有英文和数字呢?它们是什么意思?对于数字,幼儿很快就猜出是电话订购,但英文字母就没有概念。当教师念了一遍之后,幼儿有了回应,意识到这可能是网址,大家都没有尝试过这种方法,于是,决定回家后自己都去试一试。

 购物袋上的.电话与网址

 第五阶段:环保问题

 幼儿发现很多超市的购物袋的底部都有一个带有数字2的标志,都不理解这个标志的含义,于是就通过各个渠道去询问:上网、查资料库,询问父母,终于从丁绮唯的爸爸那儿得到了答案:原来这是一个环保标志。幼儿对环保的购物袋展开了讨论,了解了一般塑料袋的危害,也引出了我们新的一个主题活动——环保。

大班主题教案:逛超市2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超市里人们在做些什么,体验在超市中购物的便利。

 2、尝试独立购物,能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进行参观超市前的安全教育。

 2、幼儿每人带2—5元钱、记录表与笔。

  指导要点:

 一、参观超市:

 1、看看超市与商场有什么不同,说说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观察了解超市中都有哪些商品,它们是如何摆放的。

 3、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4、知道人们进入超市后,先自选商品,然后到收银台付款。

 二、自主选购:

 1、学习看商品标签,如:1元、1.5元、2元、3元等。

 2、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钱款,尝试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独立选择和购买商品。

 3、幼儿将自己购买的商品与价格记录下来。

 4、当幼儿碰到问题时,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

 购买商品的名称

 数量

 价钱

 总价

 三、交流经历

 1、你购买了哪些商品?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商品?你是如何使用钱款的?

 2、介绍自己购物的经过,以及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