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的波尔多葡萄酒,有很多在瓶冒上有法国本土销售的绿色付税标?是水货?走私货?
在法国境内销售的葡萄酒都必须贴上这个圆形付税标志,出口的不用,因为生产商不用为其支付增值税。有时候中国也会出现带有标志的酒瓶,这是因为酒商原本只是要在法国境内销售,没有出口的打算,生产商对同一款酒有销往法国的配额和出口的配额。假如国外进口商量很大,那么生产商可能会决定从他的法国配额中提取一些酒进行出口。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法国葡萄酒进口量增长较快,相应的额定配额有点跟不上(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繁荣、钱多,酒商吗,也就更愿意做这边的生意,有钱不赚是傻子),所以,国内市场上,已经贴付税标的法国葡萄酒还是比较多见的,并不代表其渠道一定有问题。
圆形付税标外圈的数字和字母,是代表一定的含义,结合具体图例进行讲解:数字指产地所在大区,如大区首府波尔多邮编33000,顶标数字33即其所在Gironde大区。3个可能出现的字母:R(Récoltant)种酿装瓶全在自家庄里自己完成;E(?leveur)收别人的果子自酿自装瓶;N(Négociant)收原酒再创造或直接装瓶。最后3位数字233是许可编号。圆形付税标也不光有绿色的,绿颜色是AOC和VDQS级别的酒,蓝颜色是VDP,VDT级别的酒,橙色是天然甜酒或liqueur等,黄颜色的是cognac等酒,灰色是果酒,红色是朗姆酒等烈酒。
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
一、看酒标上的葡萄酒等级
法国的葡萄酒法律将葡萄酒分为4级:AOC是最高级别的法国葡萄酒。我们拿到一瓶酒,可以从酒瓶标签上就辨别出是否属于AOC级:
酒标上标示为Appellation+产区名+Controlee。一般来说这个标示的首尾两个单词是不变的,而中间的单词因产区不同,而有变化。
如圣时古堡葡萄酒,产地是圣芝尼安,所以标示为Appellation Saint-Chinian Controlee。如果同是AOC级别的葡萄酒,还可细分为很多等级。总的来说,中间的地名的区域越小,就越是好酒。
二、看葡萄酒的年份
法国葡萄酒相比其他国家的酒来说比较复杂,并不是只要是AOC级,就是好酒。好酒必定出自好年份。因为葡萄酒的质量关键在于葡萄原料的质量,而葡萄 的质量,却因为产地和当年的气候和对葡萄的管理所决定。自2000年以来的好年份有,2000,2003,2004,2005,所以当你看着法文酒标发蒙 的时候,看年份选酒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酒标上年份2005,表示瓶中酒的原料葡萄是在2005年采摘的。
而另一些稍微懂酒的人又太过追求年份,认为越老年份的酒越是好酒,当然这也没错,但这样的酒大多是拿来作投资收藏而不是拿来喝的,在法国的葡萄酒届,90%的产品都是经不起久存的,出厂后几年到十几年就要喝掉。而这些酒,一样也是好酒。
三、识别原装进口葡萄酒与国内灌装酒
1、酒瓶外观
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
是否仿冒翻印?
看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
有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看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是否以3字打头:法国国际码是3,国内灌装的为6
看酒瓶背面标签上是否有中文标识:根据中国法律,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走私进口,质量不能保证。
2、看葡萄酒液
看葡萄酒的颜色是否不自然?
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悬浮物?(注:瓶底的少许沉淀是正常的结晶体)
酒质变坏时颜色有浑浊感
3、看酒塞标识
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
4、闻葡萄酒的气味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变质了
5、品葡萄酒的口感
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
咽酒后,残留在口中的气味有化学气味或臭气味,则不正常。
四、关于葡萄酒的酸
刚接触法国葡萄酒的朋友总会认为葡萄酒有酸度,就是不好的酒。其实并不是这样:葡萄酒的酸味其中一部分来源于葡萄浆果,如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柠檬 酸,一部分来源于发酵,如琥珀酸、乳酸和醋酸。这些酸度是不可避免的,它促进唾液的分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健康来说必不可少。
葡萄酒的酸,就好比身体的骨头,没有酸的葡萄酒就没有架构。在品酒术语中我们总说好酒是平衡的,这里的平衡就是指酸度和丹宁的含量均衡和谐,这两者组成的结构叫做酒体。酒体平衡的酒才是好酒。
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
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一说到买酒,耳边总是充斥着行货、水货、山寨货和假货等词语。许多消费者搞不清楚,非常容易买到假货,那么,问题来了,葡萄酒的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是什么呢
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1酒水贸易货:是指能够进出口和替代进出口的酒水货物。
它包括了实际进行贸易的酒水货物,还包括在没有贸易壁垒。诸如:关税、数量限制等情况,在此还可以进出口的酒水货物。
此外,酒水贸易货的生产和使用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对有关货物的进口或出口。一般情况下分为以下2种情况:
1、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国外市场销售,称为出口酒水贸易货;
2、将国外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称为进口酒水贸易货物。
酒水行货:就是原装酒水授权——中国经销商、代理商——区域贩卖。
进口酒水,包括进口洋酒、进口啤酒和进口葡萄酒,表面上仅是进货来源的区别。
水货,我们更多的消费者理解为是走私货,东西也是真的,只是因为少有关税,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影响。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与经销商聊天时得知,一般进口酒水水货的来源会有以下情况:
1、混水摸鱼过关型
按国家流程走报关和清关程序,但报关和清关的产品名称与实际产品是货不对版,也就是混水摸鱼过关型。虽声称有报关和检验合同凭据,但在法律上是不支持的,而且若出了品质等问题,真正查证起来也是无保障的。
2、走私型
没有经过国家标准流程,绕过海关直接进入国内的商品。
进口酒水的水货与行货区别,消费者买到水货,该如何正确应对?
3、游客入关型
通过专职带货的游客,在深圳等关口,在个人带货免税范围,或是把酒放到车里、船里,甚至 边贸地区运输蔬菜的手推车里等等,蒙混过关带入国内的进口酒水。
水货,是否真的也是呢?其实不尽然,但商家往往就是利用这消费者认为也是这种认知,干着偷天换日的勾当。更重要的是,水货对于消费者,存在以下三大风险:
:水货不合法
混水摸鱼过关型和走私型,会存在这种情况,如进口啤酒1664在国内销售火热的时候,福佳白周边或其它区域的`酒商就会模仿他们的产品,并通过不同途径混入国内,以的名义,大摇大摆地销售。
但谁都懂,水货无法追查货源,商家也没有明细发票提供。
第二:质量保证问题。
在游客蒙混过关的此过程中,如果天气太热,等待时机过关的途中,也极有可能会导致酒水变质和受损。
第三:保证问题。
在游客蒙混过关带货时 ,即便游客带入的是,但有时会把正酒来个狸猫换太子,直接调包。
电子类产品,即使买到水货,且有些人就愿意买水货,因为价格有优势,若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消费者角度来看似并不算理亏。
因进口啤酒、洋酒、葡萄酒等属食品类的,它跟电子产品类型不同,在品质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比较是真正“进口”的,进入口腔被我们人体所分解和吸引,万一有个好歹,撞上个食品中毒啥的,后果简单不堪设想。
水货一般如何流通入市场的
1、商家直接进水货,当行货售。
2、商家跟经销商要求购买的是行货,经销商出猫腻搞串货,真真假假一起上,神不知鬼不觉的,一般非行内人无法辨识。
3、商家的行货,遭到内部工作人员调包,这种事情不多见,主要出现洋酒的机率较大,比较市场空间比较大。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时你是否会犯难了,我到底该去哪才能买到行货***进口酒水呢。
建议还是尽可能选择大型一点的商超或是网站。
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21、葡萄酒之行货
行货是相对于水货而言的。行货指经过合法的报关手续等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境外商品。行货能在国内市场享受到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
套用到葡萄酒身上,葡萄酒行货就是指经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葡萄酒经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后进入国内,且具有商检检验合格证明的进口红葡萄酒。
按《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葡萄酒在流通于市面前必须加贴中文标志,包括酒名称、配料清单、酒精度、制造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识、贮藏条件、净含量和警示语等信息。
此外,行货还必须要有进口检验检疫证书(卫生证书)。葡萄酒行货有质量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可以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葡萄酒之水货
水货指在某国家或地区没有经过原生产厂家所指定的销售代理而进行销售的产品。“水货”一词的由来,是因为早期走私者为逃避关税等原因,将国外船运过来的商品用塑料袋等密封好后投入约定的浅海中,再从陆上坐小船到该地点将货物取走。所以一般作为走私物品及非正常渠道销售产品的统称。
简而言之,葡萄酒水货即是指没有经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商检检验、没有中文背标信息等一系列经不明途径进入中国的不合法的葡萄酒。之所以会有葡萄酒水货的存在是因为水货可以逃避高额的税收。
一般而言,一瓶进口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为14%,增值税为17%,消费税为10%,最后总的税收一般为CIF价的48%左右,高额的税收使得一些进口商把目光瞄向了水货。
然而,水货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其存在的风险也比较高。如,水货有时候同时也是假货,商家的诚信度和经营的持续性无法得到保障,水货复杂的运输和仓储环节对葡萄酒的品质是一大威胁。此外,水货实质上是走私,已经触犯国家法律,一经查处,处罚较重。
3、葡萄酒之山寨货
山寨,通俗地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
在葡萄酒世界里,受巨额利润的驱动,才有酒类批发市场、烟酒专卖店铤而走险,卖力推销,山寨货也层出不穷,山寨葡萄酒主要表现为伴名牌,如拉飞、Lafite Manor、Lafite-Chateau、广东罗曼尼康帝和拉菲罗曼尼康帝等。
4、葡萄酒之假货
假酒会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葡萄酒大师李志延总结了假酒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4种:
(1)原装酒瓶,原装葡萄酒,但是篡改酒标年份
这种假酒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贵且很难识别的假酒,因为其它都没变,只有年份被篡改过,即使是真正的葡萄酒专家也不一定能够鉴别出来,但这在中国并不常见。
(2)原装酒瓶,酒标和年份都正确,但葡萄酒是重新灌装的
在中国南部城市,顶级葡萄酒酒瓶交易市场尤为活跃,曾有爆出一个拉菲古堡的酒瓶可以卖到500至1000元。这是因为制假贩在买到原装酒瓶后,可以往里面重新灌装其它葡萄酒,然后以高价卖出。
(3)假酒瓶,真酒标
由于酒标很容易从原装瓶上撕下来,而很多酒瓶,如侯伯王(Chateau Haut Brion)和罗曼尼康帝(DRC)酒瓶瓶型独特,复制的话将花费大笔资金,因此很多制假贩都会使用假酒瓶。
(4)假酒瓶,假酒标,假软木塞和假酒帽
此种假酒在中国非常常见,也非常便宜,因此其假冒痕迹也很容易被发现。不少造假商因为缺乏葡萄酒常识会犯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如酒标信息错误,酒标的纸张缺乏质感和立体感,瓶封做工粗劣等。
酒水贸易货和行货的区别3行货:此酒款的中国授权代理公司出的货,统称行货。
平行货:国内进口商通过国外渠道,正规进口的货。
水货:水货的概念比较杂,走私、渠道不明等,这样的货为水货(来路不明,无有效关单卫检,此类货有假酒存在)
假货:国内仿制。(原瓶国内灌装、国外罐装假酒等)
行货与水货定义如下:
行货,是相对于水货(即平行进口货品)的一个俗称,也叫“公司货”。一般指经由总公司授权代理商进口的货品,与水货的分别在于有总公司正式授权在销售地销售。
由于正式代理商有较高的成本,包括广告宣传、版权、授权费用、各种税费、存货风险及售后等因素,加上货品在不同国家的售价有差距,行货的售价一般比水货高。
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总公司奉行全球统一售价,甚至做到行货比水货价格更低而令水货从市场消失的情况。
平行进口货(英语:parallel import),俗称为“水货”。一般指不经由正式代理商进口的货物。这里说的“水货”并不是“假货”或“冒牌货”,它同样是原装进口,同样需要经过全套报检报关手续,只是不由总公司直接或间接授权的代理商入口。
相信随着跨境电商日益增多,平行货也会越来越多。
曾经,很多的消费者将“水货”直接理解为“走私货”,走私货和水货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经过国家标准流程,绕过海关直接进入国内。
请注意,
本文所指的“水货”,是指“平行货”,而非“走私货”。
水货的销售一般视乎各地的法律而定。
某一商品出现水货,是由于某些品牌在国内由特约经销商(即总代理)销售之外,同时也允许其他进口商从原产地直接进口商品,有些品项甚至总代理也没有进口。
平行货通常都是一些畅销品牌,这些品牌往往在国内已经有了代理商。因为这些产品畅销,所以总会有一些进口商通过各种途径在国外找到货源,再进口到中国,从商业角度来说会跟国内独家代理商会产生一些冲突,特别是价格体系层面的冲突。但从法律角度来讲,又是完全合法的。
水货的售价一般比行货低。主要原因在于货品在不同国家有价格差距,同时,平行进口商并不需要负担总代理的广告、授权、版权等费用,故而成本相对会低一些。
但是,由于水货的价格相对比较混乱,高高低低都有,更甚者会有不良商人将假货走私货混杂其中。此外,产品受保存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也相对高,酒的质量更多拼的是渠道和运气。
这也是虽然水货价格低,但只要在合理范围里,更多人愿意选择行货的原因,毕竟更有保障之余,向客户朋友推荐时也更有底气。
如何区分行货和水货
前面说到,行货与平行进口货都是指经合法报关手续等正规渠道进口的,通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后进入国内,获得进口检验检疫证书(卫生证),且具有商检检验合格证明的酒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