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和蝰蛇有什么区别
一、种类不同
1、蝮蛇
指蝮亚科的蛇,是成员繁多的蛇科,有神秘莫测的巨蝮属、诡异狠毒的响尾蛇属、狰狞凶险的矛头蝮属、华丽优雅的竹叶青属、妖娆美艳的棕榈蝮属、美轮美奂的铠甲蝮属、外表独特的尖吻蝮属、小巧玲珑的亚洲蝮属,等等。
2、蝰蛇
爬行纲,蝰蛇科。是一种毒蛇,又称黑斑蝰蛇。蝰蛇科(Viperidae)约200种毒蛇的统称。分为两个类群(亚科),即蝰蛇亚科(Viperinae,东半球蝰蛇)和响尾蛇亚科(Crotalinae,颊窝蝰蛇)。
二、外形不同
1、蝮蛇
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颈细,具颊窝,头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
2、蝰蛇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 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
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三、生活习性不同
1、蝮蛇
捕食鼠、蛙、小型蜥蜴、鸟、昆虫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低于10℃时蝮蛇几乎不捕食;5℃以下进入冬眠;20℃~25℃为捕食高峰;30℃以上的进蛇洞栖息,一般不捕食。夜间活动频繁,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
2、蝰蛇
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
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
百度百科-蝮蛇
百度百科-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