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溶液?什么叫水溶液?区别在于哪里?
溶液
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等。
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分散的物质
溶剂: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两者的判断依据是(一般指液体溶液而言)
1.固体、气体总是溶质;
2.有水,水总是溶剂;
3.当都为液体时(其中的液体都不为水),质量多的为溶剂,少的为溶质。
溶液的性质:
均一:溶液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无限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粒子的直径小于l nm,基本特性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是指溶液各处浓度都一样;稳定是指外界条件(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不变,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水溶液
水可以用来溶解很多种物质,是很好的无机溶剂,用水作溶剂的溶液,即称为水溶液。用"aq"作为记号,如“HCl(aq)”。
当物质溶解于水时,离子化合物在水中发生电离,以离子态存在,这样的溶液一般是透明的。当分子溶于水时,有些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新物质,这些新物质溶解于水中,或者这些分子直接填补水分子间的空隙。这些分子、离子等都是溶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作特殊说明,“xx溶液”,指的就是"xx"的水溶液。任何含有水的溶液,都必须称为“xx的水溶液”,即不管溶质于水的比例,只要有水存在,都应该把水当作溶剂。对于大部分物质,它们能在水中溶解的质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叫做溶解度。有些物质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如“乙醇”,但绝大多数物质在达到溶解度时,就不再溶解。会形成沉淀或者放出气体,这种现象叫做析出。还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叫做胶体。胶体中,粒子的大小在100nm左右,由于电荷的作用不沉淀,悬浮在溶液中。牛奶是一种常见的胶体,空气也是一种气溶胶。另外,溶解是一种动态平衡,物质实际上在不断的溶解和析出。
由于被溶解物质(称作溶质)的颗粒大小和溶解度不同,水溶液的透明度会有所不同,较透明的称作真溶液,较混浊的称作胶态溶液(又称假溶液),有些胶态溶液还会进一步在底部形成沉淀,成为沉淀胶态溶液。
区别就是 水溶液有水的参与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