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价,到岸价,抵岸价有什么区别?到岸价计算公式是怎样?
离岸价,原币货价。比如美国订购一设备100万元美元,这个100万美元就是离岸价。
到岸价,是到达我国港口的价格,到岸价=离岸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
抵岸价,指进口设备原价,在到岸价的基础上,再加上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银行代理手续费等之后的价格。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国际贸易中的FOB价格条件称为离岸价格,从而也把价格术语中包含运费与保险费的CIF说成到岸价。甚至在一些正规媒体的文章中也不时出现这样的说法。如在谈到中国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时,经常有报道说,中国大豆的离岸价(FOB)高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DES)等等。
CIF不是到岸价,DES才是真正的到岸价。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FOB(Free on Board)价格被说成离岸价格是符合其含义的形象说法,因为FOB价格包含的是出口产品在越过船上(根据新修改《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CFR、CIF风险划分地点改为装运港船上)之前的所有成本与费用,风险也在装运港的船上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但把CIF价说成是到岸价格就不科学了。人们之所以误称CIF为“到岸价”是由于从表面上看CIF价格术语的确包含至目的港的运费和保险费,人们只是单纯地从价格构成来为其命名。
国际贸易中真正意义上的到岸价应该是DES,而不是CIF,从交货地点来看,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及其他两个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解释。CIF价格条件下的卖方交货地点不是目的港,而是装运港。它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货价格术语。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约定的提单等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至于货物何时抵达目的港,除非卖方在合同中做了明确的承诺,卖方不对货物的抵港时间承担任何责任。而真正意义上的到岸价格DES价格术语的含义是卖方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提交买方,不能以交单代替交货。
(
参考资料:
二字源于英文单词offshore,象征着海运船只离开港口远洋进行贸易。
离岸公司是泛指在离岸法区内依据其离岸公司法规范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当地政府对这类公司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费,同时,所有的国际大银行都承认这类公司,为其设立银行账号及财务运作提供方便。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三大特点。
扩展资料:
离岸公司用途
1、贸易公司:直接的好处就是极为方便的资金运作和超低的税赋成本。
2、控股公司:包括商业控股公司和以保持隐秘性为主要目的的私人控股公司。大陆的中外合资公司和独资公司投资排名第一的香港和第二的英属维尔京群岛都是著名的离岸地。
3、国际投资:用于持有债券、股票以及交易等。
4、其他用途:游艇持有公司、物业持有公司、资产保护公司、公众投资公司、知识产权拥有公司、运输公司、网络公司、保险公司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