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粪和泥土有什么区别
蚯蚓粪:即蚯蚓的排泄物,质轻、粒细均匀、无异味,结构及功能特殊,可全面应用于各种植物的养殖,甚至可应用于鱼虾的养殖,号称有机肥之王。蚯蚓粪的颜色会因其生活的土壤不同而有差异。常见为土**蚯蚓粪,另有黑色、红色等颜色的蚯蚓粪。
泥土:即土壤,是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蚯蚓的特点是什么?
有分别,具体如下:
水蚯蚓:又名红丝虫、赤线虫,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青灰色。它们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边或河底的污泥中,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颤动,一遇到惊动,立刻缩回污泥中。水蚯蚓的营养价值极高,投喂前要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它是金鱼和锦鲤非常爱吃的饵料,也是鳗苗、幼鳖的主要饵料。上海的黄浦江在河水退潮后,岸边的污泥中生有大量水蚯蚓,每年的春秋季节都会有人大量捕捞。可以食用。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柱形,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蚯蚓是无脊椎动物。
特点: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一般在10-30厘米深的疏松土壤里。蚯蚓一般会灰色或棕色,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身体分节但不分区,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喜欢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
蚯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全部过程。生活史包括一个生殖细胞的发生、形成和受精,到成体的衰老、死亡。人为地一般分为蚓茧形成、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三个阶段。土壤是野生蚯蚓的食物来源,又是它栖息的场所。
土壤包含着蚯蚓生活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各种生态因子对蚯蚓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从全国来看,蚯蚓的分布、密度随着地区、土壤类型、季节、温度和有机质的数量而有较大的差异。
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通常认为,它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进入分解子系统的能量一般只有3–6%被蚯蚓消耗;但若加上它在排泄物和蚓茧中所耗的能量,蚯蚓在系统能量传递中的作用会更大。
蚯蚓通过取食、掘穴和排泄等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也反过来影响蚯蚓本身。蚯蚓及其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蚓触圈”,即蚓丘、洞穴、滞育室、地上和地下排泄物,从而对土壤孔隙、团聚体的形成,成土作用和凋落物破碎等过程产生影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