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是什么

梵高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国子监翰林

1、设立时间不同: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2、功能不同: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最明显的三个功能则是:协助国家举行科举考核;负责对国家最优秀学子的教育工作;规管士子的德行、操守。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3、历史演变不同: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撤销。翰林院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翰林院,太学,国子监。这三个名称有什么区别么?

国子监就是太学。

1、国子监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天下英才,选拔官吏。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习儒家经典、历史、文化、礼仪以及政治理论,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实用技能的教学,比如诗词、书法、音乐等。由于国子监对于官员选拔的重要性,因此曾经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并且产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

2、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子监逐渐衰落并最终废除,但其影响依然深远。国子监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代表性机构之一。

国子监历史: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是什么

1、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之一,同时也是选拔官僚人才的机构。国子监始建于北魏时期,盛行于唐、宋、元等时期,被誉为“万邦之学府”。

2、国子监的学制分为两个阶段:初学和进士。初学时学生要读经史子集等著作,考取明经、举人、同进士等级。而进士则是国子监的最高荣誉,只有通过进士科考试才能获得。进士科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举考试之一,通过参加进士科考试可以成为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3、国子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当时设立了太学来教育皇家后代和官吏的子弟。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逐渐升级为国子监,成为全国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唐朝时,国子监成为许多文化名人的重要聚集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代大儒韩愈,他曾经在国子监中担任过监生,同时也是国子监中最杰出的一个学子之一。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1],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2],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汉代。太学作为汉后国学,与之前的国学不同的是确立儒学为正统学问。西汉在长安设太学,东汉、西晋在洛阳设太学,东晋在南京设太学。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最明显的三个功能则是:(1)协助国家举行科举考核;(2)负责对国家最优秀学子的教育工作;(3)规管士子的德行、操守。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撤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