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电视和看书的区别
记得儿子幼儿园毕业时参加过“看书比看电视好!”的辩论赛,当时我们是反方,其实自己心理特别纠结,毕竟从小到大,我们自己主观上就一直认为媒体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所以我们常常是在家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而不是将孩子扔给电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积极备战,在网上搜寻了一些资料来论述看电视比看书好的观点,也不得不承认电视在某些方面比读书稍有优势,比如说:电视对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提高记忆效果是有益的。电视的特色即动作和声音同时刺激各方面的感官,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还因为动作本身容易感知、记忆、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另外电视对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辩论赛现场,面对对方的所罗列的观点1、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2、读书可以加强想象力。3、读书可以提高理解力。4、阅读是互动的,看电视是被动的。5、读书可以丰富知识量。6、读书可以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读书养性,从书中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7、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8、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等。在如此强大的看书的优点面前,我方虽然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一方面由于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方辩友确实陈述了读书更有优势的论据,最终我方在这次辨论赛中惨败,但通过这次辩论赛让自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念,读书是其他行为无法替代的!
电视和书籍都是热媒介,观众或读者参与的余地都不算太大,就是说留给你进行再组织的空间被这两种媒体的话语方式压缩的很小。麦克卢汉在研究电视时把它看作了cool media,后来电视的发展证明它一点也不冷。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划分历来是有争议的,这个概念的价值更在于它给我们一个从媒介形式本身要求的参与度来看待媒介的视角。于是冷/热可以用于只做相对区分,之间的差异在于麦氏所谓的信息的“清晰度”。冷媒介清晰度低,观众的介入程度高;热媒介清晰度高,要求的介入程度较低。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冷/热的概念的话,图书是cool media,电视节目是hot media。看电视的人是被动的,看书的人是主动的。作为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延伸的电视,不需要费任何力气它所承载的信息就能进入你的大脑;而对图书则是你不主动识别,再简单的句子都是无意义的乱码。当你坐在电视节前面时,它就占领了你的感觉器官,使你的感觉器官有事可做。沉迷于所谓的高端谈话节目的人一般并不是真正有思维能力的,只是让人自欺性的相信自己在感觉和思考着什么,是人免于直面子自己无所事事的状态。电视是独裁的,书是民主的。电视总是不由分说,它们帮你把话全说完了,即使你观完看过后有感想,大多数时候还是在沿着它们暗示的路径。如果不煽情的话它所传达的内容基本就是所见即所得,最为危险的是它还在兜售一种危险的思维方式:不证自明的价值观;书籍其实从内容上讲,它所裹挟的说服力更大,只不过通常它说的是正确的是需要接受的,所以人们也就懒得去反抗了。书籍在我看来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向读者展示了优秀的作者把碎片整理起来的创造性逻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