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看书好还是读书好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的人让你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对我们还是很有好处的。那么,经常读书和不经常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当我们在感叹周围的美景时,不经常读书的朋友脱口而出的都是“好好看”,“好美”,“好震撼”等词汇,而另外一部分人,终是忍不住了,来上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然,并不是说不经常读书的人没文化,只是经常读书的人,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广泛,见识也稍微多一些,随时随地都可以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准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书读得多了,可以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以及涵养,这一点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就可以看出来。越是饱读诗书的人,越不轻易地显露自己的才华,关键时刻会一语道破。

而且,从学习能力,思考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来看,肯定要比不怎么读书的朋友强一些的。

记得曾经有一部**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还有你爱过的人。经常读书的朋友,会给人带来一种恬静,优雅的气质。永远保持着一种柔和、谦卑的姿态。

但也有的人说,不看书的人容易打破常规,在实践中把握住各种机遇,一夜暴富的机会比较大。相反,看书看得多的人,大多都是恪守成规,不懂变通的人。不过,这些只是个别人的想法,不知道大家对于看书有什么想法呢?

20/1000

一:我认为,读书和看书是两个概念。

读书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而看书是一件非常随意的事情。

读书是和书中的人物进行交谈,进行思想碰撞,你学会了很多东西,而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它们会突然蹦出来指导你的行动。

从认字时起,读的书也应该不少了,但记得的寥寥无几,仔细搜索一下,有一本书始终没有忘记。

《明朝的那些事儿》是在2008年最灰暗的日子里读的。

书中人物的命运,刚好契合我当时的心情,真的是在写我。

王阳明坎坷曲折的经历牵动着我的心。我融入剧情不能自拔,当他在贵阳的一个小山村对着竹子克物时,我也闭起眼睛任思绪飞驰,当他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我也为他祝福。将近一年,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所以现在,我们也没有分开过。

读书全在空白处,读书应该穿过文字,那些空白处才是你展开联想的地方,这才是读书的真谛。

这是我现在对读书的理解。,其实那时,不知不觉中已经历过了。

关于读书,真的有很多感想,先把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送给你:

当你爱上读书,世界就爱上了你,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阅读越是多,内心越是沉稳。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气质是岁月长期沉淀的产物,是漫长时光所赠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即使读书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财富,但是却可以使你的内心富足。当你爱上读书,你便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偷偷爱着你。因为你总会在书中的世界里,遇见最值得爱的,最美的自己。

读书就要读经典。

为什么?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文章中他是这样定义经典的: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看书好还是读书好

二:在如此繁杂的信息时代,只要想学习我们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我们知道学习要系统化体系化,但具体该怎样做呢?

杨振宁曾对自己的学生讲道满足于随便拿来一些论文就读,看到一个热门课题就去研究论文,最多也就是二三流。

阅读应该有品位,所谓的品位:

1:进入一个陌生领域,首先从阅读正统文献或作品开始,比如你想学习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的电学方程,焦耳的热力学。如果你想学习金融知识就看Mcconnell的?经济学?,如果享学世界是就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阅读权威的综述文章。

所谓综述文章就是把一个领域最近10年的成就怪概论了。比如科学类读著名的?科学?杂志,医学类读?展望?,工程类读?频谱?,金融领域读?巴伦?经济学?。

3:读一些有趣的专著。

比如对历史感兴趣就读?人类简史?丝绸之路?等等。

通过一流文献,权威综述和学术专著阅读,你在每个领域的阅读品位就已经很高了。

当然,这样阅读会很费时,但这样总不会像猴子搬包谷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下面我再具体的讲解一下。

拿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50讲?来说,就比较符合有品位。

比如第一讲“什么是合格的阅读理解”,课后作业让你阅读茨威格的?昨日世界?人类群星闪耀?,你就停下来好好阅读,这样是在为下一讲“如何读懂作者的内心”打基础,从而理解你读到的是一个对人类世界充满美好理想,同时自己的内心世界又特别丰富充盈。

比如第三讲“如何让你的话更吸引人”,课后作业是让你预习?出师表?报燕惠王书?留侯论?,目的是让你学习用文字如何更好的进行书面表达,以此类推。这就是学习的系统化体系化。

同样,如果你想学习金融知识,那么香帅的课程也采用了这种方式,所有的向外延展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这就是学习的系统化体系化,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