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的介绍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农业研究重点在水浇地,而相对忽视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改进。这是因为灌溉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现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旱地增产技术的改进。各地的生产实践表明,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有巨大增产潜力,其改进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九种:
旱稻与水稻有什么区别?
水是农业的命脉,严重干旱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而且与农业的产出和效益息息相关,发展旱作农业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选用耐旱作物品种。在旱作区应多选用耐旱作物和耐旱品种。可适当多种植些向日葵、糜子、高粱、荞麦等。
二、扩大机械播种面积。机械播种效率高、抢墒情、抓农时,缩短播种期,而且机械播种等距点播、深浅-致,覆土均匀,防风、抗旱、增强抗灾能力,能够实现苗全、苗齐、苗壮。
三、搞好苗带重镇压。必须边播种边镇压,防止播种与镇压脱节,造成失墒。镇压最好使用苗带镇压器,此器压强适宜,镇压效果好,以利保墒。
四、使用机械深松。使用机械进行苗期深松。机械深松的地块,就像人造“小水库”,涝了能蓄水,旱了能供水。而且机械深松可以疏松土壤,降沙降碱,提高地温,促进农作物早生快长,降低粮食水分,确保农作物安全成熟,提高农产品质量。
五、发展节水灌溉。在大力推广抗旱品种,应用抗旱剂和保水剂的同时,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包括发展喷灌、滴灌,有效使用地下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水稻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稻都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水稻)。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cm(2~4寸)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要一直浸在水中。
水稻旱作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的种植不再受到人工灌水的限制,从而可大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产量。
陆稻,性耐旱,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亦称旱稻,泛指能适应生长于无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态环境下的栽培稻类,是水稻的变异型。陆稻(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通常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台地或温带的少雨旱地。陆稻和水稻在形态、生理上有不少差别,但一般在缺水状况下才表现明显。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氧较多,吸水力较强,而需水量较少,在15℃的温度下发芽较水稻快。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 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 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 米饭、 米粥、米饼、 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 主要是 东北地区、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