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古代,建国封号时,武帝和文帝有什么区别呢?
“经纬天地曰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桓、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被谥为“文”称为“文帝”。
“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又明智的可谥“武”。像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
中国历史上的文帝:
1.汉文帝刘恒 2.魏文帝曹丕 3.晋文帝司马昭 4.宋文帝刘义隆
5.梁文帝萧顺之 6.陈文帝陈蒨 7.周文帝宇文泰 8.隋文帝杨坚
中国历史上的武帝:
1.汉武帝刘彻 2.魏武帝曹操 3.晋武帝司马炎 4.成武帝李雄
5.赵武帝石虎 6.宋武帝刘裕 7.齐武帝萧赜 8.梁武帝萧衍
9.陈武帝陈霸先 10.周武帝宇文邕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文帝、魏武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威强睿德日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像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的,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才德,它有很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