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长相差异
中国常见的人脸类型
1.、东亚型(Sinid)
东亚型是东亚地区占支配地位的人群类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群分类。
他们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农业/渔猎部落,之后往南扩张,替换了当地的原住民。
近代以来,他们通过移民等方式扩散到了东南亚各地。
东亚型人群的身材大多较为瘦高,四肢较短;脸长且平,不少是单眼皮,鼻翼不是很宽;肤色大多是浅棕**,黑直发,体毛少。
2、黄河流域型(Huanghoid)
东亚型的典型,得名于黄河,由黄土高原古文明的创造者发展而来。
他们常见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在福建的河洛人(福佬)中也有分布。
黄河流域型人群从古代开始就通过移民、贸易而分布于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
3、长江流域型(Changkiangid)
东亚型的子类型,得名于长江,人口极为众多,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稻作农民。
他们常见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省。
通过移民和贸易,数以百万计的长江汉人如今也广泛分布于东南亚、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
4、珠江流域型(Chukiangid)
东亚型人群的子类型,得名于珠江,起源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渔民、农夫和林中人。
如今,他们是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的典型人群,混合了越南、傣和孟-高棉人(在中南半岛广泛分布的类型,我国的佤族就属于孟-高棉型)的成分,在东南亚也有广泛分布。
5、安南型(Annamid)
得名于越南的古称“安南”,起源于向南方扩张的汉人与南方蒙古人的混合。
他们大多体型较瘦、眼睛细长,常见于越南中部,在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6、满洲-朝鲜型(Manchu Korean)
东亚型的子类型,这种类型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扶余、沃沮、濊貊[huì mò](大致对应现在的朝鲜族、满族等)等农业或渔猎民族。
其典型代表分布于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
7、韩国型(Hosonid)
东亚类型的韩国子类型,特征是皮下脂肪适中,身材中等;脸比较大、鼻子较宽、嘴唇较厚,肤色较浅,。
8、羌人型(Qiangid)
得名于中国古代的羌人,是东亚类型在青藏高原的代表。
他们可能融合了一些阿尔泰类型人群(中亚游牧民族的类型)的成分,颧骨较高和五官分明。
其典型代表是藏族、门巴族、阿昌族等藏缅语族。
人外表特征与地域有一定影响,所谓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大体简述一下以长江为分中心南北人外表特征一些 小差别。
长江北面的人由于地理属华北区、华东北区气候温差大,寒冬腊月季节瑞雪纷飘寒气迫人,饮食口味偏向咸、辛、辣以面食为主。身体特征以高大、鼻直、眼睛小、唇细、皮肤白、面相圆润为特表。
长江南四季气候落差变化不大偏温和,湿度大,人们以稻米为主食。身体比北方人平均偏矮、鼻扁直居多、眼睛大、唇厚居多、皮肤黝黑、面相偏瘦为特表。(当然南方有些省部分县、市由于湿气重也吃辣)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