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怎么分类的?
潜艇是怎么分类的?
军用潜艇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照潜艇的大小分类
则可分为大型潜艇(排水量在2000顿以上),中型潜艇(排水量600-2000顿),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排水量100顿以下)。潜艇有两个排水量衡量标准,一个是浮航排水量,一个是潜航排水量。以上指的都是浮航排水量。
2、按照潜艇的动力方式分类
则可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常规动力潜艇以柴油机、蓄电池、电动机驱动,又称柴电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用柴油机做动力,并给蓄电池充电,潜航时则用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驱动潜艇航行。核潜艇则使用核反应堆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蒸汽涡轮机驱动潜艇航行。
核动力装置由于不依赖空气,使得核潜艇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潜航不用上浮。AIP动力潜艇采用斯特林发动机驱动,需要自带氧气罐,而且仍需保留柴电推进装置,所以只能属于常规潜艇范畴。
3、按照潜艇的作战使命分类
则可分为攻击型潜艇和战略弹道导弹潜艇。攻击型潜艇是主要以鱼雷或者巡航导弹为武器,以猎杀敌方水面舰艇、船只和水下潜艇为主要作战使命的潜艇。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则是以战略弹道导弹为武器以攻击敌方陆基战略目标为主要作战使命的潜艇,多为核潜艇,例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
4、按照潜艇的艇体结构分类
则可分为单壳体潜艇、双壳体潜艇和部分双壳体潜艇。单壳体潜艇只有一层承受水压的耐压壳,压舱水箱在耐压壳内部或者前后。双壳体潜艇在耐压壳外再设计一层外壳体。外壳体自身不承受压力。压舱水箱在内外壳之间。
一般来说,注重水中和水上航速的沿岸防御小型潜艇多为单壳体潜艇,双壳体潜艇更适合远洋航行。核潜艇和先进的常规潜艇为了保证高航速,采用了水滴形船体和部分双壳体结构。
5、还可以分为无人潜艇和有人潜艇
无人潜艇,实际上就是在海中作业的机器人。作为一种水下尖端武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其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令未来海战场大为改观。
“奥斯卡”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Ⅰ、Ⅱ两种型号有什么区别?
核潜艇的动力装置就是核反应堆,不过一般的核潜艇也会备有应急的柴油电力动力组,
以备反应堆出故障时的应急动力。
常规潜艇的动力现在一般就是柴油机和蓄电池组,水上(通气管状态)用柴油机并且给
电池组充电,水下用蓄电池组。现在新一代的都加装了AIP,有燃料电池,闭式循环柴油机
,斯特林发动机等等。其中燃料电池技术最高,也最难,德国和俄罗斯用的就是燃料电池
至于优点,核潜艇航速高,持久作战能力强,装挺得武备多,艇上的电子设备先进。
适合在远洋的、海水深度达的广泛海区作战,充分发挥其动力优势,还有其个中的电子设
备优势,如大型球首声纳,舷侧声纳,深海区的水声环境比浅水区好。
而常规动力如沙发所说,技术门槛低,维护建造费少。但是常规动力潜艇适合在浅水区
的大陆架活动,以电池状态潜航时,噪音更低,能适合浅水区复杂的水声环境,在局部可
以以数量抵挡核潜艇的质量优势,并且,常规潜艇可以以设伏的方式形成狼群,截杀对方
的商船,效费比比核潜艇高。个人认为攻击型核潜艇适合对付敌方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
导弹核潜艇。
“奥斯卡”级核动力攻击潜艇也称“O级”,当属前苏联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奥斯卡”级核潜艇分Ⅰ、Ⅱ两型。两型的主要区别是,OⅡ型比OⅠ型更长(前者为143米,后者为154米),水下排水量更大(前者为12500吨,后者为135000吨),而且电子设备也更为先进。OⅠ级仅建造了2艘,首艇1978年动工,1980年春下水,同年底试航,1982年下半年服役。第二艘于1982年完工。此后,前苏联海军便转入建造“奥斯卡”级Ⅱ型攻击核潜艇,首艇1985年完工,第二艘1986年、第三艘1988年、第四艘1989年完工。1990年建2艘。1992年建1艘。第九艘在1993年底进行试航。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