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神有什么区别?
1、平等性不同:
佛与神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佛”的平等性与“神”的权威性。
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佛教是不承认“神”的权威,佛教将“神”认知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众生,稍比人道多一点殊胜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议的神通,通常乐受多于苦受。
2、地位不同:
西方“神”的概念是:“自有,永有。”、“全知,全能。”、“万物之创造者。”,神与人是“能造”与“被造”的关系,人永远是神的子民。
佛:梵语译意是“觉者”之意,即自觉,觉他,觉万法。这个觉自性的醒悟,是摆脱五蕴,万法等一切生灭法,直接引导至不生不灭的“实相”。即“人人皆可作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3、生死不同:
东西方宗教中的“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不死。所不同的是,一个是“自有,永有”,一个是人可以修成。
佛认为福报享尽时,仍会堕落轮回。所以即是神,也有生灭。生灭之根本即为因缘果报,缘生缘灭本属幻化,常受到自身因缘牵制未得解脱,因此不得自在。
扩展资料:
佛陀:
亦译作“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意译为“觉者”、“知者”、“智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开导众生觉悟)、觉行圆满(彻底的觉悟,究竟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数。
如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信仰面很大的还有毗卢遮那佛(大日佛)等。从佛身说,佛有三身:既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但,佛陀,这个词还有更深的含义。
如果一定要对“佛陀”这个词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拥有“四身五智”的无上智慧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
凤凰网-“佛陀”与“神灵”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问题描述:
指点一下!!!
解析:
这个问题要先说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因为在两者中,对待这个问题是有区别的。
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2.(1)佛的含义
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 觉,觉者,和知者。佛教认为,觉 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 觉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
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
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1.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
2.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3.菩萨
是只达到 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 觉行圆满 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4.罗汉
全称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