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怎么食用?
白芍药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可以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白芍的食用方法有哪些?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种。
加味白芍汤:
原料:白芍25g,当归25g,麦冬15g,生地黄15g,天花粉5g,炒山栀5g。
制法:将上述中药用水煎煮后服用。
作用:收敛肝阳,养血补肝,可治肝血不足等症。
白芍炖猪肘:
原料:白芍25克,猪肘500克,料酒5ml,食盐、味精、姜片、葱段各适量、
制法:将以上原料按常法入锅炖熟就可以。
作用:活血凉血,消肿止疼,柔肝养血,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虚发热等症效果明显。
白芍麦枣粥:
原料:糯米(江米)150g,红枣30g,白芍20g,小麦25g,蜂蜜15g。
制法:
1.将糯米(江米)淘洗净,用凉水浸泡1h,捞出来沥干水份;红枣去核洗干净,切两半。
2.将小麦、白芍整理干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锅里,注入适量的水烧沸,接下来小火煎煮30分。
3.拿出药袋,把红枣和糯米一起放进锅里,用大火煮沸,接下来改小火煮到糯米(江米)软烂,下蜂蜜搅拌均匀就可以。
作用:养血,益肾,健脾养胃,比较适用于病后体虚、肝硬化、女士血虚、心血管病患等。
芍药多栽培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适宜温暖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
白芍是常用家种大宗药材,需求量巨大,产地集中,生长周期长,需求刚性,较容易存放,不仅是众多药商长期追逐的对象,也是一些资金雄厚的大户乐于参与的品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栽植。白芍不是特效药材,是很多方剂不可缺少的配伍。
饮片用量也最为普遍,有一个庞大的饮片加工大军,饮片年需要量也在4000吨左右。
白芍7月份便可以采挖,产季甚至可以延长到初冬。生长周期为4-6年,也可继续延长。一般认为白芍的年需要量在1万吨之上。
1、选地整地:白芍宜种于排水便利,地势较平坦的细沙黄土和大岩黄土地;黏重土和岩砾土均不宜栽种。收获后即将土翻挖50~67cm深,使土晒泡,第2次到8月复翻1次,拌牛粪或塘泥,沟泥2500~5000kg作基肥。
2、选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白花白蔸:蔸叶细分枝少,根头粗圆,品质好。
(2)红花麻蔸:根粗壮而长,皮略带黑色,产量高。
(3)红花红蔸:根长而瘦,产量高。
(4)红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其中以白花白蔸为最好,红花红蔸和红花麻蔸次之,红花青蔸最差。
3、栽种: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当大暑前后收获白芍时,将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种。老蔸无芽的一节切去,用黄土埋栽1个月左右,发芽后又可作种。种芽以粗壮饱满有2个芽苞的为好。收种时,如果土地润湿,马上可以栽种。
若当时雨水少,土太干,可将种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风的房屋里,用润细黄土堆放至立秋处暑边,再行定植。栽种时8~10月均可,但以9~10月气候温和,土质滋润时为最好。栽种时用一短把锄头,挖一锄深,随即将种芽放下,栽的深度应保持幼芽在土面上3cm左右,根系要伸直摆平,不能弯折,老苗应露出在外。株行距43~50cm,每蔸以3个芽种为好,如果一蔸只有2个芽,就需另配一个种栽在一起。
栽好后踩紧土,并淋1次淡粪水。每667㎡栽2000~3000株,需种85~100kg。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