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基因和人类有很高相似度,为什么长得和人类差距这么大?
老鼠的基因和人类的相似度90%左右,相似度不是指基因有多少相同,而是基因的类型和其主导的性状的关系,只要有一个碱基对不同,基因功能就不相同,导致不同物种的较大差异。
同是哺乳动物分支,老鼠和人类往远了说有一个共同的直系祖先,而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大约只有1亿多年,相较于地球生命40亿年的历史还是很短暂的,因而哺乳动物间保留了一些相似的基因,据分析人类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在85%-90%,然而这里的相似度指的只是“相似”,并不说明两者有多少相同的基因,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规律是有一定相似的。
最初的时候形态相似度非常高,相似的发育来源于相似的基因,基因的行为才是生物发育的根本,而尽管基因有相似,但是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在时间上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人类需要10个月,一些哺乳动物仅仅只需要几周,但是每种基因中又多多少少有一些碱基对的差异,这来源于漫长进化历史中不断形成的可遗传变异,就是这一点点差异导致了基因产物的天差地别,基因控制的生物体的发育结果就千差万别,而对于现代技术来说,基因的差异是可以测定的。
据科学家分析,人类的语言是和基因有关的,有一些基于基因突变的遗传病导致人缺乏语言能力,听不懂也不会说,而分析后发现猿类动物也有这种基因,只是和人类有几个碱基对的差别,造就了它们没有语言能力。
生物的繁衍来自于基因的复制,复制几乎是100%一样地向后代传递,因此生物的繁衍首先是保持了物种的稳定,而那些可遗传的变异才形成了生物演化的基础,可遗传的变异导致了种群内生物的差异,可大范围的基因突变一般是直接导致死亡,所以这些变异也只是少数基因点位的变异,因此不同的生物个体拥有大量相似只有少量不同。
然而这些会随着演化的时间而不断累积,动物也会因为微生物的感染将一些病毒或者细菌的基因固定在自己的基因中,成为内源性的病毒基因,人类和老鼠生活的环境大不相同,各自都会引入很多不同的基因,各种基因差异的累积尽管使两者之间只有10%左右的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却千差万别。
地球生命一脉相承,构成物质都是一样的,十来种碱基,20种左式氨基酸,尽管它们之间的配对可以有很多很多种,可是已知的地球生物都有一两百万种了,未知的可能还有千万种,那就会使碱基的配对有高度相似的不同物种。人类不仅和老鼠基因相似度在90%左右,和香蕉的相似度也有50%。
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人类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0%,人类和老鼠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个话题比较不严谨,因为有研究表明果蝇和鸡的基因和人类相似度也高达60%,那么请问果蝇和鸡以及人类之间有什么关系?造成地球上各种物种之间基因很高的相似度是因为人类和动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组成也一样,这一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各个物种之间的基因相似度比例非常高的!就像都是钢筋水泥建筑物,但有的是桥梁,有的高楼,还有的就是烂尾楼和违章建筑!
当然我们如果要从老鼠人之间寻找共同点的话,交集可能会在上亿年前,因为两者都是哺乳动物,而哺乳类最早的进化是从1.6亿年前的侏罗纪多瘤齿兽发展而来的!
这种侏罗纪多瘤齿兽化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根据上述比例,这是一种非常小的动物,有些类似鼩鼱。化石标本上甚至还保留了头骨以及软组织的关键特征,非常完整!但最终有的有一点,这个侏罗纪多瘤齿兽化石的样本还保留了完整的牙齿和前脚骨!通过这些特征古生物学家毫无疑问的将其列入了真哺乳亚纲动物之列,简单的说就是有胎盘的哺乳类动物!
可以清晰的见到爪子以及下颚牙齿等特征,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将哺乳类的发展时代有向前推进了一个时代,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哺乳类开始于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之后,但其实早在侏罗纪时代,哺乳类就已经开始发展了,只是强大的恐龙犹如阴影一般的存在,哺乳类才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但最终这些小型哺乳类在恐龙灭绝的恶劣条件中生存了下来!并且最终发展出庞大的哺乳动物家族!
而原上猿的早期祖先普尔加托里猴则是在55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原上猿则生活在3500-4000万年前,这是我们人类发展演化谱系中能追踪到的最早物种了!一般认为原上猿是人类发展的最早分化点。
现代猩猩和人类分道扬镳大约发生在中新世,约在600万年前!我们非常清楚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的差距,无论是样貌还是智商,但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的基因相似程度高达98.77%!但这存在的1.23%的差距就是地球的主人和动物之间的巨大差异,当然存在10%以上差异的那实在是太远了!
人类和老鼠基因相似度90%,并没有什么奇怪。正是因为人类和动物们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而且遗传密码都一样,组成也一样,所以必然造成相似度很高。
就像是积木一样,基本组成单元都一样,但是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得出不同的物件 。人和老鼠虽然形貌差别很大,但其实细分下去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比如生命的基本组成单元-细胞,其基本原理和生命活动通路就是类似的。所以很多科学实验可以直接在小白鼠里面进行,之后再进行人体的临床实验。
这就像两个不同品牌的 汽车 一样,虽然可能外形不一样,但其实内部的零件大多数都是相同的。而剩下少许不一样的地方,才是导致这不同品牌 汽车 不一样的关键因素。老鼠和人都是生命体,大体上其构造都一样,甚至在地球生命的早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发展而来。所以即便老鼠基因和人类相似度再高,也不足为奇。
毕竟生物性状不仅是由基因决定的,还和其排列组合有很大关系。而剩下10%不一样的地方,才可能是上亿年来生物进化积累的结果。
人与老鼠的基因有相似性表明两者有共同的祖先分化而来,其实哺乳动物都有共同祖先分化而来。基因的相似性或同源性还应细分基因编码区的同源性还是非编码区的同源性。正因为老鼠基因组与人有同源性所以一类新药对老鼠无效一般对人也无效,但老鼠有效对人仍可能有相当机会无效,因为两者基因组有差异,食性也完全不同,于是可能需要做猴子的试验,因猴子与人亲缘关系更近基因相似性更高。最终还是要在人身上做叁期或肆期临床试验,根据药效毒副作用统计分析才能决定是否应用。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全部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环境的选择之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物种,呈现出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的基因相似度很高,这也正说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性。人类和老鼠往上去追溯,可能在8000多万年前是同一个祖先。
人类和其他生物基因相似度的高度,也正说明了和其他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自从人类的 科技 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可以对一些生物的全基因进行测序,在测序的几种生物中,与人类基因相似度最高的是黑猩猩,可以达到98.6%-99%。五六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和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两条道路。
除了灵长类动物,我们平常喜欢撸的猫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也很高,可以达到90%。果蝇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可以达到60%;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香蕉,它的基因和人类基因相似度可以达到50%。
最后就要说一下老鼠,它的基因和人类相似度大约是80%,往上推算大约8000万年前人类和老鼠还能找出一个共同的祖先。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基因突变和基因变异的积累,加上不同环境的选择,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人类祖先和老鼠的祖先各自躲过了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发展到今天人类发展出文明一跃到食物链顶端。而老鼠变成了人人喊打,和人类试验的小动物。
在这里要提一下 普尔加托里猴,这类动物主要生活在古新纪,看起来像是一只松鼠,实际上属于灵长目动物,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人类最古的祖先。看一看它的长相,你可能就不奇怪人类和老鼠基因相似度可以达到80%的事实了。
人类和老鼠拥有共同的祖先,人类和老鼠都是哺乳动物,所以人类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很高!
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单单是人类与老鼠,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相似度也基本都在90%以上,人类和大猩猩等灵长类物种的基因相似度更是能达到96%以上,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人类和大猩猩的共同祖先距离今天更近,也更直接!
举个直白的例子,地球上的物种分布就像一棵大树,每一个分支就是一和物种,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就是接近地面的树干,然后树干开始不断向上生长,不断向不同的方向产生分支,也就是物种走向不同的进化方向!
人类与老鼠基因90%都相似,只有10%不同,但为什么人类地老鼠相差如此之大,这也说明了基因非常细微的差别就可能导致物种的巨大差别!同时10%不同的基因就是人类与老鼠的最大区别所在!
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就是地球上的物种进化来的,而不是所谓的“神创论”或者“外星人制造论”,是地球上物种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来的!
哈哈哈!未知才发问,可这里明显是太有知和太有智慧了而发出这个问题。
人与老鼠的基因相似度达90%,而人与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基因相似度大都在90%以上,更还有人与猩猩类的基因相似性可达96%以上,这难道有问题吗?大家不都是相信科学的吗?怎么会面对人类自己时就犯迷糊了呢?
更加荒诞的是,人类的种内基因相似度差异,有低于96%的。就像某些北方人与粤桂滇一带的本地土人的相似度差异,就随随便便地可以达到96%附近。倘若再拖几个澳大利亚黑人种的土著来与北方毛大汉作基因比对,你就会看到,人类种内基因差异还会大于人与猩猩之间的平均基因差异水平。也就是说,人类与猩猩之间的基因差异界限是模糊不清的。
这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本来基金学说迄今为止仍不像一个科学学科,而更像是一个撞大运的江湖术士,所时不时宣称的奇迹。人类意图把脱氧核糖酸图示化、数量化和标识化,然后,企图建立起一个可以定性描述的学科体系来。可当人们这样做时,发现困难极大到几乎无法穷尽的地步。首先是分子生物学层面的事情,几乎只能粗略的观察,并且,这种观察的精确性是完全谈不上的;其次是这个难以观察的世界还在莫名地变幻着,其变化规律几乎只能瞎猜。
如此基因学说的实况,你怎么还能指望它准确地描述与定义研究对象的实况?你怎么能想得起来,让这个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东西,去专门研究我们并不在场的事务与系统状态呢?用基因学说考古,研究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与高等生物起源等等,这些我们不可能在场的事态,就如同让一个神经错乱的傻子,去大秦帝国走上一遭,然后带回秦始皇亲笔手书的传位诏书,告诉我们为什么秦二世竟然得手篡位?这种想头的思维水平难道也算是科学吗?如此荒唐可笑何必再披着科学理论的外衣呢?
不仅是基因学说被应用于生命领域时会出现这种荒唐情事,而且,整个西方科学,尤其是西医学,在面对生命与病理时,必然会遇到经验与理论全面面临捉襟见肘的尴尬处境。这从根源上讲就是因为分析科学的研究对象,从本质上讲只能是静态的事务。鲜活的,自主流动转寰的生命体或具有生命特征的事务,建立在分析学基础上的近现代科学,必然会面临束手无策而徒唤奈何。
90%就高了吗?
不高,兄弟,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6%,与大猩猩相似度达到98%,与红毛大猩猩相似度达到97%。
不仅与这些灵长目的动物基因相似度高而且还与猫的基因相似度达到了90%,与奶牛的基因相似度也有80%,就连人们夏天最烦的果蝇,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竟然高达60%。
最让我难以置信的是就连香蕉的基因与人基因的相似度都高达50%,这简直太奇怪了不是吗?
人类已经对自己的基因进行测序,如果再对一个动物进行基因测序的话,就可以判定出两者的基因相似性了。基因相似度的比较不是拿所有的基因过来比较,而只是拿占有整个基因信息的1.5%到2%来比较。
为什么只比较这么少的部分就可以判定相似性了,是因为其它98%的地方被生物学家称之为垃圾区域,也就是说与细胞的生理活性关联不大。有直接影响的还是那1.5%到2%的编码蛋白质基因。
所以所谓的基因组比较就只是比较这部分的小区域。
其实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在理论上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从最初的单细胞微生物一直到如今的大千世界,既然都有一个祖先,基因存在相似性就无可厚非了。另外,以上的这些生物都是由真核细胞构成,既然都是真核细胞构成的,因此也就存在了些相似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地球陆地脊椎动物又一个共同的始祖,人和老鼠同属于哺乳动物,分化的 历史 还不是很长,基因中还保持着大量的相似。相似是由于进化遗留,不同是由于分化后各自的进化历程。
陆地脊椎动物公认的始祖是腔棘鱼,这种脊椎生物和其它的海洋脊椎生物稍有不同,它们的鳍内也有骨骼,脊椎从颈部直到尾部,贯穿整个身体,而且它们可以短暂地在陆地上生存,部分种群由于生活在接近陆地的地方,慢慢地更加适应陆地环境,进而成为陆地脊椎生物的共同始祖。而生殖隔离可能是新物种形成最重要的一种机制,腔棘鱼在陆地上由于生活环境的些许区别,逐渐进化为不同的生物,成为陆地不同脊椎生物的始祖。生殖隔离导致进化的机制,是由于种群之间长时间没有基因交流,而基因是随时突变的,时间长了积累的不同突变太多,导致相同生物的不同种群差异越来越大,进而形成新的物种。
根据化石,地球哺乳动物大概7000多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那时候还是恐龙的时代,恐龙处于生物圈的统治地位,生存竞争的因素压制了哺乳动物的生存,可是后来随着大量恐龙的灭绝,哺乳动物有了占领陆地的机会。7000万年的时间内,哺乳动物也会不断地迁徙,迁徙就造成了地理的隔离,哺乳动物群体之间交流就少了,逐渐出现了基于生物体特性的生殖隔离,新的物种不断形成。人和老鼠同属于地球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分化的 历史 还不是很长,在基因和胚胎的生长发育规律方面拥有大量的相似。
人和老鼠的关系就是同属于哺乳动物、陆地脊椎动物,分化的 历史 使得两者的基因有大量的相似,其实人类不止和老鼠有大量的基因相似,人类体内大约8%的基因都可能来自于逆转录病毒,人类和地球其它生物之间“貌离神合”,最基础的生命物质都是核酸和蛋白质,蛋白质的构成氨基酸就拿20来种,基因密码子又都是公用的,有相似的基因片段不足为奇。
老鼠是贼,人类贪得无厌,不准发火,怪物会说多句真话,基本差不多,也有少数人类懂知恩图报,但好少,因为在金钱面前,人类第一时间选择的,还是金钱,老鼠也一样,六亲不认,只顾自己肚子问题,发现不对比谁都会跑得快,后面子女或老老鼠顾及不了,保自己要紧,也等于人类为了钱,杀亲人一样,也可以把亲人告上法庭,又是钱,还有现在嫁女也差不多,高礼金,嫁出去了,生死再以父母无关系,父母要的是钱,嫁出去女儿生活好了,去问要点钱,生活不好上门叫女儿离婚或再不会上家门,唉!做人也真算识尽去尽了!知到什么叫老鼠嫁女吗?对无住,怪物无时间解释比蚂蚁知,你咬我吗?
有以下几个相同点
都是陆地动物;
都是脊椎动物;
都是哺乳动物;
都是杂食动物;
都是有意识动物,只不过老鼠意识短暂,记吃不记夹子,人类记吃也记可能的危险,有高度防范意识;
意识的区别,使他们越离越远,老鼠没有脱离本能意识,人类有了意识的联想、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有了记忆,对将来有了预测;有了对事物的归纳和概括,有了对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有了利用事物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本事……
对于环境,老鼠被动地接受环境、适应环境;而人类,主动利用环境并且地改造环境……
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与老鼠彻底分道扬镳,各自按自己方向发展,越走越远……
首先,从体质特征上来看,在一段距离之外的一位有洞察力的外星生物学家会把球型的脑袋看作人类生物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线索。在相对不长的一段进化时间里,人的大脑极大地增大了。三百万年以前,南方古猿成年的脑容量为400-500立方厘米,跟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脑容量差不多。二百万年之后,它的据推定的后代直立人的脑容量为1,000立方厘米左右。下一个百万年之中,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达到1,400-1,700立方厘米,而现代人的脑容量则为900-2,000立方厘米。在这个大脑扩展的过程中智力的增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测量它。通过少数几种智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内容比较,人类可以自行比较。但是客观地把人类与黑猩猩及其他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的标准还没有发明出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然而,进来研究发现,在动物中,黑猩猩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来获取石缝里的白蚁。这说明“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不能作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另外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直立行走和正面***乃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前者拓宽了人类世界的视野,后者增进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原本以为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没有固定发情期的,但有一次黄爱东西告诉我,人也好,动物也好,发情期都和太阳的照射有关,现在连城里的老鼠都没固定的时间了。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呢?想来想去,就只有饮食了。虽然老鼠、蟑螂等,跟人一样都是杂食动物,但懂得将食物在经过烹饪后再食用的,就只有人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