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寺、庙、院、殿、宫、观、庵的具体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6)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建筑宫殿

(一)、居住的人员不同:

和尚们住的地方叫寺、院、堂。

道士们住的地方叫宫、观、庙。

尼姑居住处叫庵。

(二)、含义不同:

1、寺

《说文》里解释为“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后来,寺人的官署亦也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

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

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2、庙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汉代以后,庙逐渐变成了神社(土地庙)。庙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等。

3、院

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后建筑规模较小的寺便叫作‘院’。佛教的庙宇,统称为“寺院”。

4、殿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

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

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

5、宫

宫原指有套间的房子,后来发展为指多间建筑组成的建筑群,最后专指皇帝的居室。

宫后也可指为寺庙,后专指道教的庙宇,如北京的蹯桃宫、万寿宫、文昌宫等。

6、观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

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

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

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

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另一说,道教始祖老子曾在陕西盩厔楼观台讲道,故后世将道教建筑称观。

7、庵

现指小寺庙。多称尼姑居住处。

古时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中国僧人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

日子久了,便称这些小屋子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因此今日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

(三)、供奉信仰不同:

寺、院、庵、堂是佛教的庙宇

宫、观、庙道教的庙宇。

百度百科—寺庙

百度百科—道观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堂,楼,阁,轩,榭,居,斋,馆,亭等各有什么特点

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3)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特点: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

4)大转变时期:宋朝;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5)发展时期:元朝;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沿革:

先秦:特点: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的封闭性院落;

著名宫殿: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陕西岐山凤雏宫殿遗址;

秦汉:特点:大宫中套有小宫,而小宫在大宫中各成一区,未央宫的前殿成狭长形,殿内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厢;

著名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三国、两晋南北朝:特点:在大朝太极殿左右建有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

隋唐:特点:依据轴线与左右对称的规划原则,并附会了《周礼》的三朝制度;

著名宫殿:太极宫、大明宫;

宋:特点:在城南面中央的丹凤门前设御街,街的两侧建有御廊;

著名宫殿:北宋东京城宫殿;

元:特点:继承唐宋的宫殿传统,保持了游牧生活习俗及喇嘛教建筑、西亚建筑的风格;

汉代长安是在秦朝离宫的基础之上扩建的,唐代长安是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筑而成的。秦汉因为国家的统一、国力的强盛,宫殿多宏伟壮丽,而经过了几百年的分裂之后,隋唐在经过了长期战乱后复归统一,尤其是随着唐代国力的逐渐强盛,建筑风格又重现了秦汉时期的气魄宏伟的特色。“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也是这样,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统一、强大的王朝,唐王朝在继承了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其新的发展。

汉朝长安城里的三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合称“汉三宫”。长乐宫是由四组宫殿(长信、长秋、永寿、永宁)组成。当时,刘邦就在这里处理政务。长乐宫周围大约有一万米。 未央宫建筑在长乐宫以西半公里左右的地方,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由丞相萧何主持所筑的皇宫。当时未央宫建造极为豪华,它建在一个高台地上,由拥多个殿宇和台阁组成,周围约8900米。 建章宫是由一组庞大的、密密层层的宫殿群组成的。殿宇台阁林立,号称千门万户”。它平地崛起,殿比未央它还高。东西有20多丈高的凤阈。由于建章宫建筑在建章门以西,所以整个建筑群同未央宫隔城相对。 “汉三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建筑早已无踪影了,但是,我们从现存的遗址看,还可以想象出整个建筑的规模和布局。

宫:在我国出现较早,最初的“宫”“室”通义,后来逐步演变成专供皇帝和皇族居住的地方,最初的宫殿规模较小,建筑比较简陋,逐步发展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宫殿建筑。秦汉时期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北京故宫是我国宫殿建筑艺术的最高峰。

殿:清雅庄重的大型房屋,主要应用于帝王居住和佛教殿堂。如果谈园林,宫殿绝大部分只会出现在大气的北方皇家园林。

厅: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者小型表演的建筑,在古代园林宅邸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和考究的装饰,总体要求电压、端庄、庭前广植花木、叠石,一般前后开窗设门,也有四面开门窗设门或者四面厅的。

堂: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山,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分割,家长的居住地或者家庭庆典场所。

楼:“重层曰楼”,就是两层以上的房屋啦,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数厅堂之后,园林中用来做卧室、书房、观赏风景,临水背山的话楼是园林的好景。

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与楼的主要区别在于每层要挑出平座,平面为方形或者多边形四面开窗,用于藏书、观景、也供奉巨型佛像。

榭:一般水边筑清水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以观景、休息为主。

舫:园林建筑中舫用于游、赏景、观景,与船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

寺、庙、院、殿、宫、观、庵的具体区别?

廊:一种虚的建筑形式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眉构成,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供人休息的建筑。

塔:佛教建筑,园林中往往是构图中心和借景对象。

桥:园林中交通运输用,点饰环境和借景障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