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中的小令是什么 元散曲简介
1、“元散曲中的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小令的字数一般在58字以内,以一首曲子为独立单位,各首的用韵有所区别。”
2、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今乐府”,它与我国传统的诗词都属于抒情文学,但是,与诗词不同的是,诗词等属于雅文学,而散曲则属于俗文化。在元代时期,出名的散曲作家约有200余人,创作作品约有4300多首,其中包括小令3850余首,套曲450余套。因为当时的正统文学并不重视散曲,所以很少有人搜集编次成册,相信遗失的作品并不在少数。
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但近世学者多舍弃以字数的分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九引《类编草堂诗余提要》说:“词家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自此书始。后来词谱依其字数以为定式,未免稍拘,故为万树《词律》所讥。”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不同。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由单支曲子组成,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 秋思》;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如关汉卿的《南吕· 一枝花 · 不伏老》。“南吕”是宫调名,“一枝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