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的文化意义,龙泉青瓷工艺特点解析,特征和鉴定?有什么艺术特点?
龙泉青瓷现阶段的杰出代表早在南宋时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龙泉市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500多处,龙泉市境内有360多处,史称龙泉窑。
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着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
人们用“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来形容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又可分为“哥窑”和“弟窑”。龙泉青瓷的特征如下:
1、龙泉青瓷胎体细薄均匀,胎色呈灰色,胎质细腻坚韧,而同时期的耀州窑瓷胎色较之更深,胎质没有龙泉窑的紧密;
2、龙泉青瓷的釉色丰富,且翠色浓艳莹润,有似青梅色泽的梅子青,有如玉石的半透明粉青,更有青中泛黄,略带暗淡的豆青。龙泉青瓷釉面滋润没有浮光,也 较少存在流釉现象;
3、龙泉青瓷装饰手法在北宋时期多为刻花和划花,到了南宋时期则以刻花为主,划花为辅。
世界荣誉: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从111项申报项目中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76个项目,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青瓷的鉴别
1.看外形:正品龙泉青瓷的表面颜色一般都比较碧透,而且都比较薄,比较轻,并且如果是哥窑龙泉青瓷会更好认,因其表面都会有自然形成的不规则图形。
2.装烧法:龙泉青瓷的装烧在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个烧制出的青瓷因技术不同底部或多或少的会留下一些痕迹,而古代流传下的正品龙泉青瓷的痕迹往往是不规则的。而仿制品往往是在这些细节上出现披露,它的那些印记很容易看出是故意弄上去的。所以认真一点,鉴别还是比较简单的。
龙泉窑始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产品最为辉煌。
北宋时期龙泉青瓷尚保留着仿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遗风,釉呈浅青色,薄而光亮。南宋中期以后,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称于世,这两种釉是龙泉青瓷中最名贵的品种。从工艺学角度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种“石灰碱釉”。这种釉在高温中黏度较大,流动性较小,适宜挂厚釉。这种厚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颗粒,当光线射人釉层时,釉面会使光线发生强烈散射,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北宋龙泉青瓷装饰手法主要为刻花、划花、印花及贴塑等。常见纹饰在北宋多莲瓣、荷叶,南宋多云纹、水波纹、游鱼等。铭文见有印阴文“金玉满堂”及 “河滨遗范”两种。
北宋龙泉窑器型有炉、瓶、盘、渣斗及塑像等,各类造型变化有多种样式。如瓶有悔瓶、龙纹瓶、虎纹瓶、五管瓶、胆瓶、鹅颈瓶等;炉则有三足、四足及八卦炉、奁式炉等。南宋时,龙泉青瓷造型更加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外,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笔筒、笔架等亦常见,象棋子、鸟食罐也颇有特色。此外,仿古铜器及玉器的各式鬲、觚、觯、投壶及琮式瓶等,与北宋后期祟古之风相关。总之,宋代龙泉青瓷以釉色取胜。故宫中旧藏龙泉青瓷以南宋产品为多,釉色多为粉青釉,少数以印双鱼纹饰装饰。其上品釉色匀净、莹润如玉。梅子青釉则属罕见之物~~! 龙泉窑瓷器,没有见过年款~~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